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茵 吳慧
【摘 要】目的: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對于小兒腹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腹瀉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患兒住院時間、花費、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花費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6.67%(p<0.05)。結論:對患兒護理干預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小兒腹瀉;臨床護理徑;方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2.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小兒腹瀉是兒童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導致其病發(fā)因素較多,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瀉、嘔吐等,嚴重可導致患兒脫水、電解質紊亂,使患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如治療不及時,可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1]。本研究通過分析對腹瀉患兒實施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法,作出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腹瀉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觀察組患兒年齡在4個月~7歲,平均年齡為(3.69±0.56)歲,患病時間1~10h,平均患病時間(4.15±0.46)h,對照組患兒年齡為7個月~7歲平均年齡為(3.78±0.52)歲,患病時間1~11h,平均患病時間為(4.24±0.51)h,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腹瀉診斷標準。兩組患兒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兒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包括患兒靜脈穿刺、住院環(huán)境、皮膚護理等。
1.2.2 觀察組 患兒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措施為:入院指導及宣傳 幫助患兒與家屬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告知醫(yī)院作息表和家屬探望、陪護制度,與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家屬了解患兒病情、相關疾病知識、治療過程及治療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家屬各項檢查及化驗的作用與必要性,提高患兒家屬配合度,消除家屬心理負擔,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
病情觀察 嚴密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每日對患兒便量、顏色、氣味、次數進行詳細記錄;觀察患兒精神狀態(tài)、面色、眼窩、皮膚彈性,判斷患兒脫水情況,若脫水情況嚴重,應及時給予患兒補液;觀察患兒是否發(fā)生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現象,對患兒病發(fā)中嘔吐物的氣味、量、性質進行觀察,如患兒出現異常情況,應引起高度重視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飲食護理 對半歲以下患兒,應鼓勵盡量母乳喂養(yǎng),控制哺乳時間,取消輔食,減輕患兒腸胃負擔。半歲以上患兒食物應盡量清淡為主,少食多餐,促進快速消化,待病情穩(wěn)定后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健康教育知識普及 可通過講解、發(fā)放宣傳冊等方式讓患兒家屬了解小兒腹瀉病因,并普及預防知識,提高患兒自我防護意識,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正確飲食習慣,適量運動,增強患兒免疫能力,增強體質。醫(yī)護人員做到積極負責,將健康教育知識全面普及給患兒及家屬。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住院時間、花費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檢驗, 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及花費 觀察組患兒住院平均時間為(6.32±2.13)d,平均花費為(3869.4±79.6)元,對照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為(8.96±3.14)d,平均花費(4365.1±112.3)元,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花費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
2.2 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6.67%,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兒科臨床常見、多發(fā)疾病,臨床表現為嘔吐、腹瀉,嚴重可導致一列并發(fā)癥,危害患兒生命安全,需及時治療,治療期間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方式可提高患兒生活質量[2]。
常規(guī)護理對于腹瀉患兒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顯,存在部分問題。臨床護理路徑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作出改進并完善,制定明確目標,實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對醫(yī)護人員專業(yè)知識、表達能力等方面嚴格要求,并制定完善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與措施[3]。醫(yī)護人員嚴格執(zhí)行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在實施相應措施過程中,醫(yī)護人員不僅提高自我學習能力、自身綜合素質,還更加明確今后實施護理方向,為患者帶來更高質量護理工作,提升醫(yī)院護理質量。本研究中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有效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花費,并提高患兒家屬滿意度,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4]。
綜上所述,對小兒腹瀉的護理干預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升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陳曉嬌.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體會[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1):244-245.
林艷, 張慶云, 何仕芬. 小兒腹瀉護理對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探討[J].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6, 29(8):1247-1248.
張潔.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5, 34(3):157-157.
羅中鳳, 祖大玲, 李運勤,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安徽醫(yī)學, 2016, 37(7):912-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