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說法
論語《子罕篇》:
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p>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p>
那回是人家問孔子:他怎么這么行?然后他說,他哪里行,他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边@個話要從兩個角度切進(jìn)去,一是君子跟多才多藝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另一個角度,就是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對他肯定有幫助。有什么幫助?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講,他是落地的、接地氣的,他整個人的身心會比較平衡。
就像我在兩岸上課,常常跟學(xué)生講,你今天30、40歲,因為生活把自己搞得很煩,怎么辦呢?有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去刷馬桶,你使勁地刷,刷完之后通常會覺得比較舒服。所以讓小孩干干這些活,本質(zhì)上就是讓他將來過得好,你要讓他跟很多東西產(chǎn)生聯(lián)系,就是接地氣。你接得了地氣才會有一種踏實感。
現(xiàn)在孩子花多少假日時間在才藝班?你把去才藝班的時間挪一半,讓他在家里好好掃掃地、洗洗碗,學(xué)做幾道菜,我常常講,到底哪一個對孩子將來長大比較有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就特別有意思,他對于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東西,他有感,他把它們當(dāng)成一回事!
論語《泰伯篇》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p>
孔子也講“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比缓笾v,“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他講的是對于天地萬物,對于一切,包括人的世界的一種新鮮感,充滿了“意思”,然后覺得有味道。這種感覺其實是我們平常講一個人高興高興,高興其實就是“興”,就是我們今天突然看到天氣特別好,心情特別好,這個心情好跟天氣好有什么關(guān)系?就因為天氣好把你生命里面那種“興味”把它調(diào)動起來了。
在整個中國文化里面,這一個“興”字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關(guān)鍵詞,現(xiàn)在的人如果以前的人比較起來有哪個地方稍微不如古人的,我覺得就是古人活得比我們有趣,活得比我們有意思。尤其是現(xiàn)在的小孩最明顯,他們做啥都沒意思,因為太早開竅,太早開發(fā)知識,太早給他所謂的信息訊息,最大的傷害就是讓他們玩不起來,他失去玩的能力,因為玩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可以讓他產(chǎn)生感受的東西,今天玩的東西只是透過屏幕、虛擬的東西,它跟歷史、跟天地、跟祖先都產(chǎn)生不了聯(lián)系的時候,這種玩就變成是一種短命式的玩,對于事物那一種興味盎然的能力消失了,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
今天我為什么帶孩子來大陂池,讓他們看一看、吃吃飯、唱唱戲,很簡單,本質(zhì)上因為我自己喜歡。今天如果我?guī)麄儊磉@邊,我刻意要培養(yǎng)他們這個能力,第一個我會把自己累死,第二個效果怎么樣沒人知道,然后你單單為了效果不盡人意,自己產(chǎn)生了得失心,在那邊跟自己較勁、搏斗,這個事情就做不長久。
你若說我具體怎么做?我覺得第一個是重新建立聯(lián)系,包括天地、山川、自然景色,你看了有感覺,這時候是挑起興致的第一步。然后再來對歷史、對過去、對祖先,我覺得在這些東西上,我們要重新把它恢復(fù),恢復(fù)它最重要的基礎(chǔ),不是建立在知識概念的基礎(chǔ),而是要建立我們對于天地、歷史、祖先開始產(chǎn)生了感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