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組軒
前不久,隨著最后一戶拆遷戶簽約,歷時8年占地3.43萬平方米的余姚市泗門鎮(zhèn)新市街區(qū)塊拆遷完成“清零”。這是泗門鎮(zhèn)立足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新目標,奮力“六爭攻堅、三年攀高”的結果。
因重大項目落戶需要,2011年2月25日發(fā)布拆遷公告,進展一直不大理想,直到今年初,160戶完成簽約,尚有8戶未簽約,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今年以來,泗門鎮(zhèn)干部躬耕數(shù)百日夜,以摧枯拉朽之勢,提檔加速迎來了全面“清零”。
泗門鎮(zhèn)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將今年的征地拆遷主要任務分成6個責任包,并根據(jù)工作實際成立征地拆遷攻堅領導小組,建立包干包戶工作責任機制,將任務分解到人,使得人人肩上有擔子。
在征地工作中,泗門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模范帶頭的黨員干部,他們均是征拆工作中的中堅骨干力量。例如,副鎮(zhèn)長羅立偉主動承擔2戶拆遷戶的工作,一戶國有、一戶集體,無論雙休日還是工作日,每周他都帶領組員至少兩次走訪拆遷戶做工作,當他明白拆遷戶的思想顧慮,認為“拆的越晚,得利越多”,他一遍又一遍給拆遷戶作政策解釋,所有拆遷戶一視同仁,一條杠杠都是一樣的賠償標準,最終打消了村民“早拆吃虧”的顧慮,并順利簽約。
這只是六個組中的一個縮影,各組的黨員干部都身體力行,大家的心思只有一個,就是自己流汗、流淚也要把拆遷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拆遷工作進行到最后,工作就會越加難做,可謂難上加難。泗門鎮(zhèn)各拆遷組利用自己真情“各顯神通”,為陽光拆遷注入了溫暖人心的新內涵。
泗門鎮(zhèn)人大主席姚惠平通過借助老同事、老同學的力量,多次做拆遷戶的思想工作,解決了聯(lián)系戶的疑難問題,使其內心觸動,順利簽約。副鎮(zhèn)長馬林鋒在工作中了解到拆遷戶廠房新址無法落實,于是他幫助拆遷戶多渠道物色新廠址,并順利租到了滿意的臨時廠房。后塘河社區(qū)商會會長謝章林、西大街社區(qū)商會會長徐登標等主動打好“親情牌”,千方百計做好拆遷戶思想工作,有力地推進了拆遷簽約進程?!叭诵亩际侨忾L的,作為黨員干部,就要換位思考,多從拆遷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睆牟疬w辦普通干部到重點辦主任,經(jīng)歷了8年拆遷全過程的泗門鎮(zhèn)干部魯芳芳這樣說道。
做好宣傳、動員是拆遷工作的基礎,新市街拆遷地塊情況復雜,政策的平衡性和權威性必須把握好。
6個工作組與泗門鎮(zhèn)拆遷辦、村社區(qū)干部多次召開碰頭會和分析會,多次與市屬相關部門探討和解決征地拆遷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于9月前必須完成的“清零”任務,工作組的每一個成員自我加壓,直面困難,工作模式調整到“白加黑”“5+2”,甚至是以小時計算,與時間賽跑。
面對曾經(jīng)準備和政府“干到底”的拆遷戶,分組小隊挨家挨戶進行法規(guī)宣傳,有些居民白天不在家,他們就晚上去;有時家里有人就是不開門,一次不行就去兩次,兩次不行再去三次……向他們解釋征拆政策,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最后,不少原先思想上有障礙的群眾在“陽光”感化下簽了約,有的還主動去做其他拆遷戶的工作,新市街區(qū)塊的拆遷“清零”工作得以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