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徽州家譜:史學研究的新領域*
      ——《徽州家譜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評介

      2018-01-28 08:51:08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8年7期
      關鍵詞:世系家譜史學

      關 欣

      (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徽州有數(shù)以千計的家譜,通過對其整理和研究,可以認識徽州家譜的面貌。長期以來,學界運用徽州家譜中的資料服務于徽學,更加關心它的史料價值,卻忽視了對家譜自身的研究。明代徽州學者邵齡在《柳塘程氏支譜序》中說:“昔孔子論禮樂于夏商,必取征于文獻。譜也者,文也,獻為之。是故君子重譜,亦惟文獻譜?!盵1]在邵齡看來,家譜作為一種文獻,必使學者而為之。不是每部家譜都是“文獻譜”,這對于研究者如何去辨別家譜資料的真?zhèn)翁岢鲆欢ǖ囊?。因此,從理論上對徽州家譜進行總結,以實現(xiàn)對它的認識和理解,就顯得十分必要和急切。

      《徽州家譜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是徐彬教授的力作[2],從撰寫到付梓已有十多年。本書觀點新穎,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一部徽州家譜研究總結性的著作。現(xiàn)將書中重要內容,略作評介。

      1 加深了對徽州家譜的認識

      本書作者從理論和方法上對徽州家譜作系統(tǒng)的梳理與研究。全書采用章節(jié)體,結構清晰明了。全書5章17節(jié),共21萬余言。前有“緒論”,后有“后記”,詳細說明作者著述宗旨和成書經(jīng)過。另外,附有“結論”“附錄”“主要參考資料”,不僅對全書的論點作了梳理,還向讀者提供影印的家譜圖片,圖文并茂,學術性與趣味性并存。首先,“性質論”章,主要論述徽州家譜的性質,將徽州家譜與宗法思想及史學聯(lián)系起來,提出宗法思想與史學理論是徽州家譜編修的指導思想。尤其是宗法思想,是徽州家譜編修的哲學基礎,為第一層次,史學則為第二層次。其次,“編修理論”章、“考辨方法論”章,主要論述徽州家譜的編修理論,如編者素養(yǎng)、編修時間、編修體例、家譜評價,以及徽州家譜考辨理論,如家譜致誤原因及影響、多種考辨形式、具體考辨方法??梢?,這是從方法論上對徽州家譜作考察。最后,“個案研究”章,主要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著作作詳盡論述。

      本書對千年徽州家譜作了系統(tǒng)的理論總結,對本書的學習和研究,將有利于我們對徽州家譜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里,就書中部分內容稍作闡釋。

      首先,在追溯本源的問題上,作者總結道:“家譜的發(fā)展始終與家族追尋本源密切相關,圍繞本源的問題,形成了不同的認識”[2]27,主要有一本觀、一氣觀之說。簡單而言,“一本”,指的是宗族起源于哪位祖先;“一氣”,指的是萬物起源于天地之氣,它是樸素辯證宇宙觀的產物。其中,一本觀是對本源較為精確的概括,它可以“從思想高度解決人們?yōu)楹我鹱?、敬宗的問題,是修譜之根源”[2]35。

      其次,關于歷史意識對徽州家譜的影響,作者強調:“任何一種家譜都是帶有這樣一種歷史意識去編修的,……它是在努力尋求歷史、今天和未來之間的聯(lián)系”[2]42,書中從三方面進行論述,一是家譜能“稽先世”以“貽將來”。所謂“稽先世”,就是在徽州家譜中可以對家族世系作清晰的表述。作者對幾個典型徽州學者的論述作分析,指出“在徽州家譜發(fā)展中致力于‘以稽先世,以貽將來’的歷史意識是始終存在的”。二是家譜發(fā)展與歷史變化存在聯(lián)系,作者認為徽州家譜長期關注的問題是:“重視揭示家譜的歷史變化,并致力于去解釋這種變化”,該現(xiàn)象“顯示了歷史意識在家譜中的反映”[2]46。三是家譜的歷史借鑒思想。作者說:“徽州家譜表現(xiàn)出強烈的歷史借鑒思想,也可以說歷史借鑒思想是徽州家譜編修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2]46這些與強烈的歷史意識是分不開的。

      最后,史學編修理論對徽州家譜編修的影響主要有二點,一是史表影響徽州家譜的編寫形式,史表是史學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司馬遷是有草創(chuàng)之功的。史表在家譜中又有新的發(fā)展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以年表來記載家族史。二是信史原則影響徽州家譜的編修。書中寫道,“徽州學者在論譜、修譜時始終是將信史原則作為一種追求,作為一種評價標準,當然也是作為一種指導修譜的原則”[2]52。在“人文郁盛”的徽州,家譜編修自始至終受到了史學編修理論的影響。

      2 豐富了史學理論的研究

      著名史學家瞿林東說:“中國古代史學擁有豐富的理論遺產,包括歷史理論遺產和史學理論遺產?!逼渲?,史學理論主要探討“歷史發(fā)展影響史學發(fā)展,史學的教育作用,史學對總結歷史經(jīng)驗……史學家的自我修養(yǎng)意識和中國史學的信史傳統(tǒng)以及史學批評及其作用,史學發(fā)展規(guī)律”等問題[3]。明代徽州學者汪道昆說:“古者國有國史,家亦宜然。譜者,史之流也?!盵4]家譜為“一家之史”,它具備史學的性質。因徽州家譜受歷史意識和史學編修理論的影響,因而對其研究可以進一步挖掘我國豐富的史學理論遺產。

      書中從家譜、家譜編修者及家譜實踐入手,對編者素養(yǎng)、家譜體例、家譜評價、家譜考辨一一作了論述。

      首先,譜學著作的好壞與家譜編修者休戚相關。本書不僅揭示了徽州家譜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還豐富了我國史學理論的研究。家譜編修者的主觀動機、綜合能力直接影響家譜編修的質量?;罩萦胁簧佟拔墨I譜”,基本上是由學者為之,如汪炤的《新安旌城汪氏家錄》、汪松壽的《汪氏淵源錄》、程敏政的《新安程氏統(tǒng)宗世譜》、汪道昆的《靈山院汪氏十六族譜》,等等。這些學者以“史才”的標準要求自己,將信史原則運用到家譜編修活動中去。家譜編修者要具備道德修養(yǎng)、勤奮精神、宦官權位、家學傳統(tǒng),方能編修出一部令人滿意的家譜作品。

      其次,家譜的體例是家譜的框架,包含著大量內容。家譜體例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從專記世系到對譜序、凡例、世系、譜傳、墓圖等綜合的記載,家譜內容也隨之不斷豐富起來[1]73。對體例認識越深,對家譜的理解就越透。一是凡例,它是家譜編修的綱領,闡述了家譜編修的基本原則,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二是譜序,譜序有考信、訂正訛誤和“述先祖積德”的作用。根據(jù)不同的劃分,譜序有不同的類型,例如根據(jù)時間先后,有舊序、新序之分;依據(jù)血緣關系,有本族成員譜序、外姓譜序之別。三是世系,世系是家譜的主體,徽州家譜世系的撰寫基本上法歐蘇譜例,徽州學者胡松云:“諸家譜例多矣。其為大儒君子所稱道者,莫若歐蘇二譜?!盵5]可見,歐蘇譜法得到時人的認同。世系圖表主要記載姓名、字號、行第、爵位、生歿、婚葬、子女等內容。四是譜傳,譜傳是家譜的重要內容,作者在書中形象而生動地說:“家譜作為一種歷史載體,必須將人的活動加入其中,這樣家譜才具有活力。如《史記》中若沒有人物傳記,沒有了人的活動,歷史將變得空洞?!盵2]96世系與譜傳在家譜中互為表里,前者關注的是世系先后順序,后者重視對先世奕業(yè)的記載。

      再次,瞿林東在《談中國古代的史論和史評》一文中對史論和史評作了論述,他將“‘史評’界定為評論史家、史書、史學現(xiàn)象的著作(包括專文與專書及相關言論)”[6]。他強調“史論”即“歷史評論”,“史評”應稱“史學批評”。家譜為“一家之史”,也應當有“史評”,作者稱之為“家譜評價”[1]102。家譜評價理論的出現(xiàn)是學者對家譜自身發(fā)展深入思考的結果,徽州家譜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如家譜整體評價、家譜書法評價、統(tǒng)支譜的評價。就整體評價而言,書中對徽州學者們的論述作歸納總結,指出了“信譜”“良譜”的整體評價標準。家譜的評價方法被歸納為四點,分別是“知人論世”、“因其文而得其心”、“理固亦然”重時變以及相互比較。

      最后,家譜是宗族記載本族人物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歷史圖籍。家譜記載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一直備受質疑,明代學者李東陽說:“其為譜者,或又傅會冒妄,慕華貴而諱寒畯,君子以為不足信,則并其實者疑之,譜之所以傳信而反召疑,則雖無作可也,此所謂弊也。”[7]在李東陽看來,家譜因“人諛”而“溢真”,這些失誤是由家譜編修者動機不純、取材不全而造成的。此外,徽州家譜致誤的客觀原因為年代久遠、地域懸隔。家譜的基本功能為“奠世系”,以區(qū)別家族血緣親疏關系。家譜一旦出現(xiàn)失誤,會造成家族秩序紊亂。因此,對家譜的考辨顯得十分的必要和急切?;罩菁易V的考辨形式主要有譜辨、譜考、家譜注釋、附錄四種。具體的考辨方法有以史證譜、證以郡志、家譜對校、證以碑傳、實地考證、以理證譜等。

      3 擴大了徽學研究的領域

      近年來,數(shù)以千計的徽州家譜不斷被發(fā)現(xiàn)和利用,標志著徽學研究進入新的階段。徐彬在《家譜研究的意義與方法——以明清徽州家譜為例》一文中指出,通過徽州家譜,將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徽州社會。至少能從6個方面來研究,分別是徽州人口流動與分布、徽州宗族秩序的構建、徽州社會分層、徽州基層社會經(jīng)濟特征、徽州基層社會教化、徽州商人社會[8]。

      書中,作者不惜筆墨來闡述徽州家譜與徽州社會之關系。主要對徽州家譜與徽州宗族社會、徽州社會風俗、徽州教育、徽商4個方面作了論述。

      (1)徽州家譜與徽州宗族社會。清代徽州學者趙吉士說:“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攙入者,其風最為近古?!曛?,不動一抔;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之譜系,絲毫不紊?!盵9]正是由于“千載譜系”的存在,才使“千丁之族”“千年之?!辈晃伞?梢?,徽州宗族與徽州家譜有密切聯(lián)系。作者指出徽州家譜與徽州宗族相互作用,家譜記載了有關宗族的信息,如始祖、墓地、世系,對宗族的形成與維系有重要意義。家譜能否付諸棗梨,關鍵取決于編修人才和刊刻經(jīng)費。因而,宗族的出現(xiàn)與壯大,使家譜的編修成為可能。

      (2)徽州家譜與徽州社會風俗。明初歙人方勉說:“譜牒所以合宗族一人心也,族合而不離,心一而不二,則尊卑之分明,親親之義著矣。人能各親親長長而孝悌興行,風俗焉得不敦厚也哉。”[10]這里,方勉對家譜與社會風俗之關系作了說明,他認為家譜有“敦厚風俗”的功能。作者進一步指出,徽州地區(qū)有諸多社會風俗,如仁讓之風、重親緣、重婚姻,它們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3)徽州家譜與徽州教育。有關家譜教育功能,元代徽州學者陳櫟就有論述,他說:“謹因續(xù)編族譜而略述祖考遺事,以示兒輩,使知予家數(shù)世儒學之相繼,庶幾其能善繼云。”[11]可見,陳櫟重視家譜的教育功能。作者通過對近百部徽州家譜的解讀,指出徽州家譜教育的指導思想是朱熹《家禮》,它的獨到之處是商業(yè)教育,主要形式為隱惡揚善,重要手段是家訓、族規(guī)。

      (4)徽州家譜與徽商。作者強調徽州家譜與徽商之間存在互動關系,徽商出資來編修家譜,家譜通過為商人立傳來滿足其名垂家史的追求。另外,家譜通過“敬宗收族”來避免商業(yè)活動中的惡性競爭,有力地維護了徽商地位。正如張海鵬先生所言,徽商是“商成幫、學成派”?;丈套鳛槭笊贪钪?,執(zhí)中國商界之牛耳三百余年,是與徽州家譜分不開的。并且,“家譜是徽商子弟參加科舉考試的重要憑證”[2]181。

      總之,作者通過揭示徽州家譜與徽州社會之關系,為徽學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王國維說:“古來新學問之起,大都由于新發(fā)現(xiàn)?!奔热煌诰蛐虏牧?,就要開辟新領域,整理和研究家譜資料,對其他學科的研究也有裨益。

      4 掌握了大量的鄉(xiāng)邦文獻

      歷史研究,必須要建立在史料基礎之上,史料是立論的基礎。作者在書中提到取材不全是家譜致誤的原因之一,可見,他認識到編寫著作要盡可能全地占有資料。因而,他將這種治史原則有意識地運用到本書的編寫中去。

      從書末所附《主要參考資料》來看,作者以近百部徽州譜牒為基礎,參考了史籍、方志、文集等資料,尤其是對《四庫全書》《續(xù)修〈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及其他文集、筆記中的譜序進行梳理??梢姡髡哂昧χ?,用心之苦。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研究徽州家譜時,資料是比較匱乏的。許多古籍資料因時代久遠、刊刻較少而存世不多,并被各大圖書館及私人收藏,致使其湮沒無聞而難以窺見。無疑,增加了資料搜集的難度。就家譜而言,陳文灼的《新安陳氏宗譜》、曹誥的《曹氏統(tǒng)宗世譜》、李暉的《三田李氏宗譜》、程一枝的《程典》等是明代刊本,極為珍稀,外人是無法獲見的。另外,在浩海如煙的“四庫”中尋找文集、筆記也并非易事。“今人著述”中也有不少著述難以查考,例如潘光旦的《中國家譜略史》發(fā)表于《東方雜志》第26卷第1號、楊殿珣的《中國家譜通論》發(fā)表于《圖書季刊》新第3、6、7卷,這些是要花費很大氣力才能得到。其中的甘苦,恐怕只有作者才能體會。

      5 結語

      正是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不斷搜集、整理資料,徐彬教授在占有大量徽州家譜資料的基礎上,注重將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運用數(shù)字統(tǒng)計法來說明歷史事實,撰寫出一部令人信服的著作。

      然而,本書仍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從內容上看,“個案研究”章論及的譜學家及譜學著作還不夠多,重點對朱熹、陳櫟、程敏政、《新安名族志》作了論述。實際上,元代汪松壽的《汪氏淵源錄》、陳櫟的《新安大族志》都十分典型。同時,清代徽州也有一些譜學家及譜學著作。作者在書中并未論及,導致個案研究分量不足。另外,本書的校對不夠細致,如第205頁腳注,“卷3”應為“卷2”。

      猜你喜歡
      世系家譜史學
      家即是國,鉤沉史海樂為舟——“家譜文化的傳揚者”朱炳國
      華人時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4
      察哈爾格西《厄魯特王統(tǒng)世系》譯注
      遼耶律休哥世系考
      新見《源伯儀墓志》及中古源氏世系補考
      敦煌學輯刊(2018年1期)2018-07-09 05:46:54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唐貞休世系再考
      敦煌學輯刊(2017年1期)2017-11-10 02:33:11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從《家譜》看吉林回族的源流與走向
      當代史學的轉向
      2010上半年古籍拍賣會上的家譜表現(xiàn)
      天一閣文叢(2011年1期)2011-10-23 01:44:34
      洞口县| 武川县| 定襄县| 民权县| 永寿县| 昭平县| 永仁县| 平罗县| 静安区| 永清县| 如皋市| 大庆市| 商河县| 永平县| 宁强县| 巴南区| 苍溪县| 绵竹市| 炎陵县| 开化县| 辽宁省| 右玉县| 澄迈县| 玛沁县| 临清市| 保定市| 巫山县| 滨海县| 佛学| 靖宇县| 格尔木市| 安龙县| 凌源市| 南丹县| 井冈山市| 河池市| 蒙阴县| 息烽县| 龙井市| 北流市|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