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父親在冬天砍掉一棵枯樹,到了春天驚奇地發(fā)現(xiàn)樹樁上又萌發(fā)了一圈新綠。于是父親對孩子說:當時我真的以為這棵樹已經(jīng)死了,樹葉掉得一片不剩,光禿禿的枝丫也不斷地往地上落,一點活力也沒有。現(xiàn)在才知道,它看似枯死的軀干還蘊藏著活力。孩子,不要忘了這個教訓,不要在冬天里砍樹。對于處于逆境中的事物,不要事先得出消極的結(jié)論,耐心等待,冬天會過去,春天會到來。
一個患白血病在無望中掙扎的年輕人,因為這個故事,才滋生出求生的欲望,他和妻子一起向病魔展開了激烈的抗爭,聰明的妻子面對被劇烈的痛苦折磨得脆弱不堪的他,以各種方式給他傳送愛的訊息、生的力量。她對他說:“我用眼淚給你加油,用全部的生命守護你一生一世?!痹诮?jīng)歷一系列起起伏伏之后,他終于逃脫病魔的追逐,猶如一棵瀕臨枯竭而終究沒有被砍倒的樹。后來他說:“樹和人,其實是一樣的,很多人欠缺的,正是對人生逆境的耐心與堅持,輕易就放棄了?!?/p>
在冬天看見春天,是一種智慧,但這種智慧往往被我們忽略。人生所遭受的心靈砍伐總是屢見不鮮的,其實從我們的孩童時期就開始了。一有過錯,家長會發(fā)怒:“你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背煽儾缓?,老師會指責:“你蠢笨如驢,不會有什么作為”……這些簡單武斷的否定,無形之中就扼殺了孩童與生俱來的天份,讓本來很有內(nèi)涵、很有潛力的孩子,過早就失去了活力和彈性,倒在自卑的陰影里。這與在冬天砍伐一棵樹有著殊途同歸的道理。
冬天的枯樹,乍看起來處于枯絕的境地,在寒風中顯得蕭條落寞,畢竟它的根還在。即使在凜冽的寒風中,它的根依然在地下默默地堅守,默默地孕育;它的血液依然在靈魂深處熱切地流動,能走過冬天,就有生存的希望,誰能斷定,春天來臨的時候,它不再煥發(fā)勃勃生機呢?
人生大抵如此,暫時的無望不見得將來就一定不能出類撥萃,今天的枯萎不見得明天就一定會了無生機。聽取智者的忠告吧,千萬別在冬天去砍伐一棵樹。endprint
青春期健康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