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昕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生產(chǎn)中科學種植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是保證玉米增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前提。文章重點探討了玉米高產(chǎn)和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主要包括玉米良種選擇、種子處理、播種方法及田間管理和強化病蟲害防治,以期提升玉米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1
種子準備與播種技術(shù)
1.1種子準備
1.1.1精選種子:選擇純度、凈度、發(fā)芽率高的種子,玉米單交種的種子凈度應(yīng)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85%,純度96%以上。2、種子處理:曬種,曬種2~3天,對增加種皮透性和吸水力,提高酶活性,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化有一定作用,可使出苗率提高,早出苗1~2天,增產(chǎn)6.4%。
1.2播種技術(shù)
1.2.1確定播期:玉米的播期主要由玉米的種植制度、溫度、墑情和品種決定。耕作層溫度穩(wěn)定在10~12度,土壤最大持水量60%以上,播期在4月份。套種玉米的播期可從5月上旬到六月上旬。2、播種深度:一般情況下播種深度以3~5cm為宜,墑情差時可適當增加播種深度。
2整地技術(shù)
秋季整地,要求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滅茬,施入有機肥進行早秋耕、深秋耕。耕地深度一般16~20cm,耕后立即鎮(zhèn)壓1~2次。春季整地,要求減少耕作次數(shù),結(jié)合基肥早春耕。
3灌溉技術(shù)
灌溉分四個時期:1、底墑水每公頃900立方,如果搶種可澆蒙頭水。2、大喇叭口期灌水,結(jié)合施肥進行灌水,使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灌后進行培土。3、抽雄開花期灌水,使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開花期干旱會使玉米大幅度減產(chǎn)。4、粒期灌水,使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75%。
4施肥技術(shù)
玉米施肥可分為基肥、種肥和追肥?;剩河衩椎幕室杂袡C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配合使用,重視磷、鉀肥。種肥:種肥有壯苗的作用,土壤肥力低、基肥用量少使用種肥效果明顯。追肥:追肥時期要依據(jù)玉米需肥規(guī)律、地力基礎(chǔ)、生長狀況決定,一般分為:苗肥,高產(chǎn)田氮肥用量占總追肥量的30%,中產(chǎn)田占40%,低產(chǎn)田重追苗肥,占60%;穗肥,—般在大喇叭口時期追高產(chǎn)田穗肥氮肥用量占總追肥量的50%,中產(chǎn)田占60%,低產(chǎn)田占40%;粒肥,玉米抽雄至開花期追粒肥,粒肥氮肥用量占總追肥量的10~20%,開花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微肥。追肥要深,一般12~16cm。
5田間管理
5.1苗期管理
5.1.1問苗、定苗,間苗一般在3~4葉期,定苗在5~6葉期,應(yīng)去弱留強,去偽留真,大小一致,在病蟲害嚴重的地區(qū)可適當推遲間苗、定苗時間。在嚴重缺苗斷壟的地方進行移苗、補苗,方法是在幼苗3~4葉期在雨天或陰天午后進行。2、蹲苗粗壯,方法是苗期不施肥、不灌溉、多中耕。苗色深綠、長勢旺、地力肥、墑情好的情況下才蹲苗,夏玉米一般不蹲苗。3、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深度應(yīng)掌握兩頭淺,中間深的原則?;瘜W除草劑阿特拉津、乙草胺效果好,一般播后出苗前使用。
5.2穗期管理:1、追肥、灌水;2、中耕培土;3、去孽,去孽時要防止松動主莖根系,同時要徹底從腋基部拔出干凈,以免再生;4、病蟲害防治,穗期的重點蟲害是玉米螟和棉鈴蟲;5、化控調(diào)節(jié),在穗期噴施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如玉米健壯素)能促根防倒。
5.3花期管理:1、追施粒肥;2、澆灌漿水;3、隔行去雄,可以再抽雄始期(雄穗剛露出頂葉,未散粉前)及時隔行去雄;4、適時收獲,子粒乳線消失(蠟熟末期)時收獲可以增加玉米產(chǎn)量。
6病蟲害防治
6.1玉米紋枯病
發(fā)病初期噴灑1%井岡霉素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施。噴藥重點為玉米基部,保護葉鞘。
6.2玉米絲黑穗病
用25%粉銹寧羥銹寧按照O.3%劑量拌種,防治效果不錯;或用96%天達惡霉靈進行拌種,每公斤種子用種l~1.5kg。苗期用96%天達惡霉靈6000倍+天達2116糧食型600倍噴施基部1~2次。
63玉米大斑?。?/p>
6.3.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農(nóng)業(yè)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生長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清潔田園,將秸稈集中處理,經(jīng)高溫發(fā)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3、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6.4玉米小斑病
6.4.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雜交品種。2、加強農(nóng)業(yè)防治清潔田園,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葉、病葉,減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力。3、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間隔7~10天一次,連防2~3次。
6.5玉米螟
6.5.1在成蟲發(fā)生期,設(shè)置黑光燈和性誘劑誘殺成蟲;2、種植抗蟲品種;3、在玉米螟產(chǎn)卵盛期,或每百株玉米有卵塊1~2塊時開始,每畝釋放赤眼蜂10000頭,隔5天再放1次,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為害。4、在玉米心葉期,可用0.5%一六032顆粒劑或用3%克百威顆粒劑,用粒劑撒藥瓶向玉米心葉內(nèi)定量撒施,每株1克。在玉米穗期,用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每株5~10毫升,灌注露雄的玉米雄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