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天祥
傣族是一個(gè)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他們不僅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而且還做得一手令人稱道的美食,香茅草烤魚就是其中之一。
香茅草烤魚是傣族頗具民族特色的一道風(fēng)味小吃,在傣族聚居的滇南地區(qū),每當(dāng)逢年過節(jié),或有賓客登門時(shí),人們總要做上一道美味的香茅草烤魚以饗客人。在傣族人看來,香噴噴的烤魚就是對客人最大的尊敬和最熱烈的歡迎。
前些日子去云南旅行,途經(jīng)滇南地區(qū),在飽覽了那兒的綺麗風(fēng)光、風(fēng)土人情之后,自然要品嘗一番傣族的傳統(tǒng)美食香茅草烤魚。隨便擇了一路邊攤,要了幾條香茅草烤魚,然后坐于鋪前,饒有興趣地觀賞著鋪主烤魚的全過程。
只見鋪主從身邊的一個(gè)水桶里抓起一條活蹦亂跳的魚,魚的個(gè)頭不大,呈橢圓形,外觀非常好看。聽鋪主說,這種魚名叫羅非魚,產(chǎn)自西雙版納的淡水湖中,屬于綠色生態(tài)食品。鋪主還說,雖然羅非魚看起來不是很肥大,但魚刺很少,肉質(zhì)特別的細(xì)嫩鮮美,其口感不亞于江南的鱸魚。
鋪主一邊滔滔不絕地介紹著,一邊麻利地剔掉鱗甲,剖開魚腹,除去肚中雜物。香茅草烤魚做法十分獨(dú)特,與我們平??吹降目爵~大不相同,只見鋪主將魚腹、魚鰓洗凈后,并沒有直接拿到炭火上烤,而是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蔥、姜、蒜、青辣椒、芫荽、鹽等佐料及二十余種植物香料塞進(jìn)魚腹之中,封好口,并用竹板夾緊,再用幾根新鮮的香茅草(香茅草是一種天然的香料,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地區(qū))捆在魚身上,做完這一切,最后鋪主才將羅非魚放在炭火上烤制。
鋪主翻來覆去地烤著,不時(shí)有陣陣奇異的濃香飄入我的鼻中,讓人忍不住口水直流。大約烤到七八成熟時(shí),鋪主拿起一把小刷子,沾了些豬油,均勻地涂抹在魚身上,然后又接著烤了幾分鐘,待魚的表面完全成金黃色時(shí),鋪主才將之移出,端上桌來。
我迫不急待地拿起一條香茅草烤魚送到嘴里,只覺鮮香酥脆,十分好吃,各種香料的味道與羅非魚特有的肉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食欲大開。細(xì)細(xì)品嘗,其中竟有一股淡淡的檸檬香味,原來那便是香茅草的味道。
聽鋪主說,香茅草不但可以用來調(diào)味,還具有消毒、殺菌與治療神經(jīng)痛、肌肉痛等功效,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消痛劍客”。而羅非魚的營養(yǎng)也十分豐富,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zhì),每100 g魚肉中就含有蛋白質(zhì)20.5 g,脂肪6.93 g,鈣70 mg,鈉50 mg,磷37 mg,鐵1 mg,維生素B1 0.1 mg,維生素B2 0.12 mg。在日本,羅非魚被稱為“不需要蛋白質(zhì)的蛋白源”,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佳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