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作軍
身 體硬朗的爺爺和神情嚴肅的父親,各抱 著一只魚鷹,走向老江河邊。這是要給兩只已步入垂垂暮年的水中精靈舉行“送行儀式”了。從北京回來度國慶長假的小可,用魚簍提著半簍新鮮小魚蝦,心情沉重地跟在后邊。他五歲的兒子貓兒則奉命拎著兩瓶“程集糧酒”,歡天喜地,跑前跑后。小家伙不知道這是要去做什么,只知道好熱鬧。
夕陽殘照下的老江河邊,岸草青青,微風徐來。小可開始給兩只魚鷹喂魚蝦了。老得無精打采的魚鷹忽然雙眼放光,脖子一伸一縮大口吞食這美味佳肴。它們把自己的大好年華和驚世絕技都奉獻給了主人。也許它們早就明白,這是它們的“斷頭飯”,之后它們將被殘忍地“送走”。父輩祖輩都是這么走的,它們也就見慣不驚了。喂著喂著,小可雙眼紅了,濕了。
就在昨晚,小可與父親溝通,問能否把兩只老魚鷹放生算了:“它們?yōu)樵坌羷谝惠呑?,捕獲那么多魚蝦,咱不能卸磨殺驢,讓它們回歸大自然,說不定還可以安逸地活幾年!”
父親一改往日的熱情和柔情,斬釘截鐵地怒喝:“胡說!祖宗的成規(guī)是隨便破得的?!”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
小可又去找爺爺。爺爺?shù)故菦]發(fā)火,只把長長的旱煙鍋子在凳子腿上不緊不慢地敲擊了數(shù)十下,似乎在那聲響里思索著什么。小可快要失去耐心了,爺爺才緩緩地說:“祖宗留下規(guī)矩,是為我們后人留下飯碗做保證;如果違反了,那是要死人發(fā)火的……”爺爺還列舉了歷朝歷代不遵祖規(guī)的嚴重后果。如清朝光緒某年,某某家放生了一只老魚鷹,全家暴斃;民國某某年,某某家兩只老魚鷹在“送行儀式”上掙脫跑了,沒幾天,日本鬼子的一發(fā)炮彈不偏不倚打進他家,全家人無一生還!“就說近點的,前幾年,老丁家的人不信邪,公然放生了一只老魚鷹,他們家唯一傳宗接代的兒子在廣州不是死于非典了嗎?這你也知道……”
小可對爺爺說:“時代不同了,迷信要不得!”他還是無法左右老人們僵化的觀念。
“送行儀式”到了最后一道程序:活埋!坑挖好了,兩只被灌得醉醺醺的魚鷹放進坑里。前來幫忙的鄰居們開始掩土。小可實在不忍心看,忙把目光轉向別處。
小可的兒子貓兒大驚,說:“你們在干什么?!大鳥埋在土底下會死的!快住手!”他跳下坑去,抱起一只魚鷹不放手。
小可的父親,也就是貓兒的爺爺好說歹說,貓兒就是不放手,還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大哭。他邊哭邊嚷:“不許埋我的大鳥!不許埋我的吉祥鳥!你們是灰太狼!你們是光頭強!你們是大壞蛋!……”
一只憤怒的大手掌即將向不懂事的貓兒打過去,已經(jīng)揮在了空中。只聽得九十高齡的老爺爺猛咳一聲,發(fā)話了:“放了它們吧!規(guī)矩是人定的,也得由人來破。我昨夜想了一夜,人畜一般,咱家的魚鷹也辛苦了一輩子,不該處死。我們?nèi)死狭耍皇且矝]有活埋的規(guī)矩嗎?可兒是有學問有福分的人,他來破這個規(guī)矩,也必定是順應天時的……”
老爺爺歷來一言九鼎。誰也沒有異議了。貓兒從坑里上來,抱著差點殞命的魚鷹,親了又親。
小可感激地看了看爺爺,趕緊抱起另一只魚鷹,學著兒子,親了又親。他的眼眶再一次紅了,濕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