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犖+周佩瀅
正如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所說,“韓天宇需要戰(zhàn)勝的只有自己。”
平昌冬奧會前,韓天宇正經(jīng)歷著職業(yè)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2017年整個賽季,四站世界杯比賽僅收獲兩枚接力獎牌,以及一枚個人1000米銅牌。
告別了1號頭盔,也卸下了壓力和光環(huán),韓天宇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相比起2016年世錦賽之后對成績的無比渴望,他現(xiàn)在更能平靜看待成敗,“比賽的時候只要把過程滑好,結果就不會差”。
距離平昌冬奧會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每一位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面前都有一座需要翻越的藩籬,有人必須面對的是傷病,有人需要戰(zhàn)勝的,則是自己。韓天宇就是其中一個。正如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所說,“韓天宇需要戰(zhàn)勝的只有自己?!?/p>
微博名為“韓天宇-HTY”的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亞軍、世錦賽男子1500米冠軍韓天宇,擁有39萬粉絲,是現(xiàn)役冰雪項目運動員中的微博大V。平昌冬奧會前,韓天宇正經(jīng)歷著職業(yè)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2017年整個賽季,四站世界杯比賽僅收獲兩枚接力獎牌,以及一枚個人1000米銅牌,距離他的巔峰時刻還差得很遠。然而平昌冬奧會已近在眼前,韓天宇需要滑得再快一些才可以。
索契冬奧一戰(zhàn)成名
韓天宇成名于2014年索契冬奧會,那一年他17歲。
2014年2月10日,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1500米決賽,韓天宇超越名將安賢洙,以2分15秒055的成績收獲銀牌。韓裔俄羅斯短道速滑運動員安賢洙是韓天宇的偶像——他曾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史無前例地獲得3金1銅,八年后,又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再次勇奪3金。當在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1500米決賽場上與自己的偶像狹路相逢,并從偶像身邊擦身而過獲得銀牌,韓天宇內(nèi)心無比激動:“我贏他了,太激動了!當時繞場慶祝的時候,我們兩個擁抱了一下,他好像也知道我喜歡他?!弊源?,韓天宇追平了中國男隊在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上的最好成績,并獲得了中國代表團在索契冬奧會上的首枚獎牌。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男子5000米接力賽上中國隊發(fā)生意外摔倒,這時滑在最前面的隊伍已經(jīng)幾乎把中國隊落下一圈,小伙子們不放棄奮起直追,終于在韓天宇的最后一棒實現(xiàn)超越,中國隊再奪得一枚寶貴的銅牌。這支高顏值的短道速滑男隊(武大靖、韓天宇、許宏志、石竟男、陳德全)受到網(wǎng)友的熱烈追捧,被冠以“短道F5”的稱號。
韓天宇把中國短道速滑男隊的崛起歸功于教練李琰。此前的6塊奧運金牌全部來自于女隊,男隊基本都會折戟于半決賽,陰盛陽衰的局面一直籠罩著中國短道速滑隊。而“自從李琰教練帶我們之后,我們基本上都是進了決賽還能站在領獎臺上。再加上我們幾個男孩心比較齊,所以一點點成長起來了。”韓天宇說。2006年都靈冬奧會后謝絕美國的續(xù)約要求,李琰回國擔任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她誓要改變中國短道速滑隊女強男弱的局面,實現(xiàn)男女平衡發(fā)展,在她看來,像韓天宇這樣的小伙子,實力是有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最為重要的是收獲自信,“只要有信心就會有決心去克服困難”。
就這樣,從索契冬奧會開始,韓天宇的信心被一步步建立起來——2015年世界杯埃爾祖魯姆站,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1000米金牌;蒙特利爾站,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1500米金牌……2016年在韓國首爾舉辦的短道速滑世錦賽上,韓天宇一人獨得三枚金牌,實現(xiàn)多項歷史性突破,成為那屆世錦賽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在男子1500米項目中,在韓國的主場又是韓國的強項上,作為決賽中唯一一個中國選手,韓天宇頂住壓力拿到冠軍,摘得了中國短道在世錦賽該項目上的第一枚金牌,之后他又將世錦賽分量最重的男子個人全能金牌收入囊中,填補了41年中國男子1500米項目無金牌入賬的空白,重新奪回闊別15年“全能王”的稱號。
這一年,19歲的韓天宇戴上了1號頭盔,成為中國短道速滑男子項目上當之無愧的NO.1。
1號頭盔不是那么容易戴
然而,所有人的人生都不會那么一帆風順,身為世界冠軍更要面臨來自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的挫折和磨礪。在風光無限的2016年之后,上個賽季,韓天宇顆粒無收——亞冬會成績不盡如人意,四站世界杯賽,韓天宇只跟隊友配合獲得了男子5000米接力的一銀一銅,而他個人僅獲得布達佩斯站一枚1000米銅牌;在自己的巔峰之作世錦賽上他更是慘遭滑鐵盧,1500米無緣半決賽,500米止步于四分之一決賽。盡管1000米比賽晉級決賽,卻只排名第四,全能成績更是由2016年的第一排到了第九??粗犛?、好兄弟武大靖的成績越來越好,世界上的高手越來越多,宿敵韓國、加拿大變得更加強大,新秀荷蘭、匈牙利也都在突飛猛進,韓天宇的危機感越來越強,面臨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大。
韓天宇告別了1號頭盔,也卸下了壓力和曾經(jīng)頭頂?shù)墓猸h(huán)。對他來說,眼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踏踏實實練好每一天,盡快彌補自己的不足”。
每個運動員都會有巔峰和低谷的時候,有些人一旦走過巔峰就再也無法超越,有些人卻能在谷底蓄積能量,再次爆發(fā)??偨Y經(jīng)驗,韓天宇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2016年世錦賽的傲人成績給韓天宇內(nèi)心造成了極大的壓力,1號頭盔更讓他急于想要證明自己,索契冬奧會的銀牌也讓他對這次平昌冬奧會冠軍更加渴望,但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心里想的東西太多了,經(jīng)歷了上賽季的比賽之后我覺得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要讓自己有太多的包袱,想那么多其實是沒有用的,就像比賽的時候不要去想結果,只要把過程滑好,結果就不會差”。
相比起2016年世錦賽之后對成績的無比渴望,韓天宇現(xiàn)在更能平靜看待成敗,如今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能夠戰(zhàn)勝自我這個最為強大的對手,對他來說就是贏了。
2022的召喚
2002年,“非典”開始肆虐,國家推廣全民健身,韓天宇的父親為了讓兒子鍛煉身體,就讓6歲的韓天宇學習輪滑。遼寧撫順的冬天異常寒冷,輪滑之類的戶外活動基本全都不適合了,而滑冰可謂天時地利?!澳菚r候我們沒事兒就去湖上滑野冰,特別冷,零下30多度”,韓天宇回憶起那時自己雖然穿著棉衣棉褲,可是滑一會兒就凍透了。能滑野冰的時間很短,每年也就兩個月的時間,不過還是讓韓天宇覺得非?!八?,“那時候我們小孩兒們一起一圈一圈地滑,特別有意思”。2005年,韓天宇被招進江蘇省輪滑隊,從2002年到2006年,他一共拿到了8個國家級冠軍和5個省級冠軍,共20塊獎牌。
2006年的某一天,父親給韓天宇打電話,兩人閑聊了一會兒后,父親說,“既然你想練體育,那不如去練冬奧會有的項目,你改短道速滑吧?”于是,韓天宇轉(zhuǎn)到了短道速滑項目,和他一同轉(zhuǎn)的還有另一位運動員梁文豪。索契冬奧會之后,韓天宇抽空回家和父母小聚,父親自豪地說“你看幸好選擇了短道速滑,選對了吧!”“從小我跟我父母一起生活,比較聽我父母的話,他們說什么我就會去做”,在父母眼里,韓天宇一直是個乖兒子,韓天宇的每一場比賽父母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直播。
1996年6月出生的韓天宇今年即將22歲,正是一名短道速滑運動員的黃金年齡。韓天宇想像自己的偶像安賢洙一樣,越過低谷,在30歲的時候還能奪得奧運金牌。2022年北京冬奧會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他,“能在自己家門口參加冬奧,對于任何一個運動員來說都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也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這是我們現(xiàn)在的堅持和拼搏最大的動力。”
時光倒轉(zhuǎn)兩年,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北京由此創(chuàng)造歷史,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將舉辦冬奧會的城市。韓天宇清晰記得那一天隊里沒有訓練,而是集體觀看公布2022年冬奧會申辦城市的電視直播,巴赫的話音還有沒落,所有人就都興奮地站起來鼓掌歡呼,這是中國幾代冰雪人夢想成真的時刻。
賽場之外
Q=《北京青年》周刊 A=韓天宇
Q:給自己顏值打多少分?
A:我就不謙虛了,你看我微博經(jīng)常發(fā)自拍肯定是有自信的,我覺得我顏值還好,不過比明星還差很多。
Q:參加《來吧冠軍》第二季錄制讓很多網(wǎng)友喜歡上你,節(jié)目中的狀態(tài)是你真實的狀態(tài)嗎?
A:是,我參加這個節(jié)目時不是很緊張,要是緊張的話就不是那個狀態(tài)了,所以比較放得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真人秀,之前感覺挺好玩的,自己也想去體驗一下,去了之后感覺就是錄制的時候比較累,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一個多小時的節(jié)目,會錄制很長時間。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真人秀的,雖說累一點兒但是也挺有意思的,以后要是有機會還會去參加。參加真人秀之后知名度一下就有了特別大的提升啊,以前關注我的人都是體育愛好者,現(xiàn)在有很多普通大眾也關注我了。
Q:平時不訓練的時候做什么打發(fā)時間呢?
A:打游戲。我們沒事就會打游戲,但是平常很少有時間打,一般都是訓練完插空兒開電腦玩一局兩局,然后就要睡覺了。因為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按摩,還要自己磨自己的冰刀,給自己的冰刀上刃——每個人的冰鞋都是量身定做的,冰刀的弧度和彎度都是不一樣的,你要是磨別人的冰刀的話可能會給磨變了形或磨壞了。周末我可能會出去逛逛街看個電影,我喜歡看一些剛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比較喜歡看那種有視覺沖擊力的大片。我還喜歡打羽毛球,放假的時候跟我爸沒事兒就會去場館里打打羽毛球。不過空閑時間做的最多的還是打游戲,我們?nèi)牰荚诖颍⑿勐?lián)盟我目前處于黃金段位。打游戲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yǎng)我們的團隊配合默契,在賽場上我們也有眼神交流,要默契配合,看好每個人交接的棒。不過打游戲時候我們也互相“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