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根
水稻機械化直播技術作為一項高效、便捷的栽培技術,近年來在我國已有超過30%的水稻種植面積采用,但絕大多數仍采取人工撒播的方式。為推進我國水稻直播的機械化,降低水稻生產的成本,同時解決人工撒播存在的問題,提升水稻種植的質量與效益,文章針對水稻機直播技術推廣當中關鍵的技術性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針對推廣工作提出建議。
1水稻機直播技術推廣中的關鍵問題
水稻機直播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發(fā)揮明顯的節(jié)約成本以及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但其實際栽培管理技術有著特殊的要求,在推廣工作中還有一些關鍵問題待解決,工作人員應在生產實踐中進行歸納總結,不斷提升專業(yè)技術能力。
1.1要正確處理大田土壤
首先,用犁對大田土壤進行翻耕,之后灌水且利用旋耕機進行旋耕,保證田塊平整、無雜草雜物,整塊田地高度差應在3cm以內。其次,將耕整完成的田塊進行沉淀,灌水高度在5cm左右,沉淀48小時以上,直至水面清澈。在正式進行機直播的1~2天前,要對大田進行適度放水,保證田塊濕潤度適中。在無法播種的過干田塊當中,應適當灌水,直至表層濕潤進行播種。
與機插秧和手插秧不同的是,機直播對于土層表面的水分含量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放水的適時性與大田的平整度對機直播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這一點上,機插秧與手插秧更省事省力,不過機直播技術在此階段勞動強度并不大,因此推廣人員要對其中利弊闡述清楚。
1.2要保證種子處理的合理性
機直播對于每穴播種的種子數量有嚴格的控制,并且要經過泡種、催芽、脫水包衣處理,其種子質量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出苗率。
1.2.1選種曬種。選擇無芒且干凈的水稻種子,如有芒則需要進行脫芒處理。為保證發(fā)芽率與種子活性,在泡種前10天之內需進行醒種處理,選擇晴天將種子攤開暴曬5~10小時。
1.2.2泡種。泡種可有效提升種子的含水量,去除雜質且消除病菌,從而增強種子活力、降低病害發(fā)生率。還能消除通過種子傳播的病菌。在25℃水中浸泡48小時左右,待水面呈現“泡沫”后撈出,用清水漂洗2~3次。
1.2.3催芽。將清洗完畢的稻種裝入麻袋進行催芽,扎緊袋口使其溫度自發(fā)上升。待種子破胸露白、芽長小于2mm目催芽率達80%以上,即可倒出晾干。
1.2.4脫水包衣。將稻子種放至通風處進行風干,勤翻動,脫去水分。之后采用丁硫克百威作為包衣劑進行包種,在包衣過程中要將藥劑攪拌均勻。
不管是機直播,還是機插秧與手插秧,種子處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區(qū)別就在于機直播要進行選種濾種,還要控制芽長與進行包衣。不過,機直播省去了機插秧與手插秧中的育秧環(huán)節(jié),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勞動力與技術難度,推廣人員應意識到這一點。
1.3要做好必要的田問管理
1.3.1雜草防控。播種后的3~5天,維持田塊表面濕潤,選用乳油型丙草胺除草劑進行噴施;15天左右,根據雜草的生長情況,選用噴施秧保進行第二次除草。針對頑固雜草,可選用除草劑進行局部噴施。
1.3.2除螺與田水控制。在除草過程中加強除螺工作,能有效減輕福壽螺給水稻秧苗帶來的危害,苗期效果會更好。同時在進行除螺工作時,要對田水進行嚴格控制,有利于秧苗分蘗。采用四聚乙醛作為除螺劑,為保證藥液濃度,要將打過藥的田水堵住,3天內不能有田水進出,之后根據分蘗需求進行灌水。
1.3.3病蟲害防治。結合當地常見病蟲害疫情與水稻品種特性,采取常規(guī)的農藝植保方法進行防治。
在田間管理階段,機直播、機插秧與手插秧方式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一樣,區(qū)別就在于機直播需要進行雜草與田螺防控,不過相對于省去的農民不好掌握的育秧環(huán)節(jié)而言,機直播技術的優(yōu)勢大過劣勢。
2做好水稻機直播技術推廣工作的建議
2.1做好推廣工作的統(tǒng)籌規(guī)劃
水稻機直播技術作為機械化種植技術的一種,技術要求與管理要求相對復雜,在推廣工作中要加強領導,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不僅要統(tǒng)一宣傳口徑,保證輿論導向的正確,將利弊事實說清,還應與農機農藝融合,保證技術的完整性。
2.2做好技術引導服務工作
由于我國水稻機直播技術的開展起步較晚,在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做好技術引導服務工作,制定水稻機直播技術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保證水稻機直播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與經濟性。
2.3發(fā)揮農機財政補貼的效用
加大購機補貼力度,構建健全的農機投入機制,激發(fā)承包戶、農機戶以及農機合作社對水稻機直播機械的投資積極性,利用市場資本刺激水稻機直播的發(fā)展,這對于水稻機直播技術推廣而言,是一大利好。
2.4推動農機合作社的發(fā)展
為進一步推廣水稻機直播技術,需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結合市場運作方式,鼓勵并支持播種、管理、植保一條龍服務的農機合作社或服務公司等組織,建立起完善的機直播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長效機制,構建水稻機直播技術交流信息平臺,從而通過機直播技術的推廣促進區(qū)域內農機戶與經營者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水稻機直播技術作為一項節(jié)約成本、生產高效且保護生態(tài)的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自推廣以來就廣受農民歡迎。從發(fā)展趨勢來看,水稻機直播技術將成為今后水稻種植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技術,因此要在推廣過程中,對其關鍵性的技術問題進行優(yōu)化,加大推廣力度,促進其與農機農藝相互融合,為我國水稻的高產穩(wěn)產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