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著作權保護期立法的國際趨向及我國立法選擇

      2018-02-10 20:52:57羅施福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8年4期
      關鍵詞:保護期伯爾尼終生

      羅施福

      (集美大學 法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著作權保護期制度是平衡作者及其權利繼受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機制。然而,任何的平衡機制都面臨著適時調整的問題,這是因為不同群體在不同時期不同經(jīng)濟格局中的利益結構與訴求是動態(tài)的。在我國綜合國力與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時代背景下,認真梳理著作權保護期的國際立法趨向,并在這種趨向中尋求我國著作權保護期制度的理想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一、主要國際公約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歷史演變

      (一)伯爾尼公約

      作為世界著作權史上第一部國際性著作權公約,《伯爾尼公約》對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恫疇柲峁s》始于1886年,此后經(jīng)過2次增補,5次修訂。*1886年9月,英、法、德、意、瑞士等十國在瑞士首都伯爾尼簽署《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是世界上第一部國際著作權公約;1896年5月4日于巴黎補充;1908年11月13日于柏林修訂;1914年3月20日于伯爾尼補充;1928年6月2日于羅馬修訂;1948年6月26日于布魯塞爾修訂;1967年7月14日于斯特哥爾摩修訂;1971年7月24日于巴黎修訂;1979年10月2日更改。對于著作權的保護期限,《伯爾尼公約》1886年文本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僅明確著作權的保護期依賴于作品起源國的法律規(guī)定;對于在分別給予不同保護期的幾個成員國同時出版的作品,則以立法給予最短保護期的國家為起源國。*See Article 2, Berlin Act (1886)。

      1908年柏林文本明確規(guī)定著作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即采“作者終生附加期限原則”,區(qū)別于此前許多國家的固定期限原則。*See Article 7, Berlin Act (1908)。此后,《伯爾尼公約》經(jīng)過多次修訂,但著作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這一基本規(guī)定均未改變。*體現(xiàn)在1948年布魯塞爾文本第7條、1967年斯德哥爾摩文本與1971年巴黎文本的第7條及第7條之二中。

      當然,在這些后續(xù)的修訂中,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1)1967年斯德哥爾摩文本明確攝影作品與實用美術作品的保護期由會員國國內法規(guī)定,但這一期限不應少于自該作品完成時算起25年。(2)1967年斯德哥爾摩文本以及1971年巴黎文本都有一個賦權性條款:“第7條之(6):本聯(lián)盟會員國得以國內法規(guī)定賦予比前述各項規(guī)定期限更長之保護期間”。在某種意義上,該條款的出現(xiàn),既是對各國賦予著作權更長保護期之意向的一種呼應,也為各國規(guī)定更長的著作權保護期提供了國際法依據(jù)。此外,相較于1908年柏林文本,1928年羅馬文本增加了合作作品保護期、成員國保護期限不同應如何適用法律等規(guī)定。[注]See Article 7 and 7bis, Rome Act (1928)。

      1991年,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曾建議《伯爾尼公約》把著作權保護期延長至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1]122但該建議最終并未成為公約條文。

      (二)世界版權公約

      《世界版權公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著作權國際公約之一,最早于1952年在瑞士日內瓦簽署。公約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主要規(guī)定在第4條。該條款主要明確以下兩點內容:(1)著作權保護期應由保護所在地的締約國法律來規(guī)定,但各成員國給予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最少不得少于25年(攝影作品或實用美術作品則不得少于10年)。(2)各成員國對著作權保護期限可以實行雙期限或者多期限制,但是,實行雙期限制或者多期限制的國家,其第一個保護期不得少于25年。

      《世界版權公約》于1971年在巴黎進行過一次修訂,但這次修訂并沒有涉及著作權保護期限方面的條款。[注]在條款語序方面有所調整。See Article IV,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revised at Paris on 24 July 1971)。

      《世界版權公約》的肇起者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旨在于將許多非《伯爾尼公約》簽署國納入世界著作權法律秩序體系內。當時大多發(fā)展中國家以及前蘇聯(lián)認為:《伯爾尼公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為其大量著作權輸出利益而建構的法律體系,發(fā)達國家因此過分受益。[2]16所以,這些國家拒絕簽署《伯爾尼公約》;美國與拉丁美洲的多數(shù)國家也因《伯爾尼公約》與其當年國內著作權法律制度的兼容性等問題而拒絕簽署《伯爾尼公約》。作為一種替代性與協(xié)調性的產(chǎn)物,《世界版權公約》的保護水準顯著低于《伯爾尼公約》。

      (三)TRIPs協(xié)定

      TRIPs協(xié)定是《馬拉喀什建立世界貿(mào)易組織協(xié)定》所轄之附屬法律文件之一(附件一之附錄一(C))。作為對貿(mào)易措施的規(guī)范文件之一,TRIPs協(xié)定于1996年1月1日生效,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保護與貿(mào)易有關之知識產(chǎn)權最有效、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多邊協(xié)定。

      對于著作權保護期限,TRIPs協(xié)定第9條明確規(guī)定:“全體成員均應遵守《伯爾尼公約》1971年文本第一條至第二十一條及公約附錄……”同時,第12條進一步明確著作權保護期是“電影藝術作品或實用藝術作品以外作品的保護期,應以不同于自然人的壽命計算,此期限應為自授權出版的日歷年年終起算的不少于50年,或者若作品在創(chuàng)作后50年內未被授權出版,則應為自創(chuàng)作年年終起算的50年”。

      TRIPs協(xié)定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主要有以下特點:(1)原則上依照《伯爾尼公約》1971年巴黎文本的規(guī)定,且采“最低保護標準原則”,即協(xié)定僅明確最低保護期限,而各國可以在最低保護期限的基礎上延長保護期。(2)若某類作品保護期不以自然人的生存期作為計算基準時,則明確以“當年年底”為起點,而非以《伯爾尼公約》第7條第五項之“事件發(fā)生之次年元月一日”為起算點。

      (四)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版權公約(WCT)

      《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版權公約》是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為促使各國在著作權保護方面能夠趨于有效且一致,以新的國際規(guī)則解決因新經(jīng)濟、社會、文化發(fā)展所帶來的問題而于1996年制定的。該公約于2002年3月生效。

      對于著作權保護期限,《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公約》大致延續(xù)《伯爾尼公約》(巴黎文本)第7條的規(guī)定。公約第1條明確規(guī)定:“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減損締約方相互之間依照《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已承擔的現(xiàn)有義務。締約各方應遵守《伯爾尼公約》第1至21條和附件的規(guī)定?!迸c《伯爾尼公約》唯一不同的是:該公約延長了攝影作品的保護期限?!妒澜缰R產(chǎn)權組織版權公約》第9條規(guī)定:“對于攝影作品,締約各方不得適用《伯爾尼公約》第7條第(4)款的規(guī)定?!倍恫疇柲峁s》第7條第(4)款的規(guī)定是:“攝影作品及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期由成員國的法律規(guī)定,但這一期限不應少于自該作品完成之后算起的25年?!边m用該公約第九條規(guī)定的實際效果就是:攝影作品獲得與其他類型作品相同的著作權保護期。

      二、典型國家關于著作權保護期的立法演進

      (一)英國的立法與動因

      1709年由英國議會頒布,并于1710年生效的《安娜法令》(全稱為《為鼓勵知識創(chuàng)作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內之權利的法》),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著作權法,是現(xiàn)代著作權法之濫觴,對世界各國后來的著作權立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著作權保護期限,該法確立了“可續(xù)展的雙期限制”,即對1710年4月10日之后出版的書籍給予14年的保護期;如果該14年期滿而作者尚未去世,則可以續(xù)展14年;但是,對于已經(jīng)出版的書籍,則給予21年的固定保護期。[3]

      1814年,英國頒布《雕刻藝術版權法》(SculptureCopyrightAct)。該法對《安娜女王法令》所確定的保護期進行修改,明確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8年。1842年英國的《文學著作權法案》(UKLiteraryCopyrightActof1842)首次引用“終生附加原則”(Life-plus principle)。該法案賦予英國作者對于其作品享有終生加七年或者總共42年的權利保護期間;權利人可以主張兩者中較長的保護期間。[2]14

      1911年,考慮到與《伯爾尼公約》的協(xié)調問題,英國在當年修訂的《著作權法》明確著作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同時對攝影作品和錄音制品提供50年的保護。[注]Copyright Act, 1911 [1&2 GEO. 5. CH. 46.].1988年,英國制定《著作權、設計與專利法案》(Copyright,DesignsandPatentsAct1988,簡稱CDPA)。其中,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體現(xiàn)在第一部分著作權之第12—15條中,但著作權保護期限與1911年《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相同。

      1993年,歐共體制定《歐盟版權與特定相關權保護期之協(xié)調指令》(后文簡稱《保護期指令》)。[注]該指令原為Council Directive 93/98/EEC of 29 October 1993 harmonizing the term of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and certain related rights,2006年修訂之后,形成Directive 2006/116/EC on the term of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and certain related rights. 后文的論述,均以最新版本為準。這對英國的立法構成了重大影響。英國分別于1995年通過《著作權和表演權有效期規(guī)則》[注]The Duration of copyright and rights in Performances Regulations 1995, S.I. 1995/3297.和1996年通過《著作權及其鄰接權法令》[注]即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Regulations 1996, S.I. 1996/2967,2003年對該法案進行修改,為S.I. 2003/2498.來實施歐盟的《保護期指令》《信息社會著作權與鄰接權指令》等有關指令,并將著作權保護期限延長至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但唱片的保護期仍為50年)。

      2003年英國修訂了《著作權和表演權有效期規(guī)則》;2013年英國制定了《表演著作權及有效期規(guī)則》[注]The Copyright and Duration of Rights in PerformancesRegulations 2013,2013:1782.,并于2014年進行了修訂[注]The Copyright and Duration of Rights in Performances (Amendment) Regulations 2014,2014:434.。經(jīng)過這三次修訂,英國在著作權保護期限的最大變化就是為錄音制品與表演者提供70年的法律保護。英國這三次修法的主要原因是:(1)執(zhí)行歐盟的有關指令,保證歐盟有關指令在本國的實施。(2)保障相關權利主體在保護期限上能夠獲得“一致性”的公平保護。⑤

      但是,值得觀察的是:在英國宣布脫歐后,對于歐盟有關指令,英國是繼續(xù)執(zhí)行,還是通過立法修正來改變歐盟有關指令的影響?

      (二)美國的立法及其動因

      因深受英國法的影響,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版權法(1790年)以英國《安娜法令》為模型,采可續(xù)展期限制度,即最初為14年保護期;若14年期滿后作者仍然存活,則可續(xù)展14年。[4]366-3671831年的版權法仍秉持可續(xù)展的保護期限制,但將第一個保護期延長至28年,而可續(xù)展期仍為14年。1909年版權法則將續(xù)展期改為28年。這樣,經(jīng)過續(xù)展,著作權保護期限可以達到56年。

      此時,《伯爾尼公約》已經(jīng)在國際上產(chǎn)生重大影響。盡管美國此時拒絕加入《伯爾尼公約》,但公約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的方案,對于著作權人以及著作權產(chǎn)業(yè)而言,極具吸引力。所以,有人指出應該采《伯爾尼公約》的方案。

      1976年,美國將著作權保護期限明確為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同時,考慮到新舊立法的銜接問題,美國法律明確對于1978年1月1日以前出版的作品,以及匿名作品、雇傭作品等,從出版之日起保護75年,或者從創(chuàng)作之日起保護100年;兩者以較短者為準。[1]119美國對此修訂的主要理由有:(1)在美國,由于國民平均壽命增加,使得較短的保護期無法充分保障作者及受其撫養(yǎng)的家屬;(2)修正著作權保護期是美國參加《伯爾尼公約》所必需的,因為《伯爾尼公約》是一項有效的著作權國際保護機制。其實,早在1955年美國即已認識到著作權法與各國著作權保護取得一致性的重要。[5]20

      1998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簽署《索尼波諾著作權期限延長法》(SonnyBonoAct)。根據(jù)該法,1978年1月1日之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保護期延長為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匿名作品或者雇傭作品的保護期為95年(從出版之日起)或者120年(從創(chuàng)作之日起);對于那些沒有超過續(xù)展保護期的作品,從其最初獲得權利保護之日起給予95年的保護。[1]119此后,美國盡管多次修訂其著作權法,但均未直接涉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注]如The Copyright Royalty and Distribution Reform Act of 2004,The Prioritizing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 of 2008,The Satellite Television Extension and Localism Act of 2010,The STELA Reauthorization Act of 2014等。

      1998年美國頒布SonnyBono法案,主要的動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科技與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延長了作品的使用與利用生命期。這使得作者及其繼承人希望延長保護期來獲得更多的經(jīng)濟回報。(2)美國人均壽命提高以及較晚生小孩的傾向,使得作者們希望延長著作權保護期限來保障作者及其后代的生活品質。[2]43(3)歐盟已經(jīng)于1993年制定了《保護期指令》,要求成員國將著作權保護期延長至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如果美國不跟著延長20年,將造成著作權人在國際貿(mào)易中遭受利益損失,也將使美國經(jīng)濟遭受損害。[注]詳見美國參議院報告S. Rep. No.104-135, at6-7(1996)。此外,為作者提供更多的創(chuàng)作激勵,也是制定實施該法案的重要原因。

      (三)德國的立法及其動因

      德國最早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是1837年普魯士的《反復印法》。該法規(guī)定著作權保護期為“終生附加原則”,即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30年。

      1934年,德國頒布《延長著作權保護期限法》,采納《伯爾尼公約》的規(guī)定,將保護期延長至作者死亡后50年。[2]141965年,德國著作權法再次修訂。在立法草案中,著作權保護期限有60年、70年和80年的方案,但最后通過的法案采折中模式,即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1995年,為了遵循歐盟的有關著作權指令,德國對著作權法進行了一些調整,但內容上并無重大修正。

      德國延長著作權保護的最主要立法理由之一,是認為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著作人死亡后,其生存的近親因為該著作被利用所獲得的收入應以公平方式予以保障。同時,此一保護期的延長,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認為是立法者對拒絕“damaine public payant”制度而在立法上做出的一種策略性平衡。[注]根據(jù)設計者的意旨,在“damaine public payant”制度下,即使作品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作品的利用人仍有付費的義務。該付費可以通過基金或國家的方式用以鼓勵或支持著作權人及其家屬。因德國聯(lián)邦眾議會法律委員會的反對,該制度并未進入德國著作權法。參見林廷機、葉德輝:《國際間對著作財產(chǎn)權保護期限之趨勢研究》,https://www.tipo.gov.tw/fp.asp?fpage=lp&CtNode=6995&CtUnit=3458&pagesize=100&BaseDSD=7&mp=1&nowPage=1.

      (四)其他國家的立法演進

      法國1957年《文學與藝術財產(chǎn)法》規(guī)定一般作品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生存期加上死亡后50年。1985年,法國通過《關于著作權和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視聽傳播企業(yè)之權利法》,將音樂性作曲作品的保護期做了一個例外,即保護期為70年。1997年,法國為了適用歐盟著作權保護指令而修訂原著作權法,將所有作品保護期均確定為70年,盡管具體的起算時間點有所不同。[2]56-57與法國相似的是,西班牙、荷蘭等國分別在1995—2005年間修訂相關法律,而將歐盟著作權保護期指令轉化為國內法。

      澳大利亞《著作權法》于1968年通過,規(guī)定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這一規(guī)定與《伯爾尼公約》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2003年,美國與澳大利亞達成雙邊自由貿(mào)易協(xié)議(FTA),該協(xié)議明確澳大利亞將著作權保護期限延長為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自作品出版后70年或自作品完成后70年。2005年,澳大利亞修訂著作權法,正式實行70年著作權保護期的政策。[6]

      日本關于著作權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1875年《出版條例》。該條例明確著作權保護期為30年。1899年,日本政府簽署《伯爾尼公約》;同年3月,日本頒布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著作權法》,明確規(guī)定: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死后30年,但是翻譯的作品僅10年。1970年日本全面修正《著作權法》,采納了《伯爾尼公約》(斯德哥爾摩文本)的意見,明確保護期為50年。2003年,日本修訂著作權法,將電影作品著作權保護期從公開發(fā)表后50年延長為公開發(fā)表后70年。這次修法的主要原因是電影作品的保護期限為“公開發(fā)表后50年”,較其他作品的保護期限更短。這明顯不公平。[2]31此后,日本又分別于2004年、2006年、2009年、2012年等多次修訂著作權法,但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并沒有變化。

      韓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始于1957年,后經(jīng)過多次修正,其中最新的一次修正是2017年3月。在1994年的修正中,韓國延長鄰接權的保護期限,使之與著作權保護期限一致,即由20年延長為50年。2011年7月韓國再次修訂著作權法,將著作權保護期延長至作者終生加死亡后70年。[注]Copyright Act (Act No. 432 of January 28, 1957, as amended up to Act No. 11110 of December 2, 2011) (KR103).

      新加坡在1968年之前的著作權保護期為25年,但1968年將保護期延長為50年。2003年,美國與新加坡自由貿(mào)易協(xié)議(United States-Singapore Free Trade Agreement)簽署。這直接導致了新加坡2004年的著作權法修訂。根據(jù)這次修訂,著作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及死亡后70年年底。錄音作品、電影作品等為自公開發(fā)表后70年到期,而無線電視及電臺廣播節(jié)目(94條)和有線電視節(jié)目(95條)保護期限則為公開發(fā)表后50年。[注]Singapore Copyright Act (Chapter 63).

      三、著作權保護期限國際立法特點與趨向分析

      國際立法所呈現(xiàn)的鮮明特點與趨向,在立法規(guī)律上,應當是各國修法的重要考量因素。從前文的論述來看,著作權保護期的國際立法主要呈現(xiàn)以下特點與趨向:

      1.著作權保護期限呈現(xiàn)不斷延長的態(tài)勢。比如,英國的著作權保護從14年延長至28年,再延長至42年、50年,至現(xiàn)行立法的70年。再如,美國的著作權保護期從14年延長至28年,再延長至50年,最后延長至70年(匿名作品或者雇傭作品的保護期為從出版之日起95年或者從創(chuàng)作之日起120年等。還有,德國著作權保護期從30年延長至50年,再延長至70年。

      2.不同類型作品的保護期有所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發(fā)生于普通的確名作品與法人作品、視聽作品、匿名作品/隱名作品、錄音制品/作品、廣播電視節(jié)目之間。普通的確名作品的保護期限實行“作者終生附加期限原則”;法人作品、視聽作品、匿名作品等則常常是從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或者從發(fā)表之日算起。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這些類型作品的最終保護期會出現(xiàn)重大差別。當然,做出這些立法安排有立法技術難度方面的考慮。比如,法人通常難以確定其所謂的“生命周期”。同時,錄音制品、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在部分國家被納入鄰接權保護,而鄰接權又常常被視為一種“低等”“缺乏創(chuàng)造性”價值的權利,因此,這些國家關于錄音制品、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保護期也往往短于普通的作品。比如,英國在1995年即對普通作品提供70年的保護期,但是對于錄音制品等則在2014年才提供70年的保護期。再如,新加坡現(xiàn)行立法關于普通作品著作權保護期為70年,但是,有線電視節(jié)目的保護期為50年。

      3.對于延長著作權保護期的立法,發(fā)達國家秉持著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仔細梳理著作權保護期不斷延長的歷史,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一立法態(tài)勢,與發(fā)達國家的推動有重大關聯(lián)。比如,世界著作權史上第一部國際性著作權公約《伯爾尼公約》的制定及其歷次修訂,都是以英、法、德、意等發(fā)達國家為主導,而《伯爾尼公約》所確立的著作權保護期限的內容,對世界各國著作權法產(chǎn)生廣泛影響。再如,美國盡管在早期沒有加入《伯爾尼公約》,但是,美國積極主導了《世界版權公約》以及TRIPs協(xié)議等國際著作權公約的制定與實施。同時,美國還積極通過雙邊國際協(xié)議來督促其盟友修改著作權法進而延長著作權的保護期。因美國的督促與施壓而延長著作權保護期的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亞、日本與新加坡。

      4.國際公約與區(qū)域性公約扮演著重要的促進角色,各國立法趨同性增強。縱觀各國著作權保護期限的立法演變,多數(shù)國家的著作權立法都受到了國際公約與區(qū)域性公約的影響。比如,在《伯爾尼公約》簽署早期,因該公約未明確具體的保護期限,而是將著作權保護期限的立法賦權給各國。所以,各國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立法呈現(xiàn)多樣化——有25年、28年、30年、42年等規(guī)定。當《伯爾尼公約》1908年柏林文本正式確立50年的保護期限后,許多國家陸續(xù)修正本國立法,延長著作權保護期。再如,歐共體于1993年制定《保護期指令》后,英國、法國、德國等紛紛修正著作權法,將原50年的保護期立法延長為70年。這一立法態(tài)勢,又進一步影響到美國等國家的立法。正因為國際性公約的影響,各國著作權保護期限的立法具有趨同性。在整個20世紀,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的立法是主流;但是,進入21世紀后,著作權保護期為70年的立法正逐漸成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jīng)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當前的影響力還比較有限,且簽署國在2017年11月明確暫時凍結其中部分有關知識產(chǎn)權條款,但是,在談判過程中,各國關于著作權保護期的建議基本沒有少于50年的。美國在2011年的建議稿中主張作品保護期應為70年至120年不等。墨西哥和澳大利亞分別提出應以75年和70年為宜。[7]這些建議稿表明:各國對于著作權保護期的立法有再次延長的“動力”。當然,著作權國際公約是各國妥協(xié)的結果,是在平衡與協(xié)調之后而呈現(xiàn)的最大“公約數(shù)”。所以,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方面的最終文本都沒有體現(xiàn)最長的立法態(tài)度。

      5.延長著作權保護期的立法過程充滿爭議。因著作權保護期限的延長,不僅僅關涉著著作權人的利益,也會對相關產(chǎn)業(yè),乃至公共利益產(chǎn)生眾多影響。所以,縱觀各國關于著作權保護期的立法演變,反對延長的聲音從未間斷過。這種反對的聲音也是部分國家或者地區(qū),如日本、中國臺灣未將著作權保護期從50年延長至70年的重要原因?;诓煌囊暯牵磳χ鳈啾Wo期延長的理由就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反對理由有三個方面:(1)延長著作權保護期,并不能達到鼓勵作者創(chuàng)作的目的;[8]真實的受益人是文化產(chǎn)業(yè)集團,而非著作權人及其后代。[9](2)違反法治理念,如違反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沒有考慮到著作權保護期限與專利及其他知識產(chǎn)權之保護期限的均衡與公平性問題。[2]33(3)延長著作權保護期將侵蝕“公共領域”,損害公共利益。[10]

      四、我國的立法現(xiàn)狀及可能的選擇

      (一)我國現(xiàn)行立法及修訂草案

      我國現(xiàn)行《著作權法》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是采納《伯爾尼公約》的模式,即實行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的立法;對于法人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視聽作品以及攝影作品的保護期則自發(fā)表之日或者自創(chuàng)作之日起保護50年。[注]詳見《著作權法》第20-21條。

      自2010年開始,我國進行新一輪著作權法的修訂工作,并分別于2012年3月、7月、10月以及2014年6月公布《著作權法(修改草案)》《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三稿)》《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注]實際上,《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在2012年12月即已經(jīng)成稿,于2014年6月公開征求意見。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這些草案的規(guī)定并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從這些草案來看,有兩點值得關注:(1)將攝影作品的保護期調整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后50年。相比于現(xiàn)行規(guī)定,這些草案的規(guī)定將客觀上為攝影作品著作權人提供更長的保護期。(2)擬為實用藝術作品提供(自創(chuàng)作之日起或者自發(fā)表之日起)25年的保護期。

      在筆者看來,關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guī)定,這些修訂草案體現(xiàn)了這樣的修訂思路,即維持現(xiàn)狀;但是,就攝影作品而言,卻有獲得更長保護期的可能性;就實用藝術作品而言,卻可能因此被縮短了保護期。這是因為實用藝術作品,原本可能因其符合作品的保護條件而獲得50年的保護期,但若依修訂草案,則實用藝術作品則只能享有25年的保護期。國家版權局在《關于〈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簡要說明》中,對此解釋的理由是:我國對國外的實用藝術作品,在《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guī)定》中有保護25年的規(guī)定,而這一規(guī)定使得國外實用藝術作品獲得了“超國民待遇”;同時,《伯爾尼公約》也將實用藝術作品單列為一類作品進行保護,規(guī)定保護期為25年。顯然,這一說法有點勉強?!恫疇柲峁s》規(guī)定攝影作品與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期不應少于25年?!恫疇柲峁s》是將攝影作品與實用藝術作品等同待之,但是,草案卻將兩者區(qū)別對待。這區(qū)別對待的正當性值得懷疑。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若將實用藝術作品當作普通作品來對待,并給予50年的保護期,也可以解決所謂“超國民待遇”的問題,盡管此時可能面臨著違背“國民待遇”的指責。對此,修改《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guī)定》的相關規(guī)定,應該被優(yōu)先考慮。

      (二)對我國立法修正的建議

      “變”與“不變”,永遠是立法修訂的兩種選擇。如前文所述,對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問題,我國當前的基本立法態(tài)度似乎是“不變”的。然而,這種“不變”,至少從國際立法的趨向來看,并不是一種值得贊許的態(tài)度。這是因為著作權提供更長的保護期,在國際社會上,已然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其他國家紛紛修正著作權法對著作權提供70年乃至更長期限的保護時,我國卻僅提供50年的保護期。我國的這種立法狀況,在我國國力不斷增強、文化產(chǎn)業(yè)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將使得我國的著作權產(chǎn)業(yè)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盡管有不同的聲音,但迄今為止,美、德、法等的實踐至少表明:延長著作權保護期限并沒有給該國的產(chǎn)業(yè)或者公共福利產(chǎn)生重大的不利沖擊。所以,順應國際的立法趨勢而延長著作權保護期限,或許不一定是最優(yōu),但至少也算是次優(yōu)選擇。

      在變的基調上,我們可以有全面修正與部分修正的選擇。所謂的全面修正,就是針對所有的作品,均延長其保護期限。所謂的部分修正,如日本,就部分作品予以延長保護期限。全面修正的做法比較激進,對產(chǎn)業(yè)等可能形成較大沖擊。而部分修正則相對緩和,是一種相對折中的立法態(tài)度。

      若從謹慎立法考慮,部分修正,或許應該是我們優(yōu)先考慮的修法策略。在具體的做法上,可以考慮延長那些保護期未實行“作者終生附加原則”的特殊作品,如視聽作品、雇主作品(含法人作品、著作權屬于單位的特殊職務作品)保護期。之所以將這類作品列為優(yōu)先予以延長保護期的對象,是因為在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的背景下,這類作品與那些實行“作者終生附加原則”保護期的作品相比,受到了更加“不公平的待遇”。對于延長的具體期限,不宜過長??蓞⒄諊H上的普遍做法,給予延長20年為宜,即保護期為自發(fā)表之日起70年,但自創(chuàng)作之日滿70年未發(fā)表的,則不再予以保護。對于實用藝術作品,宜直接規(guī)定按照美術作品的保護期來進行保護,而不再單獨設計其保護期。

      當然,不論是全面修正,還是部分修正,還有一種相對緩和的延長做法,就是實行可續(xù)展制,即在維持現(xiàn)行立法50年的基礎上,允許權利人在期限屆滿時提出續(xù)展申請,并因此得以延長20年的保護期。[11]65但這種可續(xù)展的立法,并非國際慣例??紤]到國際立法接軌等問題,竊以為,暫不應予以考慮。

      猜你喜歡
      保護期伯爾尼終生
      熊熊樂園環(huán)游世界
      瑞士伯爾尼:抬眼就能見到熊
      學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48
      RIDING IN BERN 縱情伯爾尼
      中國自行車(2018年6期)2018-07-23 03:17:10
      韓國卸任總統(tǒng)的“保護期”有望延長
      世界知識(2017年21期)2017-12-28 21:57:07
      最后一次
      詩林(2016年5期)2016-10-25 05:49:08
      論我國著作財產(chǎn)權保護期延長的不必要性
      ——以TPP協(xié)議為視角
      一次終生難忘的美國交通違章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8
      終生學習必須終生閱讀
      學習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4:56
      “琴”定終生
      日本將著作權保護期延至70年
      辛集市| 淮阳县| 于田县| 博湖县| 突泉县| 土默特右旗| 西峡县| 海丰县| 兴义市| 南充市| 石泉县| 天峻县| 广河县| 黎城县| 车险| 比如县| 永川市| 凭祥市| 沅江市| 古丈县| 界首市| 沙河市| 贞丰县| 新田县| 太湖县| 冀州市| 松潘县| 肥城市| 乌拉特后旗| 青铜峡市| 邵阳市| 原平市| 安多县| 洛浦县| 育儿| 治县。| 南靖县| 克拉玛依市| 汉川市| 大兴区|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