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臟康復患者的依從性調查及個案管理的相關性研究

      2018-02-08 00:35:43石帆肖麗娜許滔肖汶希
      關鍵詞:心臟康復依從性

      石帆+肖麗娜+許滔+肖汶希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在心臟康復中心進行心臟康復的參與情況,對未能堅持心臟康復的患者進行原因分析和對策思考。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貴州省心臟康復中心的患者進行參與依從性調查。結果 心臟康復患者總體達標率呈上漲趨勢,失聯(lián)患者人數(shù)呈下降趨勢。導致患者未能堅持心臟康復的主要原因是距醫(yī)院距離遠和沒有時間訓練。結論 隨著心臟康復中心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患者參與心臟康復的依從性呈現(xiàn)逐年提升的趨勢,但患者依從性及遠期康復情況仍需加強管理。在今后的患者管理中可采用個案管理方式實現(xiàn)對患者全程、系統(tǒng)、個性化的管理。

      【關鍵詞】心臟康復;依從性;個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2

      國際心臟康復從初步認知、懷疑否定到現(xiàn)在的全面接受已歷時200余年。國內外大量實驗研究均已證實了心臟康復對心血管患者的裨益。它能夠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病死率8%~37%和心血管病死率7%~38%;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進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狀動脈事件的發(fā)生率和住院率[1]。但從實施效果來看,心臟康復的依從性和參與度都很低,尤其是在國內,由于醫(yī)院醫(yī)資力量不平衡及醫(yī)療資源有限,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目前真正開展心臟康復的醫(yī)院包括貴州省心臟康復中心在內僅有六家。而心臟康復依從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心臟康復的效果,所以如何提高患者心臟康復的依從性成為我們亟需解決的世界難題。本文以貴州省心臟康復中心患者參與依從性調查結果為例,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以此為提高心臟康復患者依從性提供借鑒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貴州省心臟康復中心進行心臟康復的患者164例。按照《冠心病康復/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中對院外早期康復的建議,康復時間每周3~5次,每次持續(xù)30~90 min,共3個月。推薦次數(shù)為36次,不低于25次。按照推薦量進行心臟康復者為達標,反之為不達標。查閱患者心臟康復檔案,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統(tǒng)計患者參與心臟康復情況。

      2 結 果

      結果顯示:截止目前,2015年共有心臟康復患者55人,達標人數(shù)5人,未達標人數(shù)5 0人,其中有繼續(xù)心臟康復意愿(目標患者)14人,未能聯(lián)系到者(聯(lián)系電話出現(xiàn)停機、空號等)36人;2016年共有心臟康復患者62人,達標人數(shù)9人,未達標人數(shù)53人,其中目標患者33人,未能聯(lián)系到者20人;2017年共有心臟康復患者47人,達標人數(shù)26人,未達標人數(shù)21人,其中目標患者10人,未能聯(lián)系到者11人(如表1所示)。對患者所描述的未能堅持心臟康復的原因進行歸納分析可分為五大類:疾病因素、距離遠、沒時間、知識缺乏、其他。其中“距離遠”和“沒時間”所占比重最高(如圖1所示)。

      3 討 論

      3.1 結果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心臟康復中心成立初期的2015年,參與人數(shù)相對較多,但患者流失程度也是最多的。經過電話回訪、手術醫(yī)生與管床醫(yī)生共同進行心臟康復健康宣教等措施干預后,達標率和失聯(lián)率在2016年出現(xiàn)拐點,到2017年患者心臟康復的達標率達到55.3%。

      3.2 根源法策略分析

      疾病因素: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心血管患者往往合并有甲狀腺功能低下、關節(jié)炎、肺功能不全等疾病,不適宜進行大負荷運動訓練。因此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是提高患者心臟康復依從性的關鍵。距離因素:對于非貴陽市區(qū)的患者來說,到心臟康復中心現(xiàn)場進行康復訓練有一定的困難。距離是非人力可干預的因素,針對不能到康復室進行訓練的患者,可借助先進的監(jiān)護設備。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目前遙測運動心電監(jiān)護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為實現(xiàn)患者在家中進行運動康復提供了方便。遙測運動心電監(jiān)護系統(tǒng)每個分機的顯示屏具備獨立的心率/律及ECG顯示,以方便患者活動及醫(yī)護人員監(jiān)護[2]。目前對于患者佩戴監(jiān)測設備進行家中運動與在心臟康復中心運動的效果有無差別有待進一步研究。時間因素:由于心血管疾病逐漸趨向年輕化,導致年輕患者白天參加工作,不能堅持到心臟康復中心運動。為此,可采取調整康復中心醫(yī)護人員的上班時間進行彌補。讓有工作不能白天參與心臟康復的患者利用晚上或周末的時間參與心臟康復。知識缺乏:很多患者經過藥物、手術等治療出院后,往常胸悶、胸痛等癥狀大大改善。隨著癥狀的改善,患者參與心臟康復的意愿也隨之下降。針對此現(xiàn)象,我們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心臟康復的了解及益處。

      3.3 個案管理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前景

      個案管理是一種新型醫(yī)療管理模式,也是醫(yī)院進行科學管理和監(jiān)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個案管理最早于上世紀70年代由保險公司提出,其目的是為了控制由災難性的事故或疾病引發(fā)的高額保險要求[3],90年代中期,美國為了降低醫(yī)療成本,降低患者住院天數(shù),產生了醫(yī)院內部的個案管理,并作為一種護理工作模式得到了較好發(fā)展。個案管理是一個共同參與的過程,以明確個體的健康需求,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務,降低醫(yī)療成本,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效果[4]。個案管理的管理特色特別符合心臟康復的長期發(fā)展,原因有三:一、服務對象的復雜性。參與心臟康復的患者多為心血管病患者,病情復雜且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尤其是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多合并高齡、肝腎功能障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代謝綜合征、心理障礙(焦慮和抑郁)等,部分患者還存在關節(jié)疼痛,影響活動等[5]。心臟康復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較復雜,對健康的需求和醫(yī)療資源的利用也多于一般患者,故應加強對該類患者的出院管理,將醫(yī)療服務延續(xù)至社區(qū)、家庭。個案管理在對患者進行延續(xù)性護理方面相對于其它管理方式,它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工作流程分為評估、計劃、實施、監(jiān)督、反饋五大步驟。在對患者進行個案管理的工作中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包括軀體、心理和社會情況,從而制定出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反復評估計劃實施情況,不斷調整計劃以便于計劃的順利完成。二、要求團隊合作完成。胡大一教授指出心臟康復包括營養(yǎng)、用藥、運動、心理、睡眠戒煙五大處方。在進行心臟康復時由醫(yī)生、康復師、護士、藥師等團隊成員協(xié)作完成。個案管理也是團隊工作,除了專業(yè)醫(yī)療人員外還包括患者本人,也可以是患者家屬參與。讓患者參與康復計劃的制定更有利于患者執(zhí)行的依從性。三、專人連續(xù)性管理。在心臟康復的過程中,患者會遇到飲食、用藥、失眠等方面的問題,如何協(xié)調患者與各個不同醫(yī)療資源的關系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在個案管理中,由個案管理師全面負責患者的康復問題,當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均由個案管理師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醫(yī)療幫助。個案管理師相當于患者與醫(yī)院各部門之間的橋梁,讓患者在出院后仍然能夠與醫(yī)院無縫隙連接,加強患者與醫(yī)院的溝通,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個案管理目前在中國香港已成熟應用于腫瘤患者,并已制定腫瘤患者個案管理流程,但個案管理在內地的發(fā)展剛剛起步,將其應用于心臟康復領域仍需各位醫(yī)護同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胡大一.用康復醫(yī)學帶動中國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3,19(2):121-122.

      [2] 劉遂心.冠心病康復/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換屆暨學科發(fā)展高峰論壇會議資料[C].中國康復醫(yī)學會:2012:23.

      [3] 郝云霞,周 政,劉慶榮,等.從心血管專科發(fā)展看護理在心臟康復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645-649.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歡
      心臟康復依從性
      健康教育對改善癲癇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藥學服務與用藥依從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改善中的作用
      早期心臟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生存質量和精神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突破困境推進基層心臟康復工作
      心肺運動試驗與心臟康復
      探究由??谱o士引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康復項目的實施效果
      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中醫(yī)心臟康復新模式初探
      有氧運動康復后老年冠心患者心率變異性變化對心肌缺血影響的研究
      同德县| 鄂托克旗| 南京市| 大埔区| 青岛市| 高陵县| 卢湾区| 龙川县| 会理县| 介休市| 临高县| 铜陵市| 固阳县| 江口县| 黎川县| 大港区| 堆龙德庆县| 嘉峪关市| 富裕县| 城口县| 东安县| 临猗县| 马公市| 故城县| 耿马| 察哈| 双牌县| 修武县| 靖州| 东丽区| 台山市| 德令哈市| 嘉祥县| 鲜城| 陇西县| 云和县| 岐山县| 烟台市| 高安市| 安阳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