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霞??
摘要:教師是影響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極其重要的因素,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靠學校有目的、有意識、有紀律的教學過程,而教學過程中老師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新常態(tài)下,對教師教學個性與美德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本文通過探索教師教學個性的表現以及具備的美德,從而為教師未來更好地發(fā)展教學提出幾項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tài);教學個性;美德
新常態(tài)下要辯證地看待數量和質量的關系,經濟界如此,教育與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并駕齊驅的,可能的話,教育應該走在經濟的前面。既然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tài),教育界更應該意識到這種轉變。教育也應該辯證地看待速度與質量,不能單純地追求高入學率,大部分人接受教育之后一無所獲,甚至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更不用說為社會發(fā)展做貢獻了。教育要有質量,接受教育之后能適應社會,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能夠迅速更新觀念,迅速接受新事物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成為有用之人,遵守法律法規(guī),有道德素質,這才是教育應該培養(yǎng)的人。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當前主要的問題是如何讓教師展示自己個性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用良好的美德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把這種良好的美德內化于心,成為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一、 教師教學個性的表現
(一) 教師教學個性具有獨特性
為了完成教學使命,一個教師的個性應該是獨特的。教師職業(yè)是培育新一代青少年,所以這個職業(yè)要求教師具備獨特的個性。當教師進行教學時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應該是區(qū)別于其他教師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只會讓學生更加厭倦學習。眾所周知,當前中小學學生學習壓力并未減輕,在學校他們需要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父母為了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在空閑時間仍然找老師給他們補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如果每一位老師的上課風格都是一樣,他們不可能對學習產生興趣。美國學者追蹤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回憶他的一個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每周有兩節(jié)課,我們到操場去上課,沒有課本,沒有固定的學習任務,但是每個人必須得用英語交流,一學期下來,我們班的英語成績遠好于其他班級?!比绻晃焕蠋煾矣诖蚱瞥R?guī)教學模式,探索自己的教學的風格,讓學生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即便沒有老師和父母的壓力,學生也能自己主動學習。
(二) 教師教學個性具有穩(wěn)定性
當一個教師情感穩(wěn)定性波動比較大時,他可能在心情不好時對學生大喊甚至羞辱學生,這樣學生通常害怕他在其他同學面前羞辱自己,在課堂不敢做聲。如果一個老師羞辱了個別學生,其他學生變得害怕他們自己也遭受同樣的待遇,學生這樣的擔憂毫無疑問地影響了他們學習的表現,許多人克制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可能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主題。一個有魅力個性的教師絕不會讓這種悲劇發(fā)生在自己課堂上,他們不僅具有高深的學問,而且具有高情商,在學生那里他們永遠保持良好的情緒。
(三) 教師教學個性具有創(chuàng)造性
學生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載體,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進行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情感。因此,教師的教學個性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教師教學個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行個性化教學,從而形成獨特的教學個性。只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彰顯個性上的創(chuàng)新,那么它就能使學生對其教學的內容充滿樂趣、充滿幻想,從而擦出智慧的火花,慢慢啟迪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探索、對未來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
(四) 教師教學個性具有幽默性
俗話說,幽默詼諧的語言使沉默的談話變得輕松愉快,學生經歷幾堂嚴肅的課之后,突然這一節(jié)課的老師特別幽默,學生的那種緊張心理便即刻松弛下來,可以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隨時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才應該是最佳的學習環(huán)境。一位足夠幽默的教師能夠將幽默的語言和幽默的動作有機結合在一起,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 新常態(tài)下,教師作為學生的模范應該具備的美德
新常態(tài)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僅僅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已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除了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新外,還需要內化為人處世的美德,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所用。學生如何在學校中內化這些美德呢?關鍵在于教師的示范作用,俗話說:“身教勝于言傳?!毕旅娼榻B幾種美德是教師應該傳達給學生的。
(一) 誠實
教師通過告訴事實并以可敬的方式行為來展示誠實。比如,教師遵守法律法規(guī)、學校規(guī)章制度、以建立的分級標準嚴格評價學生的成績。誠實還應包括實現承諾,比如保持學生記錄的秘密、老師不說謊、不欺騙、認真執(zhí)行他們職業(yè)的職責。老師可能解釋和說明誠實意味著告訴事實,為什么不能按時上交作業(yè);誠實意味著完成論文,沒有復制或上網搜索他人的作品;誠實意味著在學習中正視自己,相信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模范,老師一貫地做到誠實至關重要。
(二) 信任
一個誠實的人可能被人相信,信任是絕對地相信他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能信守承諾。當老師建立和支持班級期待時,他會為寫作任務和分級評估制定出嚴格的道德原則,并認真貫徹執(zhí)行不偏不離,這樣學生可能信任他們的老師。相信信任的出現是良好教育開始的先鋒,信任用自信和開放代
替不安和恐懼。當學生信任他們的老師時,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是改變學生失敗的恐懼成為學習的機會。老師通過提供幫助與學生建立信任感。信任是可以培養(yǎng)的,當學生在學習一種技能時雖沒有困難,相反地,教師應該提供額外的幫助使他們的學習更加便捷。
(三) 尊重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在課堂上產生尊重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過程隨著教師展示出對學生的尊重而開始了,有效教學是以老師喜歡學生的獨特性為基礎的,教師通過對學生敏感性的觀察,對學生情感的體貼來展示對學生的尊重。在課堂上或課外,老師都應該是禮貌地對待學生,按照他人想要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你才能獲得尊重。當教師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時,他們反過來也會尊重老師。真正的尊重要求教師喜歡那些沒有積極情感的學生,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甚至當他們的行為不值得尊重時。加強尊重的重要性的一種方式是讓他們知道由于他們的獨特的性格生活才是充實的。endprint
(四) 責任
教師在道德上展示他們的責任性是通過對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履行他們的職責。當教師創(chuàng)造和維持一個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和聚焦提供教育的服務給學生和社會,他們的這種行為本身就帶有責任性。教師有責任的行為是幫助最佳的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情感能力,有責任心的教師很好地為每一節(jié)課準備、提供促進、結構性的反饋幫助學生優(yōu)化學習過程。教師展示責任性的重要性還體現在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營養(yǎng)問題、藥品濫用問題。
Don Hellisons一位美國教育學者認為,教學生學會責任的方法是通過體育或者身體活動,這已經被成功證明。他的工作是幫助犯罪的青少年學習尊重權力,替他人著想,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展示自律,幫助他人,然后將這些行為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其他方面。Hellison相信教師可能鼓勵學生心懷個人和社會責任感,每個人都是社會共同體的一份子,每個人有責任互相幫助,維持和諧社會。
三、 新常態(tài)下,為教師未來更好地發(fā)展教學提出幾項建議
(一) 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和維持一個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成為合作伙伴,營造教與學交往互動的情境,通過這一過程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 教師要有效地進行教學,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鼓勵學生之間自由交換觀點、交流思想,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導,并且鼓勵學生發(fā)展他們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 教師應該制定一個嚴格的、有效的學生學習情況測試準則,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情況,為學生下一步發(fā)展制訂更有效的學習方案。
(四) 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道德判斷,讓學生在正確與錯誤之間建立自己的判斷標準,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
參考文獻:
[1]竺乾威.經濟新常態(tài)下的政府行為調整[N].光明日報,2015,(01).
[2]Hellison,D.(2003).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2nd ed.)Champaingn,IL:Human Kinetics.
[3]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06):329-331.
作者簡介:
孟彩霞,遼寧省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