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2日,國際乒聯(lián)世界巡回賽奧地利公開賽女單首輪較量全面展開,代表盧森堡出戰(zhàn)的原中國國家隊隊員、現(xiàn)年已經(jīng)54歲的倪夏蓮,用時1小時33分鐘42秒,苦戰(zhàn)七局,戰(zhàn)勝了19歲、目前世界排名第13位的日本選手橋本穗花。“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這是場令人難忘的比賽,非常精彩?!壁A下比賽后,倪夏蓮激動地說道。國際乒聯(lián)(ITTF)也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新聞通過新聞郵件發(fā)遍了全世界。
這的確是一場“令人難忘的比賽”,因為乒乓球是一項需要速度和爆發(fā)力的運動,對于大多數(shù)運動員來說,年齡超過30歲,就可以被稱為“老將”了。而今年已經(jīng)54歲的倪夏蓮卻依然奮戰(zhàn)在比賽的第一線,且還能在這種高水平的國際大賽中,戰(zhàn)勝年輕的選手,如何能不“令人難忘”?
倪夏蓮,出生于1963年,浙江嵊縣人。13歲被上海體校的一位乒乓球教練看中,招入體校。1978年,入選上海隊。1979年,年僅16歲的她便獲得了全運會女子單打亞軍,隨后被選入了國家隊。
但她的運動道路并不平坦,成績一直沒有突破。教練根據(jù)她的特點讓她改為一面正膠一面長膠的全攻型打法。經(jīng)過一番苦練,她在1982年的全國比賽中重新崛起,取得了團體冠軍。此時的她,不但保持了以前發(fā)球搶攻好的特長,而且在防守和倒板的變化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37屆世乒賽,她被教練組列入了團體陣容,任務是和曹燕華配合打雙打,結(jié)果令人滿意,在全部九場比賽中,她們均以二比零取勝,為中國隊獲得冠軍貢獻了寶貴的一分。單打比賽她作為非種子選手從預選賽一路打上來,最后負于了曹燕華,雙打比賽仍和曹燕華配對,最后取得了第三名,混雙比賽與郭躍華配對,一路過關斬將,先后淘汰了蔡振華菅燕華和陳新華/童玲,獲得了冠軍,這也是倪夏蓮在中國國家隊取得的唯一一個世界單項冠軍。在參加完37屆世乒賽后,隨著何智麗、戴麗麗、焦志敏等一批年輕隊員的成長,倪夏蓮逐漸離開了主力的位置。38屆世乒賽,她只報了單項比賽,結(jié)果,在三個單項比賽中全部負于了隊友,僅取了雙打的亞軍。38屆以后,作為“怪拍手”的她,選擇了退役。
不過,退役,并不代表著她的乒乓球運動生涯的終結(jié)。
1989年,倪夏蓮去了歐洲,而且很快就成為了歐洲首屈一指的乒乓球“女皇”。歐洲錦標賽、歐洲十二強賽、歐洲小國運動會……代表盧森堡打球的她,一次次在歐洲賽場收割著榮譽。這么多年下來,倪夏蓮的參賽經(jīng)驗已經(jīng)“碾壓”了絕大多數(shù)的乒乓球手。光是世乒賽,她就已經(jīng)參加了20次。不過,她最心心念念的,還是奧運會的賽場。在出國打球多年以后,她才終于圓了自己的奧運夢。
當初,她在中國國家隊打球的時候,乒乓球還沒有進入奧運會。乒乓球是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才首次進入了奧運大家庭。她只能看著自己的隊友在這樣一個世界最高舞臺上為國爭光。
倪夏蓮出國后,最開始簽的是一家德國俱樂部,兩年以后,才在盧森堡定居。一直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37歲的她才終于有機會踏上奧運會賽場,并一舉打進了女單16強。從悉尼奧運會后,北京、倫敦、里約,三屆奧運會她都沒有錯過。去年,她還在里約打進了女單第三輪。如今,倪夏蓮雖然還奮戰(zhàn)在賽場上,但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她和家人經(jīng)營著一家旅館,收入足以讓自己衣食無憂。對她來說,參加比賽更多是出于對乒乓球的熱愛,她說:“我現(xiàn)在也是打一次少一次了,錦標對我來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打球的過程?!?/p>
在盧森堡,倪夏蓮的丈夫托米·丹尼爾森是她曾經(jīng)的搭檔和如今的教練。平時,夫妻倆就經(jīng)常在自家的球臺上練球?!吧钍呛苊篮玫?,打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彼f。
在代表盧森堡打了多年的球以后,倪夏蓮早已成為了當?shù)亍皣鴮殹奔壍倪\動員。上街買菜,她常會被人認出來,要給她免單。甚至當她過生目的時候,廣播電臺也會專門送上祝福。不過,即便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歐洲的生活,她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故土,“我永遠都是一個中國人?!彼f,“雖然我已經(jīng)不能代表中國隊打球了,但我的一言一行,仍然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很幸運我可以利用乒乓球,在世界各地展示中國人的風度?!北R森堡乒乓球隊的總教練更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夏蓮,我們盧森堡人對中國的印象特別好。她是‘乒乓大使?!?/p>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高強度的比賽對于倪夏蓮已越來越難。她的兩個膝蓋都抽過積水,體能也幾乎到了只夠支撐她“站著打比賽”。去年里約奧運會時,她就無奈地說,“腦子知道該怎么去打,但腿、胳膊都跟不上了?!辈贿^,對于何時退役,倪夏蓮依然沒有給自己定出一個期限?!翱辞闆r吧,說不準我還會出現(xiàn)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哈哈,誰知道呢?”
木匠綜合新浪體育、百度百科、《新體育》、網(wǎng)易等多媒體報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