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莉
(徐州仁慈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4)
外傷致肢體離斷,若肢體毀損嚴重,無法行斷肢再植術,既往經(jīng)常給予截肢術。2016年7月,我院收治1例右腕完全離斷并肢體近端組織毀損的患者,采用異位寄養(yǎng)Ⅱ期再植術,手術獲得成功,保全了患者的肢體,恢復了部分功能。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為建立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提供經(jīng)驗。
患者 男,年齡50歲。重物擠傷右腕3.5 h急診入院。入院查體:神志清楚,發(fā)育良好,營養(yǎng)中等,痛苦面容,自主體位。??茩z查:右前臂遠端近腕部見一橫行離斷創(chuàng)面,創(chuàng)緣不齊,軟組織挫傷重,可見骨折端及肌腱斷端外露。掌側見一橫行挫裂傷口。皮膚向遠端撕脫,前臂伸屈不能,上臂及肘部未見異常。遠端離斷手腕部見尺橈骨遠端碎骨塊及腕骨外露,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粉碎,肌腱、血管、神經(jīng)斷端外露,手背中遠段見一橫行挫裂傷口,皮膚撕脫,見肌腱斷端外露,右手蒼白,感覺喪失,伸屈活動不能。入院診斷:創(chuàng)傷性腕和手切斷(右腕部完全離斷)。
急診在全麻+臂叢神經(jīng)+基礎麻醉下行右腕清創(chuàng)左小腿寄養(yǎng)+外固定支架固定+島狀皮瓣修復手背創(chuàng)面+右前臂清創(chuàng)VSD治療,術后寄養(yǎng)右手成活良好,40 d后行右手回植術,回植右手順利成活。回植術后功能鍛煉2個月,住院5個月出院。
心理護理:意外傷屬于突發(fā)事件,往往會引起患者的應激反應[1]。醫(yī)護人員需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傾聽患者訴求,取得患者信任,進行心理上的安撫,介紹主管醫(yī)生及技術,介紹環(huán)境等,減輕患者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指導提供必要的應對措施。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根據(jù)患者意識、生命體征變化隨時調整輸液量,保證血容量。
斷肢處理:用無菌紗布(或干凈衣服)包好,置于無孔塑料袋內,置于4℃冰箱或有冰塊的保溫瓶內冷藏。肢體離斷后,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內儲存的能量很快耗盡,致代謝和毒性物質堆積,細胞胞漿空泡形成,線粒體水腫、功能下降,溶酶體穩(wěn)定性下降,釋放溶酶體酶,降解細胞成分,使細胞結構出現(xiàn)進行性損害,從而導致再植肢體的功能障礙[2]。斷肢妥善保存可減慢組織變性,延長再植時限,為斷指再植的成活創(chuàng)造條件。
環(huán)境護理:住單人房間,保持床單元整潔干燥,室溫保持25℃左右,濕度50%~60%,患肢烤燈照射保暖,調整距離30~40 cm,懸掛警示標識牌,防止灼傷。
常規(guī)護理:給予手外科護理常規(guī),測量生命體征,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滲血情況,限制探視人員,保持患者情緒穩(wěn)定。遵醫(yī)囑給予抗感染、抗痙攣、抗凝、擴血管等藥物治療,“三抗”治療的護理,準確及時用藥[3]。用藥過程及時觀察有無不良反應,例如輸注消旋山莨菪堿時,可見口干、皮膚潮紅、心率增快、視力模糊、排尿困難等,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保證寄養(yǎng)肢體血液循環(huán)通暢:術后寄養(yǎng)肢體抬高,高于心臟20 cm,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絕對臥床7~10 d,密切觀察顏色、溫度、腫脹程度和毛細血管反應情況,預防血管危象的發(fā)生。使用氣墊床并指導間歇改變臥位,防止壓瘡,緩解患者不適,禁止患側臥位,以防患肢受壓,影響血液循環(huán)。
殘端的護理:遵醫(yī)囑調節(jié)負壓吸引壓力,并密切觀察VSD引流量及性狀,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疼痛護理:術后疼痛易給患者帶來負面情緒,而且疼痛可使軀體釋放5-羥色胺等神經(jīng)遞質,其具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作用,如不及時處理易導致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4,5],因此術后要正確有效止痛。本院術后給予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止痛,優(yōu)點是可以最大限度滿足個體鎮(zhèn)痛要求;可以保存記錄藥物的使用情況;具有報警功能,安全性高;同時將給藥方式改為“按時給藥”,療效確切。
健康教育:⑴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質及高維生素食物,禁辛辣刺激食物?;颊吲P床制動,術后如發(fā)生便秘,遵醫(yī)囑給予甘露醇150 mL口服,開塞露20 mL納肛,排便后囑患者多飲水,多食粗纖維食物,指導患者正確進行腹部按摩,以保持大便通暢,并告知患者用力排便易引起血管痙攣,使肢體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導致再植失敗。⑵介紹作息時間、探視制度及并發(fā)癥,解釋為了提高再植肢體的成活率,減少感染,控制探視,保持室內基本恒定溫度23℃~25℃,濕度60%~70%,每日開窗通風的必要性;解釋吸煙對手術效果的影響,指導戒煙,因尼古丁可降低血液中的含氧量,危及再植肢體的血供,從而降低成活率[6]。
⑴告知患者使用各種藥物的目的及配合要求,保持敷料干燥、清潔,傷口換藥目的、時間。⑵告知觀察皮膚或甲床顏色的方法及皮溫自測的方法及意義。再植患指皮膚,應比健側稍高,如與健側一樣或低、局部肉眼可見蒼白,需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⑶介紹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意義及自我放松技巧,如聽音樂等。
⑴指導繼續(xù)實施床上活動內容,除了不能患側臥位,患肢不能低于心臟,其他床上活動均可做。⑵指導生活自理的內容和方法。如:進餐、梳洗、穿衣(先穿患側后穿健側,先脫健側后脫患側)、如廁等。指導功能鍛煉方法,術后2周,患指血運正常,主要是再植肢體成活與傷口愈合,此時不宜做康復訓練,可做鄰近大關節(jié)的功能運動及患肢的按摩。
指導患者抬高患肢,肢體遠端高于近端,肢體近端高于心臟水平,預防水腫。創(chuàng)傷會引起組織水腫,皮下組織、筋膜間隙、肌肉間筋膜和腱鞘、關節(jié)囊等都會浸于漿液纖維素性滲出液內。如果滲液不及時清除,將會機化造成上述組織的粘連、僵硬。因此早期應促進組織愈合,控制水腫,保持肢體功能位。⑵關節(jié)粘連行傳統(tǒng)松解術,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
心理護理:安慰患者,減輕患者緊張恐懼心理。術前皮膚準備:修剪指甲,清潔皮膚。
心電監(jiān)測,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可見光照射,常規(guī)“三抗”治療,觀察回植肢體血液循環(huán);觀察肢體寄養(yǎng)處傷口滲血情況。
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康復指導:左小腿行主動鍛煉,進行踝泵運動及指導小腿靜力肌肉收縮等;右手使用物理因子治療,如中頻脈沖電治療(3部位大小魚際、骨間隙):主要作用鎮(zhèn)痛、松解粘連,軟化瘢痕,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低頻脈沖電治療(4部位大小魚際、尺橈側腕伸肌):鎮(zhèn)痛,防止肌肉萎縮,刺激神經(jīng)修復等。
注意防燙傷、凍傷,以免形成潰瘍、感染。
⑴護士能夠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流程,全面、準確地觀察患者病情,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7]。⑵在工作中,護理工作不再是機械地執(zhí)行醫(y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主動護理,提高了護士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8]。⑶保證了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保證患者得到最佳最直接的護理服務,保證了護理安全,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提升了護理滿意度。
[1]蒯英英,徐冬梅,劉學梅.優(yōu)質護理在手外科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6,30(2):244-245.
[2]張開剛,曾炳芳.離斷肢體保存研究進展[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4,20(7):446-448.
[3]任緯虹,王惠琴.臨床骨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7.201-207.
[4]張文靜,劉亞靜,張文龍,等.帶血管蒂島狀皮瓣修復手指軟組織缺損63例的術后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4):970.
[5]張艷.7例拇指再造的臨床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7,31(1):121-123.
[6]陸艷霞.斷肢再植術后血管危象原因及護理措施[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5):591.
[7]郎黎薇,葛嘯天,楊希琴,等.顱內動脈瘤患者治療中實施臨床路徑的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684-686.
[8]胡三蓮,李娜君,朱凌燕,等.臨床路徑在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