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漢字書寫與古代文學

      2018-02-01 05:15王紫晴
      北方文學 2018年36期
      關鍵詞:書寫文字文學

      王紫晴

      摘要:書寫是顯示漢字的社會活動,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二者皆本于文字。書寫為文學服務,無論對于“原創(chuàng)性”還是“復制性”文學,書寫均發(fā)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書寫的產(chǎn)物書跡,為研究文學提供重要的資料。另外,文學也反作用于書寫,影響著書寫的風貌和發(fā)展?!拔摹薄澳币晕淖譃榧~帶,相須而成,共同構筑了古代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關鍵詞:書寫;文學;書跡;文字

      欲論中國古代書寫與文學,應先簡述二者與文字的密切關聯(lián)。

      首先,書寫是漢字顯示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墩f文》說:“書,箸也”(1),古“箸”通“著”,“著”是書寫、記述,故“書”有顯明、顯出漢字之意?!皩懀梦镆病保?),段氏《說文解字注》解釋為“謂去此注彼也”(3),“寫”的本義即是從此地傳移某物至他處。從實現(xiàn)方式上來看,漢字書寫可以指,古代一切通過人工顯示文字的社會活動,包括如刻、劃、寫等方式。從使用材料上來看,漢字書寫的載體也多種多樣,如甲骨、金、石、簡、帛、紙等……不論何種書寫方式、書寫載體,在印刷術發(fā)明前,文字的顯示全賴書寫得以實現(xiàn)。書寫活動在漢字產(chǎn)生之時便與漢字形影不離,這一活動顯現(xiàn)出的文字叫做書跡。由此,我們認為“在漫長的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漢字的發(fā)明及漢字的書寫與應用,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創(chuàng)造與文化實踐?!保?)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皬膶W理上說,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是文學生成與發(fā)展的物質(zhì)載體?!保?)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文學的傳播分為兩類,即語言傳播和文字傳播。語言傳播包括傳誦、唱和、講說等形式,文字傳播包括抄寫、題壁、印刷等形式。早期先民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依賴口耳相傳,傳播速度和范圍十分有限。文字的產(chǎn)生和書寫的普及使文學的傳播出現(xiàn)了根本性變革,跨時空傳播得以實現(xiàn)??陬^文學被記載成文本,得以廣泛流傳。同時,書面?zhèn)鞑ミM一步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和演進。

      書寫伴隨文字的發(fā)明而產(chǎn)生,文字通過書寫才有生命。古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不能脫離書寫。在印刷術產(chǎn)生之前,文學的傳播更不能離開書寫。漢字書寫與古代文學之間,因著文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書寫服務文學

      一、漢字書寫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主要方式。張懷瓘《書斷》提出:“文章之為用,必假乎書。書之為征,期合乎道。故能發(fā)揮文者,莫近乎書?!保?)有了書寫,才得以產(chǎn)生“記言”和“記事”的文本?!爸袊膶W作品的發(fā)展史,也是文學作品的‘書寫史?!保?)“原創(chuàng)性書寫”和“復制性書寫”是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主要方式。

      “原創(chuàng)性書寫”是指,為了依托各種物質(zhì)載體生成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而進行的書寫活動,其產(chǎn)物為原創(chuàng)性文學書跡。這種書寫活動,是古代文學作品產(chǎn)生的主要方式。“復制性書寫”是指,依托各種物質(zhì)載體,以謄、抄、摹、刻等方式(不包括印刷),復制他人文學作品而進行的書寫活動,其產(chǎn)物為復制性文學書跡。這種書寫活動,是古代文學作品傳播的主要方式。

      “原創(chuàng)性書寫”產(chǎn)生的古代原創(chuàng)文學書跡恒河沙數(shù),早期的絕大部分已經(jīng)在歷史的車輪下蕩然無遺,能夠流傳于今的必是片楮可珍。比如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寫給友人的信札。還有東晉王珣的《伯遠帖》,亦為書函。到了唐宋,傳至今日的原創(chuàng)文學書跡數(shù)目便較為可觀。“專就唐代著名大作家論,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諸家,都傳有他們自寫的詩文”。(8)如李白有傳世墨跡《上陽臺帖》,杜牧有《張好好詩帖》,顏真卿有《祭侄文稿》等。宋代,有蘇軾的《赤壁賦》,黃庭堅的《松風閣詩》,蘇舜欽的《別王原叔詩卷》,陸游的《焦山題記》、《自書詩卷》等等。明、清至近代,保存至今的原創(chuàng)文學書跡層出疊見,數(shù)目上更是車載斗量,不勝枚舉。

      一份“原創(chuàng)性書寫”可以經(jīng)過“復制性書寫”化為千百,印刷術產(chǎn)生前,大多要歸功于抄寫活動。中國文人是勤于抄寫的群體?!笆殖m然是一種比較原始和落后的傳播手段,但在漫長的中國文學傳播史上卻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保?)歷朝歷代,無論社會生產(chǎn)力與物質(zhì)生活水平處于怎樣的階段,抄寫都是古代文學作品傳播過程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使在古代印刷術成熟的時期,抄寫仍然不可或缺,如對于那些無力購書的貧寒子弟,往往只能通過借閱和抄寫來讀書。另外,歷史上有些書籍被朝廷列為禁書,為了避免這類書籍失傳,人們通過抄寫的方式進行保存和傳播。因此,“復制性書寫”充當了文學傳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鏈條。

      二、漢字書寫提供文學研究資料。留存至今的大量古代書跡,載體有甲骨、青銅、簡牘、絹帛、碑石、紙張等等。它們?yōu)檠芯课膶W提供重要的資料,能夠幫助校正文字、校補文集、考證作者史實、研究創(chuàng)作過程。

      1.校正文字。王羲之《蘭亭集序》一文,最早收錄于《晉書·王羲之傳》,文中有“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一語。《晉書》之后的歷代史書文集,多數(shù)沿用《晉書》的說法,如《古文觀止》、《四庫全書》等,均作“快然自足”。但“快”字,在現(xiàn)存蘭亭序的諸多摹本與刻本中多作“怏”。書錄體系與摹刻體系的《蘭亭集序》一直以來在“快”與“怏”的使用上存在分歧。段氏《說文解字注》解釋“怏”:“《集韻》于陽韻曰:怏然,自大之意??纪跻萆佟短m亭序》曰,怏然自足,自來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學者鮮知之?!保?0)經(jīng)過前人研究探討,原文為“怏”成為學界共識。“最有說服力的,乃是遠在《晉書》刻本之前的敦煌寫卷抄本”(11)(敦煌唐抄本《蘭亭集序》,作“怏”字。(12))《蘭亭集序》中的“快然”很可能是古人的誤改。因此,古代書跡對古代文學文字內(nèi)容的校正,有重要作用。

      2.校補文集。書跡常??梢詫ξ募z漏之處進行補充。李白的墨跡《上陽臺帖》,其內(nèi)容是:“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一作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鼻Υ颂}跋:“太白此帖語,文集所不載?!保?3)還有《喜雨詩碑》,載有唐代兵部侍郎裴谞的詩?!缎绿茣放c《舊唐書》均有《裴谞傳》,但在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季振宜《全唐詩》中,卻未收錄其詩。

      同時,書跡還可訂文集之訛?!稘h孔宙碑》的主人公孔宙,魯人,是孔融之父。但在《后漢書·融列傳》中,“宙”作“伷”。清代學者朱彝尊曾作出考證,“考宙卒于靈帝熹平四年,而伷于獻帝初平元年拜豫州刺史,籍本陳留,字公緒,別是一人。竊疑范史不應紕謬若是,或發(fā)雕時為妄人所更,后學遂信而不疑也?!保?4)

      3.考證作者史實。書跡可佐證史料對作家的記載,也可對史料不確之處予以訂正。如上世紀出土的《王之渙墓志》,為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生平研究提供了確鑿資料。岑仲勉先生的《金石論叢》收錄其墓志全文。(15)學者們以墓志為主要依據(jù),旁證其他文獻,糾正了前人對王之渙的很多錯誤描述。關于生卒年,據(jù)墓志推知王之渙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卒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享年五十五歲。(16)王之渙在詩壇的主要活動時期處于開元時代,而《唐詩紀事》、《全唐詩》等,說他乃“天寶間人”,說法有誤。關于籍貫,《唐詩紀事》作并州,《唐才子傳》作薊門。但依據(jù)墓志內(nèi)容,王之渙祖籍絳州,也就是今山西省的新絳縣。

      4.研究創(chuàng)作過程。如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多處涂改與添注,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涂“良可”、改“向之”、添“崇山”等,還有神龍本中“一攬”改為“每攬”的痕跡,都可以使讀者加深了解作家進行文學構思與寫作的過程。

      文學反哺書寫

      一、文學影響書寫風貌。張懷瓘在《書議》中說:“堯、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章發(fā)揮,書道尚矣?!保?7)從實用角度講,書寫活動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物質(zhì)手段;從審美角度講,文學又促進了書寫活動,影響著書寫的風貌與發(fā)展。

      由文學作品所引起的、或者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情感,隨著書寫融入書跡之中,體現(xiàn)出某種筆墨情懷。(宜不易說清,少說或不說)《宣和書譜》評杜牧《張好好詩帖》云:“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保?8)元代的陳繹曾云:“喜怒哀樂,各有分數(shù)。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19)“杏花春雨江南”靜雅,“鐵馬秋風塞上”粗獷,若書寫時將二者的筆墨風貌進行換置,那么所產(chǎn)生的書跡便不能恰切地反映文意。

      另外,書寫內(nèi)容及其功能對書寫風貌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唐代韓方明《授筆要說》中記徐璹語:“夫欲書先當想,看所書一紙之中是何詞句,言語多少,及紙色目,相稱以何等書令與書體相合?!保?0)明人張紳亦持相似觀點:“凡寫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經(jīng)學文字,必當真書;詩賦之類,行草不妨?!保?1)

      二、文學推動書寫發(fā)展。隨著古代文學作品不斷產(chǎn)生、傳播,書寫者在文學實踐中不斷參與書寫活動,其書寫技能得到鍛煉,書寫水平獲得提高。同時,大量文學作品,使人們在閱讀的同時,對書跡的審美水準也隨之提高。

      古代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往往被不同時代的書家競相書寫。以《千字文》為例,《千字文》雖為實用之蒙學讀物,但歷代書家都熱衷于書寫此文。它可說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書寫對象之一。如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相傳寫了八百本。唐代歐陽詢、褚遂良、孫過庭、張旭、李陽冰、懷素,宋代趙佶,元代趙孟頫,明代文征明、祝允明、王寵、文彭、徐渭,清代傅山等書家,均有《千字文》名跡傳世。諸多書家寫出不同書體、不同面貌的《千字文》,這些文本流傳甚廣,促進書寫活動的豐富與發(fā)展。

      “文墨”桴鼓相應

      中國古代的文學與書寫活動,可以歸結(jié)為“文”與“墨”。在文字的紐帶作用下,二者共同構筑了古代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意義世界。

      古人曾有大量品評書寫活動、書家名作的文學創(chuàng)作。詩有李欣《贈張旭》、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歐陽修《學書二首》、曾鞏《顏碑》、李清照《語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陸游《草書歌》等;文如蔡邕《筆論》、王僧虔《論書》、張懷瓘《書斷》《書議》、孫過庭《書譜》、蘇軾《論書》等等,這些討論書寫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文”與“墨”的結(jié)晶。

      劉熙載《藝概》嘗言:“一代之書,無有不肖乎一代之人與文者?!保?2)古人常借文學評書寫,蘇軾評智永的書法“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庇终f“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保?3)反之,借書寫評文學。嚴羽在《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中評價道:“(東)坡(山)谷諸公之詩如米元章之字,雖筆力雄健,終有子路未事夫子時氣象。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保?4)

      結(jié)語

      “字之與書,理亦歸一,因文為用,相須而成。”(25)書寫服務于文學,文學又反哺書寫,“文”與“墨”桴鼓相應,交相為用。金學智先生亦曾就此表達類似的觀點:“一方面,文需要書來發(fā)揮,有了優(yōu)美的富于藝術性的文字書寫,文學作品就能大為增色,就更能廣為流行,傳播久遠;另一方面,書又需要文來映托,有了文學的配合,作品就更增添了審美品賞的層次和意味。”(26)

      中國古代的書寫與文學,如鳥之兩翼,舟之雙楫,相伴共生。二者之間的關系值得學人從不同角度、層次,深入探討。筆者囿于學力,執(zhí)此拙見,不足之處望方家批評指正。

      注釋:

      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13.第60頁

      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13.第148頁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中華書局.2013.第344頁

      劉守安.從“藝術自覺”到“文化自覺”[N].人民日報.2012年9月23日第7版

      吳大順.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現(xiàn)狀及文學傳播學構建[J].中北大學學報.2018年第2期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154頁

      劉守安.中國古代書寫文化簡論[J].藝術百家.2012年第5期

      啟功.碑帖中的古代文學資料.啟功叢稿論文卷[C].中華書局.1997.第222頁

      王兆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J].江漢論壇.2006年第5期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12頁

      吳迪趙麗明.敦煌摹本了結(jié)千古一字——蘭亭集序“怏”字考.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C].三秦出版社.2007.第826頁

      藏于法國國立圖書館.編號:伯2544

      《上陽臺帖》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卷末附乾隆等人題跋

      朱彝尊.曝書亭全集[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第511頁

      岑仲勉.金石論叢[M].中華書局.2004.第226頁

      王元明.王之渙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5年8月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144頁

      宣和書譜.第九卷.行書三.欽定四庫全書本(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490頁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287頁

      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415頁

      劉熙載.藝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159頁

      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54頁

      嚴羽.滄浪詩話[M].中華書局.2014.第184頁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第208頁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上)[M].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第362頁

      猜你喜歡
      書寫文字文學
      Unwritten 尚未書寫
      我們需要文學
      用什么書寫呢?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書寫春天的“草”
      我與文學三十年
      種出來的“逍遙居”
      文學
      仁寿县| 广元市| 鲁甸县| 高安市| 五大连池市| 华坪县| 临洮县| 江华| 柳州市| 大城县| 兴化市| 社旗县| 神木县| 望都县| 美姑县| 扬中市| 鄄城县| 桂阳县| 增城市| 九龙坡区| 通海县| 青河县| 微山县| 长葛市| 万安县| 雅安市| 宁陵县| 辽阳市| 桦甸市| 河曲县| 奎屯市| 清涧县| 洞头县| 镇沅| 三台县| 四子王旗| 英超| 景谷| 海南省| 龙游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