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bàn tú ér fèi
【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
【原文】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
【釋義】
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典故】
東漢時,河南郡有一位賢惠的女子,人們都不知其名,只知道是樂羊子的妻子。
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向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因為它的名字令人厭惡;清廉的人也不吃別人施舍的食物,寧可餓死。更何況你這是拾取別人失去的東西,這樣會玷污品行?!睒费蜃勇犃似拮拥脑挿浅M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遠方去尋師求學(xué)。
一年后,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妻子聽罷,操起一把刀走到織布機前,嚴厲地說:“這機上織的絹帛產(chǎn)自蠶繭,成于織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勞作的時間也就白白浪費掉。”
妻子接著又說:“讀書也是這樣。你積累學(xué)問,應(yīng)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己的品行日臻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和割斷織絲有什么兩樣呢?”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深深感動,于是又去繼續(xù)學(xué)習(xí),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
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棄,那么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立下了目標,就要敢于實踐,努力完成,半途而廢是不可取的。
【養(yǎng)生聯(lián)想】
當我們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后,就應(yīng)長期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因為只有通過長期堅持才能見到成效。養(yǎng)生保健需要采取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并且讓其成為一種習(xí)慣,刻進骨子里,日久天長才會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