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臣 王桂艷 武知榮 周婷婷 浦春雪
現(xiàn)在,臨床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快速,手術使用的麻醉方式也有所改進,臨床靶控靜脈麻醉的應用范圍比較廣,將藥效動力學作為麻醉的基礎,使用程序對藥物分解情況進行模擬[1],做出的最佳的藥物麻醉方式,對麻醉的深度進行控制,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藥物的調整。靜脈麻醉靶控輸注需要根據(jù)麻醉需求來對濃度進行調整控制,該種方式可以為患者提供調節(jié)性的給藥,使用簡單,給藥準確,控制良好。靜吸復合麻醉是比較傳統(tǒng)的麻醉方式,能夠讓患者保持麻醉。此次我院就這兩種麻醉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現(xiàn)有以下報道。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對120例接受手術麻醉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共有57例男性和63例女性,年齡21~67歲,平均(34.5±3.7)歲。將患者分成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為6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普通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結果不產(chǎn)生影響。
觀察組給予靶控靜脈麻醉方法,使用異丙酚和芬太尼符合麻醉,使用電腦計算輸注量?;颊哌M入手術室,建立靜脈通路,利用面罩供氧,3 min后實施誘導。術前,行肌內(nèi)注射0.5 mg阿托品,向電腦輸入患者相關指標;將芬太尼的靶濃度設定為2 μg/L,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功能時拔管。對照組給予靜吸復合麻醉方法,術前靜脈推注3 mg/kg異丙酚,2 μg/kg芬太尼,實施誘導及插管;術中吸入66%濃度N2O、2%濃度異氟烷以維持麻醉效果。手術結束時麻醉藥物停用。
臨床中為患者提供多功能監(jiān)測,對麻醉指標進行記錄,統(tǒng)計患者的麻醉恢復時間,對比不良反應情況。
顯效:患者術后15分鐘內(nèi)蘇醒,沒有疼痛感,沒有不良反應;有效:患者術后25分鐘蘇醒,疼痛較輕;無效:患者術后35分鐘清醒,不良反應比較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49例顯效,9例有效,2例無效,臨床治療有效率是96.67%;對照組有25例顯效,22例有效,13例無效,臨床有效率是78.33%;兩組有效率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21,P<0.05)。觀察組平均睜眼時間(9.2±4.9)min,平均拔管時間(11.3±6.2)min,平均恢復定向力時間(15.1±6.2)min,PACU時間為(17.8±5.9)min;對照組為(11.9±7.8)min,(14.9±7.1)min,(22.4±10.8)min,(24.2±9.1)min,恢復定向力時間、離開PACU時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3.214,4.321,5.147,6.456,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是18.33%,對照組是41.67%,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21,P<0.05)。
臨床中的主要麻醉方式是靶控輸注和靜吸復合兩種。后者是比較傳統(tǒng)的麻醉方式,該麻醉對患者的呼吸道不產(chǎn)生刺激,主要是在誘導麻醉中使用,但是患者進入麻醉的過程比較長,清醒速度慢,鎮(zhèn)痛效果不突出,一些患者還會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靶控輸注(TCI)是經(jīng)靜脈麻醉改進的麻醉方式[3],以藥效動力學和藥代動力學作為基礎。該種麻醉方式以患者的血藥濃度和效應濃度為基礎進行調整[4],對麻醉深度進行控制,讓誘導更加穩(wěn)定,更好的更平穩(wěn)的實現(xiàn)麻醉的效果,對麻醉的精確度和調控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異丙酚是對短效全麻藥物,見效時間快,患者能夠快速的蘇醒[5-8],見效時間短,具有很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因此得到了醫(yī)患的認可,芬太尼的效果是嗎啡的50~100倍,結構和嗎啡相似,除了鎮(zhèn)痛,還會對呼吸、心率等產(chǎn)生抑制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輔助麻醉藥物,阿托品是抗膽堿藥物,可以改善平滑肌痙攣以及微血管循環(huán),臨床中麻醉前使用,降低支氣管黏液分泌,可以緩解麻醉的呼吸抑制效果,避免術后肺炎。異氟烷誘導快,蘇醒快,麻醉深度變化快,因此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控非常重要。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的麻醉效果比對照組突出,兩組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時間和PACU離開時間均比較短,因此靶控靜脈麻醉的深度控制較好,恢復快,不良反應率低,該種麻醉的效果比較好,患者的蘇醒質量比較高,臨床中應該作為麻醉首選方式。
[1] 郭曉飛.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20):114.
[2] 奚可軍.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3):192.
[3] 郭超.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 [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8):118-119.
[4] 張炳付. 骨科手術中應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靜脈麻醉的臨床療效觀察[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9):17.
[5] 夏克樞. 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作用[J]. 肝膽外科雜志,2015,23(1):18-21.
[6] 龐剛,張勇. 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8(4):403-406.
[7] 王東昕,劉卓,孫紅,等. 右美托咪定對全憑靜脈麻醉下婦科腹腔鏡手術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動力學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4):5711-5712.
[8] 孫藝娟,羅輝,黃希照,等. 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后寒戰(zhàn)的臨床觀察[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43(12):1976-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