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雁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上海 200032)
護理研究是通過系統(tǒng)的科學探究,解釋護理現(xiàn)象的本質,探索護理活動的規(guī)律,產(chǎn)生新的護理思想和護理知識,解決護理實踐、護理教育、護理管理中的問題,為護理決策提供可靠的、有價值的證據(jù),以提升護理學科重要性水平的系統(tǒng)過程。護理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形成、提煉或擴展護理領域的知識,從而提高護理實踐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
護理研究包括以下步驟:①提出研究問題,形成研究目標,構建研究假設;②檢索文獻,分析現(xiàn)況和趨勢,明確理論或概念框架;③確定研究對象,明確研究場所;④選擇研究設計,構建研究的技術路線、明確研究工具;⑤收集資料;⑥分析資料;⑦撰寫論文;⑧研究結果的推廣和應用。
護理研究的對象是人,因此護理研究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①研究對象的復雜性:護理對象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包括功能、形態(tài)等生物屬性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心理特征、語言方式、文化背景、社會活動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護理研究的復雜性。②測量指標的不穩(wěn)定性:由于研究對象在生理、心理、社會、發(fā)育、文化、精神等領域的差異性,導致測量指標的結果變異性較大,離散度大。例如社會支持是護理研究常常涉及的變量,但該變量卻無法采用儀器設備測量。③護理研究的倫理要求:由于護理研究對象大多是人,因此不能因為研究增加患者的任何痛苦、增加患者的醫(yī)療開支,這些都是研究的倫理道德所要求的。
選題是整個科研工作重要的第一步,是科學探索的出發(fā)點,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需要研究者在不斷調整和論證的過程中提出一個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學術價值的科學問題。有價值、有吸引力的選題會激發(fā)研究者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濃厚興趣,有助于產(chǎn)生高水平和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同時,選題能力是從事研究工作的一項基本訓練,是衡量研究者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科研人員的一項基本功。在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應該學習“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選題)”和“如何解決問題(研究設計和實施)”,通過主動探索,培養(yǎng)自主選題的能力。科研選題要符合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原則。
2.1 創(chuàng)新性原則 是指選題應是前人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或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原創(chuàng)性、獨特性和首創(chuàng)性。課題的創(chuàng)新性通常通過文獻檢索和第三方“查新”的方式進行評價。通常會從立題依據(jù)是否充分、研究方法是否獨特、研究結果能否增加新知識等方面來判斷選題的創(chuàng)新性和新穎性。創(chuàng)新的形式可以是:概念、觀點、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應用上的創(chuàng)新等。例如課題“有氧運動對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體能、疲乏和生活質量干預效果”在干預方式、結局評價指標選擇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
2.2 科學性原則 選題必須以一定的科學理論和科學事實為根據(jù),符合客觀規(guī)律,科研設計必須具有科學性,技術路線嚴謹、設計嚴密,對選題自始至終必須有科學的論證。
2.3 實用性原則 選題應解決特定的護理問題,具有理論意義或應用價值,具有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能夠運用于護理實踐,解決護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經(jīng)濟有效,有推廣應用價值。
2.4 可行性原則 選題應與研究者自身的主、客觀條件相適應,研究者應具備完成和實施課題的條件。選題要適合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適合特定的科研條件。
護理研究問題的來源分為以下4種途徑:臨床工作、與同事間的交流、閱讀專業(yè)文獻、理論學習。
3.1 臨床工作 臨床實踐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和不斷產(chǎn)生的新問題是臨床研究問題的基本來源。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工作實踐中存在的臨床問題或現(xiàn)象是發(fā)現(xiàn)研究問題的重要來源。
3.1.1 與患者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相關的臨床問題
在日常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患者的問題,與患者的舒適、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有關。例如:婦科腹部手術后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腹脹,且腹脹程度不等,中重度腹脹患者會十分痛苦;對于腹脹,臨床上有多種措施,包括藥物、針灸、針刺、體位護理、肛管排氣、飲食干預等,但效果均不佳。針對這一現(xiàn)象,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同樣是接受婦科腹部手術的患者,為什么有的患者發(fā)生腹脹、有的患者不發(fā)生腹脹?為什么有的患者腹脹程度輕、有的患者程度重?發(fā)生與不發(fā)生腹脹有沒有規(guī)律?患者發(fā)生腹脹的原因和機制是什么?哪些因素會促使患者發(fā)生腹脹?哪一種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干預方法?如果沒有很好的方法緩解腹脹,那么,有沒有可以預防患者發(fā)生腹脹的措施?
3.1.2 與優(yōu)化工作流程相關的臨床問題 當臨床工作中遇到一些感到煩瑣、困難或不順手的地方,試圖尋求改進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追問:這種工作方法或程序的核心要素是什么?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能不能進行優(yōu)化?如何進行優(yōu)化?例如:ICU患者的疼痛評估是有效控制其疼痛的關鍵步驟。選擇一種簡單易行、適合ICU住院患者的評估工具是正確評估疼痛的前提,目前在ICU用于疼痛評估的工具較多,例如視覺模擬疼痛評估量表的應用非常普遍,但針對ICU氣管插管的患者或者意識模糊的患者,如何進行準確、有效的疼痛評估?哪一種評估量表是適合于ICU患者的?等均是很好的臨床問題,可通過研究,對已有的疼痛工作流程進行優(yōu)化。
總之,有助于找到研究切入點的問題如下:①我在護理工作中感到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促使你找到臨床實踐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②我感到最困難的問題是什么?可能會找到臨床中的一個“困難問題”;③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么?可能會找到自己的研究“興趣點”;④工作中令我感到最滿意的是什么?有助于挖掘出“特色或長處”;⑤我獲得成功的方法是什么?有助于總結出獨特的“成功經(jīng)驗”;⑥工作中引起我警覺的現(xiàn)象是什么?有助于捕捉到比較敏感的“突發(fā)事件”;⑦令我感到震撼的新理念是什么?有助于及時獲取正在“推廣應用”的新理念。如: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在臨床中的推廣和應用;⑧我在工作中看人做事的獨特視角是什么?有助于發(fā)現(xiàn)和提煉自己的“原創(chuàng)性思維”。
3.2 與同事間的交流 與同事間的相互交流包括正式的學術交流與非正式的學術探討。通過不定期地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尤其是臨床專家綜述學科最新進展的高水平講座有助于開闊研究思路、啟迪學術靈感、產(chǎn)生科研選題。學術探討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資深的研究者指導科研新手確定研究主題、形成研究問題、臨床護理團隊定期討論臨床出現(xiàn)的問題和研究問題,與醫(yī)療、營養(yǎng)、康復、心理等多學科團隊成員交流學術問題、合作開發(fā)研究課題等,這些學術活動都有助于研究者商討研究構想、激發(fā)靈感、澄清研究思路,形成更清楚的研究問題。
3.3 閱讀專業(yè)文獻 選擇幾本與自己的專業(yè)或研究興趣相關的高質量核心期刊,經(jīng)常閱讀,不定期地瀏覽最新的學術專著,關注學術發(fā)展動態(tài),可以了解護理領域的研究熱點和前沿信息,了解同行在做什么研究課題。
高質量的文獻綜述可以全面透徹地分析某一專題的研究問題、研究進展、已經(jīng)形成專業(yè)共識的知識、尚有爭議和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的問題,論文的結尾部分通常會指出該領域的研究方向。論著類研究論文的討論部分通常也會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會給讀者提供選題思路。
通過閱讀專業(yè)文獻,發(fā)現(xiàn)研究設計具有局限性,同類研究中的研究結論不一致,或者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值得懷疑時,可以采納更嚴謹?shù)脑O計方案,對研究結果進行求證,以尋求真理。
3.4 理論學習 理論來源于實踐,并用于指導實踐。科學研究工作也是一種實踐活動,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對選擇研究問題具有指導作用,可將理論作為研究架構用于指導研究設計(如:將Orem的自護理論應用于某特定人群的護理);也可驗證某一新理論及其實用價值,以驗證其在特定場景中的價值和可推廣性。另外,當發(fā)現(xiàn)采用某一理論指導臨床工作實踐時,如果理論與實際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可通過科學研究將該理論進行修正、補充或完善,使理論逐步走向成熟。
來自于護理實踐工作的直接經(jīng)驗是研究問題的基礎和源泉。研究者要善于在工作實踐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或現(xiàn)象,問一問這個問題或現(xiàn)象是什么(What)?為什么(Why)?怎么樣(How)?還要善于在質疑中提出問題、在實踐工作中提出思路,從而形成研究問題的初始意念。同時,研究者要善于參加學術交流和研討,善于閱讀專業(yè)文獻,更要善于把握各級、各類科學基金申報的機會,啟迪靈感,及時捕捉和記錄下科研智慧的“火花”。所以,動手實踐、細心觀察和動腦思考是選題來源的3個基本要素。然后,再進一步澄清研究問題,直到形成一個清楚的研究課題。
4.1 選擇某個研究問題的領域 最初發(fā)現(xiàn)的研究問題往往是一個粗略、寬泛、抽象或模糊的研究問題,需要深究研究問題的實質,確定研究的主題,使研究問題逐漸變得清楚、明確、具體。例如:“外科快速康復理念”提倡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但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傷口敷料松動、脫落,甚至出現(xiàn)傷口滲血、滲液,那么便出現(xiàn)一個問題: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時應該如何有效地保護傷口?可見,最初發(fā)現(xiàn)的臨床問題是“傷口敷料的松動、脫落現(xiàn)象”,它的研究主題是“傷口敷料的固定方法”,研究問題是“對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患者如何有效地固定傷口敷料?”,研究課題是“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患者傷口敷料固定方法的研究”。
4.2 確定研究方向,聚焦研究問題 選擇研究課題時,必須確定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或“突破口”??蒲行率诌x擇的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圍往往廣泛而復雜,不是依靠其研究經(jīng)驗和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能夠解決的問題。例如,研究乳腺癌術后康復期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很大范疇的主題,如果根據(jù)研究者以往的經(jīng)驗和臨床的需求,開發(fā)基于移動健康的患者教育軟件,并采用該軟件對門診隨訪的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干預,則聚焦了研究問題。
4.3 構建完整的研究問題 完整的研究問題可使研究的相關概念、范疇、內容和相關的影響因素更加清晰、明確和具體,往往一個清晰的研究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明確的自變量和變量,以及明確的結局指標。例如“漸進式康復訓練能否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在該研究問題中,提出了明確的研究對象——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后患者,明確的自變量——漸進式康復訓練,明確的結局變量——肩關節(jié)功能。
4.4 充分論證 形成研究問題以后,還要對該研究問題進行充分論證,建立明確、具體的研究目的和目標,通過文獻檢索、同行討論、專家評價等方式,論證該選題的先進性、實用性、研究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肯定該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研究問題的論證可以通過研究者深入的思考和系統(tǒng)的文獻檢索,也可以通過與有經(jīng)驗的研究者、教師、同事等充分討論后決定。
研究問題具備了清楚的結構以后,還要評價該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可研究性、可行性和研究者的興趣,并且要符合科研倫理學標準。
5.1 評價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研究問題的重要性主要從研究需求的大小和來源、研究結果可能導致的變化或帶來的效益等角度來衡量??赏ㄟ^詢問以下問題判斷研究問題的重要性:①患者、護士、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系統(tǒng)或社會能從這一研究所獲得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中受益嗎?②研究結果能應用于工作實踐嗎?③研究結果會支持現(xiàn)有的理論嗎?④研究結果會支持或挑戰(zhàn)未被驗證的假定嗎?⑤研究結果能夠協(xié)助改變護理實踐或建立相關的政策嗎?⑥研究問題會對護理學的知識體系有貢獻嗎?如果上述問題能夠得到至少一個肯定的答案,說明該研究問題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5.2 評價研究問題的可研究性 首先,違背道德和倫理的問題是不可以研究的。例如:護士是否應該護理AIDS和吸毒患者?該類問題通過道德和倫理規(guī)范就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答案,不需要進行研究。但是,換一個角度探討護士應該如何護理AIDS和吸毒患者則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問題。所以,對感興趣的臨床問題和現(xiàn)象要提出一個合適的研究角度。其次,可被研究的問題通常均具有能夠被準確定義或測量的變量。如果研究問題和現(xiàn)象太復雜(如:老年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問題),若沒有將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和分解,或者研究問題中所包含的變量不能被準確地定義和測量時,會影響該研究問題的可研究性。如果對某一現(xiàn)象或問題的本質尚未完全掌握,或者對一個研究問題無法準確地定義其中的概念時,則可能需要選擇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5.3 評價研究問題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評價完成擬開展的研究項目所需要的條件是否具備??尚行栽u價包括:
(1)技術上的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ility):是指研究團隊是否具備開展研究項目所需要的技術能力。例如:研究者是否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前期研究工作基礎如何?研究單位是否具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和技術能力?研究變量是否清楚?能否找到合適的測量工具?
(2)經(jīng)費上的可行性:開展研究課題或多或少地都需要一定量的研究經(jīng)費支持。研究經(jīng)費有多種申請渠道和不同的資助額度,研究者應根據(jù)可能得到的經(jīng)費支持額度判斷該課題是否在經(jīng)費上可行。
(3)操作上的可行性:是指研究項目在具體實施階段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需要的條件是否具備。①研究對象的可獲得性:通過什么途徑尋找合適的研究對象?通過什么途徑或方式可以接觸到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在時間、體力和興趣方面的合作性如何?對弱勢人群的保護需要獲得其監(jiān)護人的許可,如何獲得監(jiān)護人的許可?在有限的時間期限內能夠獲得足夠的樣本量嗎?②研究團隊人員數(shù)量和結構的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備合格的資質和充足的人員數(shù)量,以保證研究項目的開展和資料收集。
(4)時間進程上的可行性:任何一個研究課題都必須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完成,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等,所以,必須根據(jù)研究期限來限制所選擇的研究問題的范圍。同時,還要考慮資料收集的最佳時間可能有季節(jié)性,以及收集資料的時間點是否方便等。
5.4 評價研究者的興趣 是指研究者對此研究問題是否感興趣。研究者在選題時要盡量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或者在研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否則,一旦遇到問題或挫折,無法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很容易一籌莫展。因此,評價研究者興趣的一個基本指標是要考慮研究者既往的研究經(jīng)驗,最好對解決此類研究問題有知識或者有經(jīng)驗。
研究問題確定以后,必須清楚地陳述出其相應的研究目標,以指導科研設計過程。陳述研究目標是護理研究非常重要且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陳述研究目標時應注意以下4個要點:①研究目標的陳述中應包括研究對象、研究變量,同時應以行為動詞引出。例如“評價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對促進肺癌手術患者術后掌握有效排痰技巧的效果”以行為動詞“評價”引出研究目標,以“肺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的變量包括“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和“術后排痰技巧”。② 研究目標必須是簡潔、具體而可測量的。一個研究目標通常只針對一個或兩個變量。陳述形式是確認變量間的關系、確定組間差異,或者進行預測。不可將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混淆。③往往干預性研究的研究目標中包含明確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例如研究目標“評價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對促進肺癌手術患者術后掌握有效排痰技巧的效果”中“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為自變量,“術后排痰”為因變量。④好的研究目標往往能夠從自變量的陳述上反映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例如上述肺癌手術患者排痰技巧的實例中,其自變量“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體現(xiàn)了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假設是對特定人群中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的(或期望的)關系的一種正式陳述,它是一個暫時性的預測或初步推斷,用于陳述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存在的關系。研究假設通常來自于理論或概念框架,是連接理論與研究設計之間的橋梁。研究假設有助于指導研究設計,但研究假設需要接受研究結果的檢驗。如研究問題: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能促進肺癌患者手術后的有效排痰嗎?則研究假設是:基于視頻和反饋性指導的術前教育組的肺癌術后患者比對照組的患者能更好地掌握有效排痰的技巧。
科研是護士在實踐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選題要做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條件做的課題,最好是長期工作接觸的、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蒲羞x題要有明確的研究方向,要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要從實際工作出發(fā),研究一個與自己相關、與實際情況相符的課題,并提出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1]胡雁,王志穩(wěn).護理研究[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2]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M].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Polit DF,Beck CT.Nursing Research:generating and assessing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M].10th Ed.Philadelphia:Wolter Kluwer,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16.
[4]Grove S,Burns N,Louis M.The Practice of Nursing Research:appraisal,synthesis,and generation of evidence[M].7th Ed.St Louise:Saunders Elsevie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