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翰林幼兒園 張 旭
《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毕矚g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游戲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的發(fā)展水平,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音樂活動更需要孩子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活潑好動又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我們積極利用兒童的這一性格特點來設(shè)計豐富多樣的音樂游戲活動,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意境,可以讓其在集體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
每一種音樂、每一首曲子,都表現(xiàn)了一種情緒,當幼兒進入游戲時,他們就進入到游戲當中,我們就可以設(shè)置不同的情景,讓幼兒在我們營造的氛圍中,感受體驗音樂。在活動中,我們通過情景再現(xiàn),引導(dǎo)幼兒做相應(yīng)的游戲,讓幼兒學會在音樂的環(huán)境里,體驗用游戲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
幼兒園的孩子思維比較形象,他們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如果可以把音樂作品中所需要的情景活生生地放在他們面前,相信他們一定會興奮,也更愿意去玩去學。
老師經(jīng)常會把“森林”搬進教室,把“小動物”請來做客,這樣具體形象的環(huán)境怎么能不引起孩子們游戲的欲望呢?
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思維,滿足幼兒玩的愿望。有了游戲情境,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幼兒園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進行。采用設(shè)置情境的形式來學習,可以使幼兒容易了解音樂作品,體驗角色的特征。
例如:小班音樂活動《做客》。師:“今天天氣怎么樣呀?”幼:“很好?!睅煟骸澳俏覀円黄鹑ヅ笥鸭易隹桶桑 苯處熣堄變号抨?,出發(fā)了,邊走邊說:“今天天氣真好……”當來到小鴨家門口時,教師引導(dǎo)幼兒敲敲小鴨家的門:幼兒幾次對小鴨家喊叫和敲門后,原來小鴨不在家。教師帶領(lǐng)幼兒往前走,邊走邊說:“今天天氣真好……”師:“小兔家到了,我們來敲敲小兔家的門吧!”小朋友一起說:“砰砰砰”,多次敲門,小兔也不在家。繼續(xù)往前走,“今天天氣真好……”最后來到了小貓家,小朋友再次敲門:“砰砰砰”,小貓在家呢,為小朋友打開門。小朋友與小貓打招呼,在小貓家做客。做客后,老師帶著小朋友邊走邊唱回家。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力不集中,好模仿,以形象思維為主。在這節(jié)小班音樂課中,老師采用了一個情境游戲“做客”。通過老師帶小朋友去好朋友家做客,幼兒在做客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習了歌曲《做客》。教師把歌曲中的歌詞根據(jù)情境的變化,自然帶入到游戲中。
在幼兒的音樂游戲中,許多角色都是以動物、小朋友為主題的,為了讓幼兒更好底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中的角色,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些角色游戲,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產(chǎn)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幼兒喜歡可愛的動物形象、喜歡學老師上課的樣子、喜歡扮演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因此利用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在音樂活動中,老師可以滿足孩子們,讓他們?nèi)パ萑ツ7隆?/p>
例如:中班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師:“小老鼠上燈臺偷油是怎樣的?” 幼:“嘰哩咕嚕?!睅煟骸按罄鲜笊蠠襞_偷油是怎樣的?” 幼:“嘰-哩-咕-嚕?!睅煟骸靶±鲜笫窃趺赐党杂偷??” 幼:“嘣嘀嘣嘀?!睅煟骸按罄鲜笫窃趺赐党杂偷??” 幼:“嘣—嘣?!逼鋵嵾@節(jié)音樂活動教師采用了有情節(jié)的故事內(nèi)容作為游戲,首先出示大、小老鼠,讓幼兒學習和表現(xiàn)十六分音符。過渡很自然,幼兒很容易接受。然后把幼兒帶入了主要的情節(jié):老鼠偷油。接著以“大、小老鼠偷油吃”為游戲活動,開展分唱教學。通過兩只老鼠的活動,孩子們基本能掌握音樂節(jié)奏。
幼兒的形象性思維決定了要學習一首歌曲光靠不斷練習唱是不行的,這樣的教學不僅無趣,而且低效。適當加上動作表演會使音樂活起來,讓幼兒邊動邊學,記得也快,音樂的情緒也會被自然而然地帶動起來。
正如《小老鼠上燈臺》中大小老鼠上燈臺的樣子是不一樣的,偷油吃的動作也是是不一樣的,節(jié)奏上有快慢之分,因此動作上也要區(qū)別開來。又如中班音樂《摘果子》,在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中,配上摘果子的動作:摘上面的果子踮起腳尖,摘中間的果子優(yōu)美地伸出手,摘下面的果子彎彎腰,孩子們玩得開心學的也快。
音樂活動結(jié)束部分以表演的形式收場,更容易使幼兒對這次活動有一個完整的感受,以音樂為靈魂,以游戲為手段,達到音樂活動的目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必然少不了讓孩子動起來的東西,這就是音樂活動所需要的相關(guān)教學具。只有讓孩子們邊玩邊學,這個活動的效率才高,目標達成才更容易。
例如:小班音樂活動《拔蘿卜》。我們所需要準備的是《拔蘿卜》音樂磁帶、大蘿卜四個、小動物和人物頭飾若干。試想加入活動中沒有投放這些道具,這個音樂將是多么無趣。
幼兒的表演形式可以分為很多種:單獨與集體表演、動作和聲音表演、合作表演等。只有豐富的表演形式才會讓孩子們覺得有趣,而不會乏味使活動暗淡收場。
例如:大班音樂活動《鴨子上橋》。當幼兒基本熟悉音樂節(jié)奏和韻律后,請幼兒上來表演小鴨子?!靶∨笥讯枷矚g小鴨子,請你們來當小鴨子?!闭?個幼兒,選擇“你做第幾只小鴨子”,老師考考幼兒:“誰是第二只?誰是第七只?”“為了讓小朋友清楚地知道你是第幾只鴨子,等下唱到哪只鴨子時,這只鴨子就蹲下來做一個動作,看看誰最像小鴨子?!币槐橛螒蚝?,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評價,再進行一次表演?!拔覀儊砩蠘蛲婧脝??”請幼兒上平衡木表演小鴨上橋。“小鴨子玩得開心嗎?”再請幼兒上橋表演一次。在此音樂教學中,教師運用了請幼兒表演的游戲方式。幼兒選擇自己是第幾只鴨子,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鴨子的動作。為了增加趣味性,教師利用平衡木當橋,請幼兒上橋進行游戲表演。果然,幼兒上橋比在原地表演更感興趣,上橋的感覺很好。
總之,幼兒音樂教學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課程,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并為我國藝術(shù)的發(fā)展培養(yǎng)音樂人才。而音樂教學中游戲的設(shè)計則是通過豐富有趣的情景和表演活動來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因此,如何設(shè)計出讓幼兒愿意身臨其境和投入表演的游戲至關(guān)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