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自三皇五帝以來,中國歷史的特點就是皇帝輪流做,但無論如何,每個朝代都會有那么一個倒霉鬼,叫做末代皇帝,其下場,死走逃亡傷,往往不得善終。這其中,溥儀是個例外。
100年前,一則發(fā)自北京的退位詔書,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清王朝用這樣一種很有尊嚴的方式謝幕,避免了南北朝式格局的出現(xiàn),保障了中國的統(tǒng)一,讓革命的陣痛得以大大降低,可說功德無量。詔書出自狀元實業(yè)家張謇手筆,寫得不亢不卑,在情在理,深明大義。
末代皇帝的命運都很慘,但清末帝溥儀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樣的命運,從1912年2月12日他退位那日起,就已經(jīng)命中注定了。那年的溥儀年方6歲,除了吃喝拉撒、玩耍,什么都不知道。決定清朝命運的對話,在他的記憶中,只是隆裕太后跟一個矮胖老頭之間的哭哭啼啼。
皇帝退位的決定,是隆裕太后做的,而退位詔書是晚清最有名的狀元張謇的手筆。幾百字的退位詔書,只說了三件事:第一,順應(yīng)民意,避免戰(zhàn)亂宣布退位;第二,結(jié)束帝制,建立共和憲政政體;第三,由袁世凱組建臨時共和政府。最后一條,后來有好些人不滿,認為一個垮了臺的太后,還要指定人組織政府,帶有授權(quán)的意味。但是,盡管袁世凱也承認。自己做總統(tǒng)不是清帝授權(quán)而是民意歸向,但加上這一條,對當時的他而言絕對不是沒有意義的。不管怎么說,在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帝制傳統(tǒng)的國度里,對自己的合法性大有裨益。
餡餅沒有從天上掉下來的。清帝的退位,實際上是獨立各省的革命黨和立憲黨人與袁世凱聯(lián)手促成。甚至,連不買南北和談的賬、執(zhí)意要單打獨斗、到處扔炸彈的北方革命黨人,也有份兒。如果不是他們炸死了最有用的滿人、宗社黨干將良弼,滿人親貴怎么可能遠的跑到大連、青島,近的躲進天津租界,上朝時,讓隆裕呼天不應(yīng)、呼地不靈。如果不是他們襲擊了袁世凱,袁世凱怎么會有借口躲起來不見,讓親信趙秉鈞和胡惟德兩個出面成天逼宮?
其實,武昌起義之后,接手內(nèi)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倒真的沒像人們說的那樣,成心要做王莽和曹操。他的如意算盤,無非是維持君主立憲體制,皇帝虛位,自己當家。為此,他逼走了當年逼他走的攝政王,讓隆裕臨朝稱制,領(lǐng)著一個6歲的小皇帝做君主,虛位的君主??上?,這樣的算盤,獨立各省無論如何都不肯同意。即便是很有實力的立憲黨人,已然革命了,也沒覺得沒了皇帝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此前倒行逆施的滿人親貴,已經(jīng)失去了他們的信任,順勢過一把“最先進制度”的癮,也不是什么壞事。面對如此多的獨立省份,袁世凱自然也沒有信心蕩平叛亂。況且,人家已經(jīng)給足了他面子——只要他反正,就是中國第一華盛頓、世界第二華盛頓。
親手在退位詔書上蓋上玉璽,辦完王朝火化手續(xù)的隆裕太后,其實是一個可憐人,長得太丑,跟西太后關(guān)系又太近,一生都不招光緒皇帝待見。做了清朝最后一個臨朝的太后,卻似乎只是為了替小皇帝辦退位手續(xù)。而她自己,也不像后來某些史家說的那樣識大體。當時最強硬的滿人親貴,所指望的無非是一個馮國璋,而馮國璋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聽袁世凱的。隆裕的妥協(xié)是無可奈何,她擔心如果再不妥協(xié),恐怕退位的優(yōu)待條件都沒了。畢竟,人家答應(yīng)了保留皇家財產(chǎn),還可以躲在宮苑里做小皇帝,每年還有四百萬兩的歲費(后來其實一個子都沒給)。輸光了的時候,剩條短褲也是好的。隆裕最后用玉璽的時候,哭天搶地對趙秉鈞和胡惟德說的,就是讓他們拿出良心來,千萬保證娘兒倆的安全,保證優(yōu)待條件的不落空。當然,背后操盤的袁世凱,是樂意給他的前主子一點優(yōu)待的,畢竟,他要面對他過去的同僚,面對北方保守氣氛濃烈的民意。即使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真的革命了,也沒有像過去在宣傳品上說的那樣,對滿人趕盡殺絕,能放手,也樂意放手。后來孫中山進北京,還見了隆裕和攝政王載灃,彼此握手言歡。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的終結(jié),本質(zhì)上講是被趕下臺的。但下臺的過程,卻是一場談判后的妥協(xié)。對于某些特別激進的革命黨人來說,這樣的妥協(xié)多少有點難以令人滿意,留了一個帝制的小小的尾巴——共和政府總統(tǒng),以外國君主之禮對待下臺的皇帝。但是,對于相當多滿清的舊臣、很多保守的北方士大夫,卻是一個能接受的結(jié)局。儒家思想具有中庸和妥協(xié)精神,但號稱信奉儒家的國人,在政治操作中偏少妥協(xié),即使妥協(xié)也是假妥協(xié),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不到魚死網(wǎng)破不肯善罷甘休。中國共和制的建立,以這樣一種妥協(xié)開始,不僅減少了殺戮和破壞,而且營造了一種相對平和的氣氛。此后北洋時期固然辦共和辦得并不好,但政爭和戰(zhàn)爭,烈度都不大。
(摘自“經(jīng)濟學(xué)家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