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猛
本文就健身氣功對學生發(fā)展與高校建設帶來的積極意義入手,結合健身氣功本身的特點來研究其應用與推廣的教育價值和社會價值。高校健身氣功的應用與推廣不僅強健了學生的體魄,也塑造了他們的良好品性,同時也有利于高校的文化建設,推動中國文化的發(fā)展。
由于健身氣功是通過呼吸吐納來進行的輕緩的身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心理會得到有效的放松。健身氣功動作緩慢有力,促使高校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戒驕戒躁,培養(yǎng)耐性,從而使高校學生的身心得到舒展,陶冶學生的性情。
健身氣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經過了歷史長久的打磨,在現(xiàn)代也深受人們喜愛。健身氣功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組成成分,也是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的典型運動。高校在選擇應用與推廣體育項目時,更加注重體育鍛煉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健身氣功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具有濃厚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備受各高校的青睞。
現(xiàn)階段,我們高校學生的素質雖然在整體提升,但各方面素質發(fā)展參差不齊,在耐性和速度方面存在短板。健身氣功在應用推廣的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也能陶冶性情,使學生更有耐力,平心靜氣。因此,在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高校更容易選取健身氣功來進行積極推廣。健身氣功的推廣和普及限制條件較少,宣傳方式簡單方便,可以進行集體活動,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
健身氣功除了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能夠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之外,其本身簡單易學的特點也是它得以在高校進行應用與推廣的重要原因。健身氣功的動作招式簡單大方,舒展易學,起到了良好的健身效果。另外,健身氣功對場地的要求較低,也不需要造價高昂的健身器材。這些特點都為健身氣功在高校的應用與推廣創(chuàng)造了條件。
健身氣功是一項將形體活動、呼吸吐納結合起來的體育運動。健身氣功柔和有力,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調節(jié)人的神經系統(tǒng),改善大腦的循環(huán),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補充足夠的血液,維持身體各部分的良好運行。在健身氣功學習的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耗氧量會適度減少,可以減少呼吸的次數,加深呼吸額深度,從而增加肺部的呼吸功能。
在健身氣功應用與推廣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會在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結合時代的特點對傳統(tǒng)健身氣功進行適度的創(chuàng)新,使之更好得融入現(xiàn)代社會。健身氣功在搞笑的應用與推廣不僅對學生和高校產生積極的作用,對其自身的豐富和發(fā)展也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高校體育選課之前,可以通過學校的公眾號平臺進行相關內容的推送,打破學生對健身氣功的刻板印象,促進學生對健身氣功的了解。高校也可以采取路宣和開辦講座等方式進行宣傳,著重從文化內涵和健身功效等方面進行宣傳。
舉辦活動是推廣健身氣功的重要方式,高校應該利用開展健身氣功活動增加不同學院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學校文化建設的活力。高校也可以通過舉辦比賽來增加學生的凝聚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健身氣功的興趣,促進健身氣功在學校的大力推廣。高校也可以走出校園,通過與周邊高校合辦健身氣功活動來增加友好交流,促進本校健身氣功的快速發(fā)展。
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巧與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健身氣功的應用與推廣對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想傳授給學生健身氣功的相關知識,首先應該進行自我提升。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將終身學習作為教學生涯中對自我的基本要求。新課改要求教師博約而進取,厚積而薄發(fā),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新形勢下,教師更應該具有危機意識,不斷挑戰(zhàn)自我,完善自我 。教師就應該這樣以自己的博學多識、精湛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活力,展現(xiàn)教學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這也是優(yōu)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通過提升精神境界來實現(xiàn)人生價值。
健身氣功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充分發(fā)揚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xiàn)了為每一位學生謀發(fā)展的全新理念。健身氣功在高校的應用與推廣更加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認真了解學生學習健身氣功的方式和特點,因材施教。有些學生的體育基礎較差,教師應當多鼓勵他們,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些體魄強健的學生固然值得關注,但那些所謂的“差生”也并非一無是處,他們身上同樣有著閃亮點,他們更值得關注。教師應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動之以情,因勢利導,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榮耀,重新樹立信心,振作精神。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則應該鞭策他們對建設氣功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整理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推廣健身氣功在高校的發(fā)展。
健身氣功作為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健身項目,已經普遍受到高校學生的喜愛。但高校的健身氣功課程開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高校應該在應用與推廣健身氣功的過程中加大對健身氣功的宣傳力度,為健身氣功在高校的發(fā)展塑造有利條件。
[1]王林.健身氣功推廣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9.
[2]馮存敬.河北本科高校健身氣功的開展現(xiàn)狀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7.
[3]郭慶光.傳播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