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漢林
(遼寧省北票市西官營林果服務站,遼寧北票 122100)
北票市地區(qū)在推廣種植金絲王大棗的過程中,應合理地運用嫁接等方法完成金絲王大棗的栽培,然后再配以科學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金絲王大棗栽培成活率與果實質(zhì)量。本文將對金絲王大棗的栽培與管理方法進行分析。
1.1 培育山棗砧木苗 首先,播種。選擇每年3月末~4月15日將種子播到林地內(nèi);若在秋季播種,應在土壤解凍前播種。春秋播種都可使用條播法,行間距控制在37 cm左右即可,溝深3 cm左右,每次蓋土2.25 cm厚最佳,種子播完后,要覆蓋塑料薄膜,這有助于升溫保墑、增加幼苗破土率。
其次,科學管理。當破膜的幼苗達到10 cm后進行定苗操作,每667 m2預留7 750株即可,每株之間要相距15 cm左右;當幼苗達到15 cm高后首次施撒肥料;當幼苗達到30 cm高后,要水肥同施;當幼苗達到60 cm高后,要將主莖中心去除,引導其橫向生長,提高嫁接成活率[1]。
1.2 科學嫁接 首先,要選擇粗實、無病蟲害的母樹截取接穗,一般采集時間為果樹休眠期內(nèi)。采集的接穗多為兩年生3 mm左右直徑的樹枝,截斷后建成若干小段,放入塑料袋內(nèi)密封后移入冷庫內(nèi)可儲存半年;或截成小段后,準備一盆清水浸泡枝條,然后直接使用劈接法嫁接。
1.3 科學管理 嫁接結(jié)束后,把砧木中萌發(fā)的內(nèi)壓剔除,使愈合口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待嫁接枝條長到30 cm時,實施支撐捆綁,防止大風吹斷枝條。同時,在生長期內(nèi)做好肥料施撒,每21 d施撒1次,共施撒3次,每667 m2林地施撒有機復合肥210 kg左右。
2.1 整地 要提前1 a實施整地。同時,要選擇地勢平坦、離水源近的位置進行造林。進行林地整地后,要做好80 cm×80 cm×80 cm的栽植坑挖掘工作,同時每坑內(nèi)要施撒農(nóng)家肥20 kg。
2.2 密度調(diào)整 結(jié)合北票市常年干旱少雨的現(xiàn)狀,每667 m2種植45株棗樹最佳,且株行間距為3 cm×5 m;若土壤肥力充足、水源充沛,每667 m2栽植120株最佳,且株行間距為3 cm×2 m[2]。
2.3 處理樹苗 將準備栽植的樹苗浸泡在水中8~24 h,取出后剪平根部,用石硫合劑溶液浸泡15 min進行消毒,然后全部拿出,用清水沖洗后,蘸取泥漿即可種植。
2.4 移栽 將移栽的樹苗端正的拿在坑穴上方,將樹根抖開后,比直放入坑內(nèi),覆土、踩踏、澆水。
3.1 及時澆水 栽植后,應及時澆水,讓樹根和土壤緊實的粘附在一起;等半個月后,進行第2次灌溉。
3.2 地膜覆蓋 澆完水后,選擇大小適宜的塑料薄膜,從中間開口后,順著樹苗上部比值套下,然后用泥土壓住四周,實現(xiàn)保水升溫的目的。
3.3 施肥 待樹苗新梢有15 cm長后,為每667 m2追加10 kg氮肥,同時,追撒根肥時,每隔兩周要噴灑葉面肥1次。
3.4 病蟲害防治 首先,防治棗瘋?。簩@期間若發(fā)現(xiàn)葉子生長有問題,要立刻將患病樹枝剪除、焚燒。同時,也可以為棗樹提供藥物輸液治療,治療時選擇祛風1號藥物,經(jīng)稀釋后用點滴瓶掛在樹干頂端,接著用針頭插入棗樹木質(zhì)部內(nèi)部,通過自然滲透向樹體內(nèi)輸送藥物。其次,防治媒介昆蟲:可選擇適量的杜邦萬靈等藥物,經(jīng)稀釋后均勻的噴灑在患病樹體上,完成滅蟲治理。最后,要及時“開甲”。若花果期降水充沛,要使用剪子為棗樹人工“開甲”,從而避免坐果時受水分過多影響而無法正常坐果。
3.5 中耕除草 觀察棗樹長勢,在中耕過程中,鏟除雜草,改善土壤透氣效果,防止雜草奪取棗樹生長的養(yǎng)分。
3.6 花期管理 棗樹沒有大小年,開花期間降水過多時,為防止發(fā)生霉變,要噴施赤霉素+“棗白金”,每噴壺水加赤霉素1小袋,加“棗白金”2瓶蓋(約合30 mL),一般噴1次即可?;ㄆ诟珊?,可在傍晚時向樹體噴灑清水,間或噴灑0.2%的硼酸、(0.1~0.2)×6~10的赤霉素。同時,要科學施肥、澆水,才能使棗樹坐果率提高,落花落果現(xiàn)象減少。
3.7 修剪枝條與科學采摘 在栽植金絲王大棗時,要堅持矮化密植原則,根據(jù)樹苗長勢,及時地修剪枝干,將萌蘗與萌芽剪除,從而保證棗樹長勢不受影響,提高棗樹產(chǎn)量。采摘時,要佩帶手套,順著反方向擼棗,這樣可避免傷害大棗外皮,保證大棗的完整性。
在北票市推廣金絲王大棗種植的過程中,做好砧木嫁接、合理栽培、科學管理等工作,才能提高金絲王棗棗樹嫁接成功率、存活率,才能提高金絲王大棗的品質(zhì)與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