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龍 曲木 趙國營 王云祥 趙子續(xù) 翟勝利
摘 要:本試驗旨在探討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對黃顙魚生長、肉質(zhì)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選取初始體重(22.15±0.12)g的健康黃顙魚630尾,隨機分成7組,每組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30尾魚,在基礎(chǔ)飼料中添加0.00%(對照組)、0.20%、0.40%、0.60%、0.80%、1.60%、3.20%小球藻的試驗飼料,分別標記為Diet 1~Diet 7。在試驗中期和試驗結(jié)束后測定黃顙魚生長指標、肉質(zhì)指標及抗氧化能力指標。結(jié)果表明: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對黃顙魚的生長性能、肌肉保水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均具有顯著影響。隨著小球藻含量的增加,黃顙魚的終末體重、增重率呈增加趨勢,餌料系數(shù)呈降低趨勢,并隨著養(yǎng)殖周期的延長,變化幅度加大,在小球藻含量3.20%時,生長最佳,餌料系數(shù)最低,且在此水平下,黃顙魚肌肉的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最低,提示小球藻的添加可以改善黃顙魚肌肉的系水力。在抗氧化能力方面,添加小球藻可顯著提高黃顙魚肝臟和血清中的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以添加3.20%水平的小球藻時,效果最好。試驗結(jié)果表明,飼料中添加小球藻不僅可以促進黃顙魚生長、提高黃顙魚肌肉的系水力,還可以提高黃顙魚的抗氧化能力,最佳添加量3.20%。
關(guān)鍵詞:黃顙魚 小球藻 生長 肉質(zhì) 抗氧化能力
中圖分類號:S9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239-05
黃顙魚,俗稱黃姑、黃蠟丁、嘎魚,隸屬于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1],為中國淡水特種底棲經(jīng)濟魚類,因其肉味鮮嫩、無肌間刺,廣受消費者喜愛[2]。然而,在集約化養(yǎng)殖過程中,黃顙魚易受到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養(yǎng)殖模式等應(yīng)激,導(dǎo)致黃顙魚生產(chǎn)性能下降,養(yǎng)殖效益受損。因此,改善和提高黃顙魚的生長,提升肉品質(zhì)量,增加機體的抗病力已成為養(yǎng)殖者關(guān)注的重點,因而,高效的飼料添加劑的物質(zhì)研究和開發(fā)備受人們關(guān)注。
小球藻為綠藻門、單細胞藻類,屬于綠藻門、綠藻綱、小球藻屬。小球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質(zhì)、多糖、食用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活性代謝產(chǎn)物,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藥理作用[3]。小球藻現(xiàn)已成為極具開發(fā)潛力的安全、高效的飼料物質(zhì)[4]。眾多研究結(jié)果證明小球藻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動物生長、提高養(yǎng)殖效益等多方面生物功能。蔡榮[5]等試驗研究證明,在飼料中添加0.3%~1.0%的小球藻醇提物可提高花鱸的生產(chǎn)性能。劉海琴[6]等采用150mg/(kg bw.d)和450mg/(kg bw.d)劑量的小球藻生長因子喂食小鼠發(fā)現(xiàn),小球藻因子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因此,本試驗采用生長飼養(yǎng),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通過飼喂試驗研究小球藻對黃顙魚生長、肉質(zhì)以及機體抗氧化指標的影響,旨在為小球藻在水產(chǎn)動物飼料中的開發(fā)應(yīng)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飼料
試驗飼料以魚粉、豆粨為主要蛋白源,以雞肉粉、面粉、麩皮等為糖源,磷脂油、豆油為脂肪源,配制試驗基礎(chǔ)飼料,并作為對照組,記為Diet 1。基礎(chǔ)飼料中以添加不同含量的(0.20%、0.40%、0.60%、0.80%、1.60%、3.20%)的小球藻,配制成6種試驗飼料,分別記為Diet 2~Diet 7。試驗飼料配方及營養(yǎng)組成詳見表1。
1.2 試驗設(shè)計與養(yǎng)殖管理
試驗黃顙魚購自天津市和來科技有限公司,于天津市晨輝飼料有限公司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實驗室內(nèi)進行。對魚體消毒、暫養(yǎng)一周后開始正式試驗,挑選630尾體格健壯、規(guī)格一致、無病無傷的黃顙魚作為試驗魚,初始體重為(22.15±0.12)g。
試驗隨機分成7組(1個對照組和6個試驗組),每組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30尾魚,隨機分到28個規(guī)格相同的試驗箱(86×56×48cm3)中。試驗正式開始后,每天飼喂兩次,日投喂量為體重的5%,投喂時間為每天的7:00、19:00。養(yǎng)殖周期16周。定期檢測水體指標,養(yǎng)殖期間水溫的變化范圍是24~30℃,pH變化范圍7.5~8,溶解氧變化范圍7.3~8.0。每天記錄死亡數(shù)及投餌量。
1.3 指標測定
試驗中期,各試驗箱隨機抽取5尾黃顙魚,對黃顙魚生長指標、肉質(zhì)指標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標進行測定;養(yǎng)殖試驗結(jié)束后,停食24h,稱取每個試驗箱的黃顙魚總重,并隨機抽取5尾黃顙魚進行肉和抗氧化指標測定,并做好記錄。
1.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相關(guān)生長指標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增重率(%)=100×(Wt-W0)/W0
餌料系數(shù)=F/(Wt-W0)
式中:Wt為終末體質(zhì)量(g);W0為初始體質(zhì)量(g);F為飼料攝入量干質(zhì)量(g)。
1.3.2 肉質(zhì)指標的測定
⑴肌肉滴水損失率測定。
取黃顙魚側(cè)線上方的同側(cè)新鮮背肌,干紗布擦干表面 水分,稱重記錄,放于10mL離心管中,離心管底部放有適當 的吸水紙,在4℃,4000r/min條件下離心20min后取出,擦 干背肌表面水分,稱重記錄。
滴水損失率(drip loss,DL,%)=(離心前肌肉質(zhì)量-離心后肌肉質(zhì)量)/離心前肌肉質(zhì)量×100
⑵肌肉蒸煮損失率測定。
取黃顙魚側(cè)線上方的同側(cè)新鮮背肌,干紗布擦干表面水分,稱重記錄,裝入密封袋中,放入70℃的恒溫水浴鍋中蒸煮15min,取出冷卻至室溫,擦干背部肌肉表面水分,稱重記錄。
蒸煮損失率(cooking loss,CL,%)=(蒸煮前肌肉質(zhì)量-蒸煮后肌肉質(zhì)量)/蒸煮前肌肉質(zhì)量×100
1.3.3 免疫指標的測定
血液取樣用1ml注射器從尾靜脈取血,轉(zhuǎn)移至1.5mL離心管中,4℃靜置6h,4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保存于-20℃?zhèn)溆?,用于血清抗氧化指標的測定。抽血后的黃顙魚在冰浴條件下進行解剖,剝?nèi)「闻K。
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采用南京建成試劑盒測定,試驗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方法進行。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對黃顙魚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在整個飼養(yǎng)期間,試驗中期和試驗?zāi)┢?,黃顙魚終末體重、增重率以及餌料系數(shù)在各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均顯著(P<0.05)。在整個試驗周期中,隨著小球藻添加量的增多,黃顙魚的終末體重、增重率均逐漸增加,餌料系數(shù)均逐漸降低。Diet 7組時生長性能最佳,餌料系數(shù)最低。飼養(yǎng)期越長,變化幅度越大;在第8周時,Diet 7組的終末體重和增重率分別較對照組提高了21.60%、60.87%,餌料系數(shù)較對照組降低了12.14%;而在第16周時,Diet 7組的終末體重和增重率分別較對照組提高了36.07%、67.34%,餌料系數(shù)較對照組降低了14.09%。由以上結(jié)果可知,添加小球藻具有提高黃顙魚生長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效果,在小球藻添加水平為3.2%時,黃顙魚生長最佳。
2.2 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對黃顙魚肉質(zhì)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試驗中期,黃顙魚肌肉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隨著小球藻含量的增加均呈逐漸降低的趨勢。滴水損失率Diet 7與其他各組差異顯著(P<0.05)。蒸煮損失率Diet 2、Diet 3與對照組無差異顯著(P<0.05),Diet 4~Diet 7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各試驗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在試驗中期,黃顙魚肌肉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均在Diet 7時達到最低。隨著養(yǎng)殖周期的延長,在試驗結(jié)束時,黃顙魚肌肉的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各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并隨著小球藻含量的增加,滴水損失和蒸煮損失降低幅度加大。滴水損失率Diet 7與對照組相比降低了28.52%,蒸煮損失率Diet 7較對照組降低了24.25%。分析以上結(jié)果,飼料中小球藻的添加有助于改善了黃顙魚肌肉的系水能力。
2.3 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對黃顙魚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對黃顙魚血清抗氧化指標影響見表4。第8周,黃顙魚肝臟、血清中SOD、CAT活性隨小球藻水平的增加呈逐漸增加趨勢,但各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隨著生長周期的延長,第16周,各試驗組的SOD活性和CAT活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黃顙魚肝臟和血清中SOD活性在小球藻添加量為0.08%時顯著升高。Diet 5、Diet 6、Diet 7顯著高于Diet1~Diet 4(P<0.05),Diet 5、Diet 6、Diet 7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機體內(nèi)SOD、CAT活性在Diet 7均達到最高。MDA含量在整個試驗周期中,隨著小球藻水平的增加,其含量逐漸降低。各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在Diet 7時,MDA含量最低。
3 討論
3.1 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對黃顙魚生長的影響
小球藻蛋白含量豐富,是優(yōu)質(zhì)的單細胞飼料蛋白源。 在本次試驗中,在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顯著促進了黃顙魚 的生長。試驗組各生長指標與對照組差異顯著。在小球藻 3.20%水平時,各生長指標最佳,餌料系數(shù)最低。諸多的試驗研究證明,在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可提高畜禽、水產(chǎn)動物的生長性能。Yan[7]等試驗證明,在仔豬飼料中添加了小球藻后,顯著促進了仔豬的生長。Kang[8]等試驗也表明,在肉雞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顯著提高了肉雞增重率。蔡榮[9]等在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后,提高了花鱸的特定生長率、蛋白質(zhì)效率以及飼料利用率。邵斌[10]等的試驗研究中,其在飼料中添加0.2%的小球藻粉,顯著提升了南美白對蝦的生長速率。在本次試驗中,黃顙魚也表現(xiàn)出較好的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這可能是與小球藻中有較均衡的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含量以及小球藻中特殊的促生長因子(CGF)有關(guān),能夠滿足黃顙魚的生長需要;此外,小球藻可能還具有促攝食作用,羅西[11]等利用小球藻粉替代魚 粉,作為蛋白源,可以促進鯽的攝食,提高攝食率。
3.2 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對黃顙魚肉質(zhì)的影響
魚肉的肉質(zhì)通常被外部因素如投喂機制、飼料組成以及可以影響到肌肉組織結(jié)構(gòu)、代謝等特點的環(huán)境因素所影響。衡量魚體肉質(zhì)的指標和影響因子很多,本試驗通過肌肉的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作初步探究。肌肉滴水損失和蒸煮損失是衡量肌肉蛋白質(zhì)保水的能力,直接影響肉的風(fēng)味、質(zhì)地和營養(yǎng)成分等食用品質(zhì)[12]。有關(guān)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對水產(chǎn)動物肉質(zhì)的影響尚未見報道。在本次試驗中,結(jié)果顯示,隨著小球藻含量的增加以及生長周期的延長,黃顙魚肌肉的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顯著降低。在小球藻添加水平為3.20%時,滴水損失率和蒸煮損失率最低。說明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可有效改善肌肉的系水力,但是要弄清小球藻對肉質(zhì)的作用機理,還需進一步通過多方面衡量魚體肉質(zhì)的指標加以評定。
3.3 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對黃顙魚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SOD是一種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蛋白質(zhì),與CAT均可與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發(fā)生歧化反應(yīng),共同建立機體生物防御系統(tǒng),抵御機體氧化損傷[13-14]。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顯著提高了黃顙魚機體的SOD、CAT活性,在小球藻添加量為3.20%時,機體SOD、CAT活性最高。說明適當含量的小球藻對SOD和CAT活性有激活效應(yīng)。這與王爽[15]等的試驗結(jié)論相似,其在小球藻蛋白的制備及其水解肽的抗氧化研究的試驗中證明,小球藻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效果。
MDA是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yīng)的最終產(chǎn)物,其含量反應(yīng)機體細胞的損傷程度[16]。MDA含量的變化與自由基積累量和抗氧化體系密切相關(guān)[17]。Miyazawa T[18]等研究小球藻對紅細胞脂質(zhì)氧化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服用小球藻能夠提高紅細胞抗氧化水平,降低磷脂過氧化氫濃度。李恒[19]等在探討海洋小球藻粉膳食干預(yù)對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的試驗中發(fā)現(xiàn),中、高劑量組小鼠體內(nèi)的SOD活性顯著上升,MDA含量顯著下降。本次的試驗結(jié)果也證實了上述學(xué)者結(jié)論,飼料中添加小球藻后,MDA含量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隨著小球藻含量的增加,黃顙魚肝臟組織和血清中的MDA含量顯著降低。在小球藻含量3.20%時(Diet 7)時,MDA含量最低。出現(xiàn)此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也與小球藻中的生長因子(CGF)有關(guān),其內(nèi)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多種功能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20]。
4 結(jié)語
本試驗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黃顙魚的飼糧中,添加3.20%的小球藻,可顯著提高黃顙魚的生長性能,促進黃顙魚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率,同時對肌肉系水力以及機體抗氧化能力均具有促進作用。研究結(jié)果為高產(chǎn)、高效的黃顙魚養(yǎng)殖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伍皓茗,苗玉濤.黃顙魚營養(yǎng)免疫研究進展[J].廣東飼料, 2017,26(20):31-33.
[2] 袁立強,馬旭洲,王武.飼料脂肪水平對瓦氏黃顙魚生長和魚體色的影響[J].上海水產(chǎn)大學(xué)學(xué)報,2008,17(5): 577-584.
[3] 胡開輝,汪世華.小球藻的研究開發(fā)進展[J].武漢工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5,24(3):27-30.
[4] 羅柳茵,李家泳,陳卓.小球藻在水產(chǎn)動物飼料中的應(yīng)用研究進展[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16(5):55-61.
[5] 蔡榮,胡毅,孫育平,等.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對花鱸幼魚生長、體組成、血清生化指標及消化酶活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7,38(6):23-29.
[6] 劉海琴,韓士群.小球藻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J].研究報告,2005,29(9):23-25.
[7] Yan L,Lim SU,Kim IH.Effect of fermented Chlorella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nutrient digestibility,blood characteristics,fecal microbial and fecal noxions gas content in groweing pigs[J].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2012,12(25): 1742-1747.
[8] Kang HK,Salim HM,Akter N, et al. Effect of various for msog dietary Chlorella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stinal,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population of broiler chicken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13,22(1): 100-108.
[9] 蔡榮,胡毅,孫育平,等.飼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對花鱸幼魚生長、體組成、血清生化指標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7,38(6):23-29.
[10]邵斌,汪志平,劉新穎,等.高產(chǎn)多糖對小球藻新品系選育及其對南美白對蝦的促生長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J].核農(nóng)學(xué)報,2013,27(2):168-172.
[11]羅西,石智,黃超,等.小球藻替代魚粉對鯽生長、體組成、肝臟脂肪代謝及其組織學(xué)的影響[J].水生生物學(xué)報, 2015,39(3):498-506.
[12]黃燕華,文遠紅,曹俊明,等.蠅蛆粉替代魚粉對黃顙魚肌肉品質(zhì)的影響[J].中國水產(chǎn)科學(xué),2013,20(2):392-401.
[13]陳鴻鵬,潭曉風(fēn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研究綜述[J].經(jīng)濟林研究,2007,25(1):59-65.
[14]楊佳棟,魏鳳菊,潘新新,等.動物過氧化氫酶(CAT)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7):59-62.
[15]王爽,張高帆,陳欣悅,等.小球藻蛋白的制備及其水解肽的抗氧化研究[J].中國食品學(xué)報,2017,17(2):92-100.
[16]王國霞,劉群芳,黃文慶,等.復(fù)合酶制劑對黃顙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標的影響[J].南方水產(chǎn)科學(xué),2013,9(60):84-89.
[17]李安娜,張迎梅.十二烷基硫酸鈉對斑馬魚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四川動物,2008,27(6):993-995.
[18]Miyazawa T,Nakagawa K,Takekoshi H,et al.Ingestion of Chlorella reduced the oxidation of erythrocyte membrane lipids in senior Japanese subjects[J].Journal of Oleo Science,2013,62(11): 873-881.
[19]李恒,蔣慧,張瀾,等.海洋小球藻粉膳食干預(yù)對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J].發(fā)酵科技通訊,2016,45(3): 152-155.
[20]張旗,尚小玉,王娜,等.小球藻營養(yǎng)活性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5,36(13):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