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京霞
人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豈不知在病蟲防治上“一年之計在于秋”,春防不如秋防,春治不如秋治。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多種病蟲回巢安家的季節(jié)。溫度較高,氣候溫爽(山西臨猗縣從立秋到立冬即8月上旬至11月上旬,秋季平均氣溫為18.0℃),雨量較多(從立秋到立冬即8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降水量達(dá)187.4 mm),濕度大,土壤墑情好。多種病蟲抓住最后時節(jié),吃飽喝足,恢復(fù)體力,貯藏能量,準(zhǔn)備安全過冬,以利來年再戰(zhàn)。如:以褐斑病為代表的早期落葉病,病菌在秋風(fēng)掃落葉之際,在染病的病葉上越冬;梨小食心蟲等乘著土溫、土濕、土松的良機(jī)鉆入土中越冬;紅蜘蛛也在秋末冬初躲入樹干翹皮、裂縫、土塊中越冬;一些害蟲也及時鉆入土壤、雜草中過冬;腐爛病菌趁著溫濕的氣候和樹體傷口,大肆侵染為害之后,藏入樹體越冬,準(zhǔn)備明春再次侵染。所有的病菌和害蟲,每年都會遵循這個規(guī)律,充分利用冬、春低溫季節(jié),回巢安眠進(jìn)行自我保護(hù),養(yǎng)精蓄銳,為明年的生存繁殖作準(zhǔn)備。
在病蟲防治上,很多果農(nóng)把重點放在春防而忽視了秋防,導(dǎo)致事倍功半,得不償失,具體表現(xiàn)在多數(shù)果農(nóng)自蘋果套袋后,特別是采果后,早早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放棄了病蟲防治工作。在漫長的半年時間里,任憑病蟲泛濫成災(zāi),連續(xù)為害。部分果園連清掃枯枝、落葉、爛果都做不到。有的果園清掃但不徹底,有的果園干脆不清掃,任憑病菌、害蟲蔓延,休養(yǎng)生息,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再噴藥防治為時已晚。病蟲已身強(qiáng)力壯再加上藥不對癥、噴藥不細(xì),很難達(dá)到防治效果。
秋季防病治蟲則事半功倍。秋季清園集殺菌殺蟲、養(yǎng)樹、幫助樹體越冬于一身。清除果園枯枝、落葉、病蟲僵果、爛果、雜草,深埋或燒毀,可降低生長季輪紋病、腐爛病、白粉病、炭疽病和介殼蟲、卷葉蛾、食心蟲、蚜蟲、綠盲蝽、康氏粉蚧、螨類等的發(fā)生程度,減少生長季用藥的次數(shù)、用量。刮樹皮、涂白可消滅梨小食心蟲、綿蚜、紅蜘蛛、透羽蛾、潛葉蛾、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卷葉蟲等多種病菌和害蟲。秋冬季消滅1頭山楂紅蜘蛛受孕雌成蟲,等于來年消滅6~10代山楂紅蜘蛛。
果樹從落葉到來年春天萌芽這一段時間被稱為果樹休眠期。這一時期是病蟲生命力最脆弱的時期,病蟲抗藥能力和活動能力都較差,此時進(jìn)行防治,可以大幅度降低病蟲越冬基數(shù),大大減輕來年病蟲害的防治壓力。
果樹休眠后,抗藥能力增強(qiáng),不易造成藥害,用藥不受限制,可以高濃度用藥。秋季氣溫較高,藥效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而春季氣溫偏低(臨猗2月份平均氣溫為3.5℃,3月份平均氣溫為9.2℃,4月份平均氣溫為15.7℃),用藥效果不如秋季用藥效果好。而且春季樹體萌芽、開花,噴藥受限。比如,白粉病菌孢子在芽鱗片中越冬,在芽鱗片未張開之前,藥液進(jìn)不去;等花露紅時,適宜防治了,但用藥稍不當(dāng)就會傷花。
秋季果樹落葉后,及時清理果園,將枯枝落葉集中起來燒毀,或漚肥還田。漚制前,先對落葉噴施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400~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600倍液),噴施后充分拌勻,并堆制3~5天,這樣可殺死潛藏的蟲、卵。然后將落葉與農(nóng)家肥按1∶1的比例集中堆漚發(fā)酵,充分腐熟。如果在漚制時加入少量的過磷酸鈣,則效果更佳,且肥效高。
清園、刮老翹皮、涂白、噴藥要周到、細(xì)致,樹上地下、枝枝芽芽都要噴到,不漏噴留白。對梨小食心蟲和綿蚜,可在幼蟲入土?xí)r,樹盤噴48%毒死蜱400倍液,殺死越冬幼蟲和若蚜。對紅蜘蛛可在發(fā)生期噴藥的基礎(chǔ)上,對漏網(wǎng)的紅蜘蛛,采果前在樹干綁草誘集殺滅。秋季刮治腐爛病斑,噴涂福美胂、戊唑醇能有效控制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