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邦
俗話說“若要人不老,先防腦衰老”。讀書與寫作既是一種有視覺和感覺、情感和思維的活動,也是一把開啟心扉提升意境的鑰匙,又是一個修煉人生升華心靈的過程。苦惱時它給你快樂,頹廢時它給你鼓舞,疲憊時它給你力量,迷惘時它給你方向。讀書寫作雖然“苦樂相生”,需要學思踐悟,伏案躬書,咬文嚼字,修改涂乙,但在字斟句酌中使我感到筆耕養(yǎng)生蘊含“四樂”。
讀書樂。有首《學樂歌》唱得好:“學是學此樂,樂是樂此學。不學不是樂,不樂不是學?!睍B接古今,貫通中外,記載著歷史,傳播著知識,匯集著文化,傳遞著正能量,讀書明志益心身。讀書與寫作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促進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中自有“智慧果”,更有“養(yǎng)身術(shù)”,讀書充實自身之學識,開闊自身之眼界,完善自身之道德,升華自身之氣質(zhì)。讀書看報成了我的良師益友,使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游弋徜徉,不僅開智修身,賞心悅目,怡情益腦,自得其樂,而且能汲取新知識,感受新觀念,開闊新視野,涵養(yǎng)心性,除卻抑郁,排遣憂煩。書報讀看多了,知識儲量豐厚了,捕捉靈感增強了,寫作更加游刃有余。
寫作樂。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上的情趣,精神上的寄托,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渴求享受。紙上人生情趣多,樂在“文山”勤登攀,在文字里旅行,在紙頭上行走,在思維與心靈同頻共振中享受著寫作的樂趣。筆墨書心聲,紙上寄情懷,寫我所想,寫我所意,寫我所感,流連于文學花海,享受于漣漪律動,感慨于欣然快意。在構(gòu)思寫作的過程中,雖然頭發(fā)掉了不少,皺紋徒增了幾道,可我心里感受到的卻是寧靜和快樂,盡情享樂紙上文墨散發(fā)的清香氣息,其悠然自得安逸之心,可與陶潛的“采菊東籬下”相比擬。用讀書來傾聽,用看報來傾訴,用寫作來傾注,心智、思維都在字里行間尋找著通向精神內(nèi)核的最佳境地,給退休生活帶來了樂觀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
健身樂。讀書、看報、寫稿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敏捷了我的文思,豐盈了我的生活,還增強了體質(zhì)。經(jīng)常邁開腳步或騎上自行車往返圖書館、文化館、新華書店、電臺報社,鍛煉四肢,舒通筋骨,活絡關(guān)節(jié),調(diào)節(jié)心理——健身;從文字浸潤的書報中觀察社會風情,了解人間百態(tài),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健眼;貼近時代和生活,廣聽百家言,品味感悟人生——健耳;有感而發(fā),開動腦筋,動動筆頭,寫寫拙文,筆隨思緒走,情在字間飛——健腦。另外經(jīng)常參加一些采風和文化活動,以文會友,切磋技藝,言事析理,益智廣識,溫潤心靈,抒發(fā)情懷,愉悅身心,陶冶情操,與時俱進,思想常新。
成功樂。伏案寫作是一種情趣高雅的生活,根據(jù)自己的體驗、感受和積累去寫作,全神貫注凝視筆端,神思飛舞在稿紙上。著意耕耘,自有收獲,每當自己撰寫的文稿在報刊變成鉛字時,每當收到報刊第一時間寄來的樣報,每當翻看在各種報刊征文活動中的獲獎證書,那種往日訴諸筆端的辛苦,立刻變得如同蜂蜜一樣甘甜,任縷縷墨香沁入肺腑。那種興奮快慰的心情,妙不可言的愜意,不遜于科研工作者攻克了技術(shù)難關(guān),不亞于“彩民”中了大獎,不次于學子金榜題名。盡管見諸在報刊上是些不起眼的千字文,哪怕是幾百字的“豆腐塊”,能與廣大讀者分饗,啟迪于人,便有一種沒有虛度時光的成就感。
文學相伴,快樂相隨,一路紙墨香,滿程都陽光。讀書是一種福分,寫作是一種享受,讀書、寫作的人生不會寂寞。這真是“篤寫不倦伴夕陽,舞文弄墨撰文章,筆耕養(yǎng)生樂陶然,身心雙修夢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