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于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羊肚菌屬珍稀的食藥兩用真菌,早已被收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
據(jù)測定,羊肚菌含蛋白質(zhì)、粗脂肪、氨基酸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很高。另外,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哆醇、生物素、葉酸等。
羊肚菌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zhì)元素含量,如鉀、磷、鈣等,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4倍和5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
羊肚菌的種類較多,按菌蓋的不同可分為小頂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青川羊肚菌、小羊肚菌等五類。在市場上出售的羊肚菌大多數(shù)是干品。
羊肚菌的風(fēng)味獨特,吃起來嫩脆可口。食用的時候,首先要將羊肚菌用溫水浸泡。浸泡的水要適量,以剛剛沒過菇面為宜,大約10分鐘以后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浸泡羊肚菌的水是羊肚菌的本味和精華,烹制時可作為原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