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集中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承載著父母的期望,更肩負著祖國的命運、民族的未來。因此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5后”大學生必須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去談學習,也會顯得單薄無力。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現(xiàn)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多元,更不免出現(xiàn)一定問題,在新形勢下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出良好的應對措施引領和探索“95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向著正確、崇高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 大學生;理念信念;教育應對
一、 “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特征
“95后”大學生在心理、溝通、學習上有其自身的特征。他們受時代形勢、媒體境遇的影響,理想信念既能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能揚棄西方文化之糟粕,所以在理想信念方面也會有其獨特的特征。
1. 理想信念呈現(xiàn)多元化,漸變化
“95后”大學生處于一個競爭激烈再度呈現(xiàn)白熱化的時期。信息技術的變革使他們通過電子產(chǎn)品和手機終端就可以更為便捷、海量、迅速地獲取當前社會任何方面的信息。因此,他們有著更多的知識積累和更快的知識更新,大學生更是更加變現(xiàn)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但這也同時意味著他們在理念信念方面會有多角度的思考,理念信念更加多元,也會漸漸變化。
2. 理想信念的訴求更高
當代“95后”大學生大多還是保留著主流取向:認同并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也努力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積極申請并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加入黨組織;熱愛祖國和人民并追求自身高尚的人格等。但是對理想信念他們也表現(xiàn)出更高的訴求:他們希望他們的理想信念以后在社會上更加具有選擇性和適應性;理想信念也可以在正確的大取向上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精神上能為他們撥開迷霧,解開困惑。
二、 “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中存在的問題
1. 理想信念模糊不清
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繼續(xù)擴大,全球化進程也越來越快,西方國家的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也相涌而入,競相沖擊著人們已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加之,教育與實踐的脫節(jié),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異,使得他們在保持理想信念主流取向不變的情況下,對當前自身的定位產(chǎn)生困惑和迷茫。比如:歸屬性迷茫和困惑、生存性迷茫和困惑及發(fā)展性迷茫與困惑。這些迷茫和困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都會讓他們的理想信念變得模糊不清。
2. 理想信念不夠堅定
當代大學生,正處于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過程中的最關鍵時期,他們青春萌動,對社會現(xiàn)象反應敏感,但對問題的本質有時又會認識不清,對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缺乏辯證的分析。外來的思潮和意識形態(tài)中不免摻雜著一些錯誤、落后、消極的思想傾向。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會使大學生容易被流行的看法左右,造成他們理想信念層面不夠堅定,多有動搖和偏差。
3. 理想信念務實性、功利性取向日益嚴重
由于我們大學教育與實踐隔離的缺陷,理想和現(xiàn)實間差距,使大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信息與現(xiàn)實有偏差,缺乏實效性和說服力,從而使他們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定位偏低,過于追求經(jīng)濟財富和自身價值,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
三、 “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應對措施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靈魂,針對現(xiàn)在“95后”大學生理想教育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充分重視,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1. 必須優(yōu)化理想教育的大環(huán)境
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的傳統(tǒng),對學生的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功能,對大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消極迷茫的情緒有著重要的疏導作用。高校應該在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采取多樣的方式,如理想信念講座、學術報告、辯論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化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除此之外,政府和社會組織也需要做出努力,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從宏觀上把握好社會價值的取向,從輿論導向上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給予引導和支持,加強社會和媒體監(jiān)督。
2. 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與時俱進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95后”大學生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也在隨著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大學教育不能再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和模式給大學生僅灌輸先前的理想教育理論。大學教育要盡量貼合現(xiàn)實,可以通過對現(xiàn)實中正在發(fā)生的事件或是潮流的分析,去引導學生、開解學生,進而促成其深化正確的理想信念教育,并優(yōu)化升級他們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更加崇高。
3. 從學生心理和個人特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他們的理想信念
在進入到大學教育以后,大學生多半已經(jīng)成年,考慮的問題也會隨著增多,不是以前單純地學習和興趣,還有興趣與專業(yè)的沖突以及以后就業(yè)的壓力。這些來自外界的因素可能會他們產(chǎn)生迷茫和困惑。另外“95后”大學生有他們鮮明的個性特征,比如自信但缺乏團隊意識;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認識能力不足;多半學生因為是獨生子女還可能存在受挫能力不足問題。這就要求大學教育者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必須努力把自己放在和他們平等的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多和他們溝通交流,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比如盡量引進一些最潮的電子科技產(chǎn)品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更好接受我們給其闡述解說的理想信念。
四、 總結
新的形勢下,理想信念教育對“95后”大學生尤為重要,也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認識到其重要性,也要時刻關注其變化與更新,不斷努力優(yōu)化改革制定教育對策,以促使大學生更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岳,劉偉,譚林.基于“95后”大學生特點如何加強其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工作研究.中外企業(yè)家,2015(30).
[2]趙興.淺談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現(xiàn)狀及構建.課程教學研究,2013(26):16-16.
[3]榮建平.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中北大學,2012(2):244-245.
作者簡介:
楊紅紅,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貴州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