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衛(wèi)娟
兩位公主都表示過離家出走的愿望。
期中考試后,長公主一直很忐忑,每天都在家里一日三頓滾動播出消息:家長會后,她要在樓下看看媽媽的表情再決定是否回家。我給的建議是:別忘了帶上錢和身份證,還有手機。
小公主喜歡顛覆概念。和姐姐吵架后,她要離家出走,還要帶上媽媽,讓爸爸開上車,到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比方說海邊,去住帳篷。聽來像旅游,且把姐姐排斥在外。我的建議是:最好還帶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她和表弟每人找了一個無紡布袋子,往里裝各自喜歡的東西,樓上樓下地忙。袋子裝了一大半,就丟開出走的事情,去玩許久不見的玩具了。被媽媽體罰后,她又要離家出走,但不帶媽媽了,表示搞上點錢,再帶上爸爸。我的建議是,提醒爸爸別忘了帶錢就行,不用專門搞錢。后來聽到她和爸爸的談話,覺得所謂的離家出走更像一種提醒:是不是選錯了配偶,趕緊補救吧,以免殃及孩子。她的離家出走不斷升級,先是去尋找親媽,后來覺悟到——該出走的應(yīng)該是“走錯”的媽媽。因為姥姥和爸爸是親的。但這個“走錯”的媽媽離開前,得把生日禮物、圣誕禮物等等都補上。因為她所謂的親媽沒有承諾過她,而我應(yīng)該說到做到。
我們家,“離家出走”不是一個禁忌話題,我們談?wù)撍?,就像談?wù)撊タ匆粓鲭娪?、去看一場演出一樣正常。這樣的討論最后會變成一種情緒的表達(dá),我盡量接住這種情緒,盡量看見和允許,也常常搞砸,免不了人設(shè)崩塌,覺得做父母真是有辛有苦。聽教子音頻課時,小公主過來表示,她可以棄學(xué)辦校,專門教我如何養(yǎng)小孩??磥?,她每天教我如何做媽媽也有辛有苦。彼此都不容易。
有牛娃寫詩,描述自己在天上時如何挑選媽媽。孩子們做天使時太單純,不懂什么是廣告,不懂什么是言行不一或知行不一。商家都承擔(dān)退貨快遞費了,但孩子們沒辦法后悔,也只能吐個槽。
亦舒小說《我們不是天使》中,女主邱晴幼時與姐姐吵架,也試過離家出走,零錢花光,疲憊不堪地走回家,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出走。邱晴以為,這才是最慘的。大人們活著已經(jīng)拼盡全力了,沒有知也沒有識注意到孩子的存在,遑論情緒。無獨有偶,韓劇《請回答1988》中,娃娃魚盼望了很久的生辰早飯,被忙碌的媽媽爽約了。為了讓父母知道是孩子還是工作重要,他離家出走去海邊。錢花完了,只有接到他求救電話的好友趕來,把他從偷竊游客飲食的現(xiàn)場拖走。他滿懷忐忑地回家,媽媽忙著工作電話,爸爸穿著紅色睡衣,都以為他留宿朋友家而已。這種揍更疼。當(dāng)然,最后父母還是看到了娃娃魚,娃娃魚也看到了父母的愛,當(dāng)他非法飆車被摔傷,當(dāng)他用民間療法把自己治進了醫(yī)院。代價,有點大。
《請回答1988》真是良心之作,小小的出走也暗中呼應(yīng)。娃娃魚媽媽退休后,不適應(yīng)每天做飯看孫子,也玩了一把離家出走。娃娃魚爸爸涵養(yǎng)超常,承擔(dān)了所有家務(wù)并在鄰居前遮掩,讓妻子在姐妹家好好休息,沒有指責(zé),只有接納。娃娃魚媽媽重新找了工作,她能給胡同里三位家庭主婦坦然說出這段,是對自己的接納和堅持。
孩子出走是要被看見,而大人出走則是要看見自己。娃娃魚媽媽是片中著墨最少的媽媽,卻是不可或缺的獨特存在。她的話也少,但分量很重:一輩子不肯只是大龍、東龍的媽媽,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趙秀香。
前不久,朋友圈瘋傳:男人們?yōu)槭裁催M家前要在汽車?yán)锍橐恢煟空f這是他唯一和自己呆一會兒的時空,不是員工、不是丈夫、不是父親……
這真是給“抽煙”最好的解讀。媽媽們不太抽煙,也想自己喝一杯茶、看一個展、發(fā)一會兒呆……以此出離肉身 、走出標(biāo)簽,應(yīng)對“走錯”的日常。如果不管用,可以效仿繪本《朱家故事》里的媽媽,走得久一些,直到父子三人學(xué)會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再華麗回歸。而現(xiàn)代娜拉的苦惱在于,離開家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撕掉所有的標(biāo)簽?zāi)?,又怕遭遇“無法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