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娟
(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其實,《中國旅游地理》,從中國地理環(huán)境和地理特征出發(fā),看待中國的旅游資源,具有趣味性、綜合性等特征。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學習上不僅僅是基礎課程,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書面上的知識,還有實踐層面的。而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是為接下來更好的開發(fā)、利用資源提供必要的準備。所以,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需求以及時代的要求出發(f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旅游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人才。
《中國旅游地理》最終是要落實到實踐中的,是要將自己的所學的知識傳達各給游客的,在學習時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但是目前《中國旅游地理》的教學缺乏實踐性,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難以進行實踐,對所要具有的綜合素質不夠清晰,進而造成人才培養(yǎng)上缺乏實踐性。教學缺乏實踐性,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等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最終的投身到實際的旅游工作中,難免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
《中國旅游地理》本身教學內容包含了中國的所有的地理知識,知識點多,學生記憶上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課本從區(qū)域地理知識出發(fā),進行了太多常識性的描述,過于強調系統(tǒng)性,對景點的描述過于繁雜,學生的學習中難以突出重點,將有限的時間集中在重點內容的學習上,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降低了學習效率。中國地大物博,相關的旅游地理知識較多,枯燥的記憶難免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是教授學生知識,同時也是學習方法的傳遞,幫助學生會學習。高職學生學習《中國旅游地理》,應該根據課程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中國旅游地理》本身包含的地理知識就相當豐富,教師通過一些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知中國的魅力,讓學生對中國地理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形成的民俗風情以及地理環(huán)境特征?!吨袊糜蔚乩怼犯鶕^(qū)域環(huán)境進行編寫。時代在不斷變化,單純依靠教材的內容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了。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各區(qū)域環(huán)境適當的補充教學內容,站在學科的前沿,讓學生對相應的地理資源、旅游資源獲得全方位的認知。
由于《中國旅游資源》的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建立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自身。首先,考試內容應該反映學生對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的記憶。最后便是,教師對自身教學的反思。通過反思,教師了解教學中的得與失,從而進行改善,為接下來深入教學奠定基礎。教學評估方式多樣化以后,課堂教學質量也有了保障。
《中國旅游地理》作為旅游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課程,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值得每一位一線教師思考的?!吨袊糜蔚乩怼氛n程有著自己的特點,理論性和實踐性向統(tǒng)一,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還要加強學習實踐,將學生的這些理論學習落實到實踐中,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為高質量的旅游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