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結核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抽取模式,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對患者單一采取西醫(yī)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之上加入中藥治療,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給予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3%,對照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73.3%,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13.3%,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36.7%,實驗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結核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可使患者健康生活質量得到保障。
【關鍵詞】臨床效果;肺結核;中西醫(yī)結合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肺結核是MTB(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導致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機體各個器官結核的80%以上。本文筆者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結核的患者120例,對其采取中藥和西藥結合治療的方法,現(xiàn)將治療情況總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結核的患者120例,120例患者全部符合肺結核臨床診斷標準[1]。其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有低熱、胸部疼痛、咯血等。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在27-63歲,平均年齡在38.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在26-61歲,平均年齡在36.2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疾病情況等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患者采取西醫(yī)治療,一共分為2個階段,其中包括強化、鞏固,其中,初次治療患者采取2HRZE/4HR治療模式,復治患者采取2HRZSE/4-6HRE,每天使用藥物治療,強化期60d,鞏固期治療4個月的時候,痰菌沒有轉陰,可以適當延長治療時間60d。
1.2.2 實驗組治療方法 實驗組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之上加入中藥治療,其藥方由我院自主研制,藥物成分包括有沙參、太子參、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白芍、炙黃芪、當歸、茯苓、百合、百部、甘草,它們依次為15g、15g、25g、25g、10g、10g、9g、20g、9g、15g、10g、10g、6g。每天一副藥劑,采用沸水煎服,每天服用兩次。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全部治療6個月。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同時采取常規(guī)檢查,以及對不良反應給予詳細記錄,并給予對比分析。
1.4 臨床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部病灶完全吸收鈣化,痰菌檢查轉為陰性。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病灶一些被吸收。無效:臨床癥狀以及病灶沒有任何變化,嚴重的病情進一步加重。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治愈+好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 分析采用SPSS11.0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實驗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3%,對照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73.3%,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對比:實驗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13.3%,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36.7%,實驗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居多,占總體的80%以上。人體感染結核菌以后不一定發(fā)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者細胞介導變態(tài)反應上升的時候,才有可能發(fā)病。肺結核在中醫(yī)辨證理論當中屬于“肺癆”、“癆瘵”范疇,中醫(yī)辨證理論認為其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陰虛火旺以及損傷肺陰造成的一種慢性疾患。
根據相關臨床報道表明[2],肺結核采取中西醫(yī)共同治療,可以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在本文藥方當中,天冬以及麥冬可對肺陰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生地黃、百合以及熟地黃可以起到養(yǎng)肺益腎之功效。太子參、茯苓以及黃芪具有益氣健脾之功效。當歸以及白芍具有平肝養(yǎng)血之功效。甘草具有調節(jié)以上藥物的作用。上述藥物共同應用,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本文臨床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3.3%,對照組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73.3%,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13.3%,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為36.7%,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肺結核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病情恢復以及預后可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王剛,王海濤,姚毅,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結核56例的臨床報告[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17(9):1827.
殷愛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肺結核病臨床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3,35(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