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煒君
[摘要] 目的 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的療效進行探討。 方法 將2016年4月—2017年4月間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n=53)及對照組(n=53)。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常規(guī)生化指標水平。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兩組患者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P<0.05)。結論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通過實施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有利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能夠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
[關鍵詞] 2型糖尿?。粋€體化營養(yǎng);血糖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b)-0036-02
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當中占比超過90%。2型糖尿病患者依然具備了一定的胰島素產生能力,但胰島素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其治療過程中需口服某些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以維持血糖平衡[1]。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干預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關鍵點。該院對2016年4月—2017年4月間收治的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了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2]:所選入對象均符合WHO關于 2型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 或 75 g 葡糖耐量試驗 2 h 血糖≥11.1mmol/L?;颊咦栽竻⑴c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3]:合并心、腦、腎等嚴重器官功能病變者;血糖波動過大者;糖尿病足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
選取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作為臨床觀察對象,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n=53)及對照組(n=53)。研究組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為49~74歲,平均年齡為(55.6±5.7)歲,病程為2~11年,平均病程為(5.6±1.8)年;對照組中男29例,女24例,年齡為51~72歲,平均年齡為(56.4±5.3)歲,病程為1~12年,平均病程為(5.9±1.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方法,根據患者血糖情況選擇合適的口服藥或胰島素降血糖,給予常規(guī)飲食指導、健康教育、運動指導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治療前,對患者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制定個人健康檔案,以便對患者病情持續(xù)跟蹤。以《中國2型糖尿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指南》為參考[3],結合患者個體病情、喜好、血糖水平、體重、合并癥等情況,確定每位患者每日的總熱能及三大營養(yǎng)素比例,制定針對性營養(yǎng)治療方案。①熱量控制??偀崃繑z入控制在1 000~2 600 Kcal/d。消瘦者可酌情增加;臥床者、肥胖者適當減少[4]。②日常進餐。要求患者每餐定時、定量進食,并由患者家屬監(jiān)督。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比例分配。服藥后易出現低血糖者可再少量加餐。③碳水化合物攝入控制。主食以吸收較慢的多糖類谷物為主,讓患者盡可能選擇搭配食用低GI(升糖指數)和低GI(血糖負荷)的食物,如用糙米、燕麥、雜豆替換白米粥,有利于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嚴格限制食用含糖調味料及飲料。④食物纖維攝入。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攝入量,可進一步改善糖耐量,還可促進胃腸蠕動,可有效預防脂質代謝紊亂。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實施2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相關數據采取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兩組患者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2型糖尿病尚無根治方法,只有通過持續(xù)用藥,維持血糖平衡。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患者保持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維持正常營養(yǎng)攝入,有利于進一步控制病情。然而,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營養(yǎng)攝入認知較差,生活當中往往不能約束自身飲食行為,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依然不夠理想。
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結合2型糖尿病患者實際營養(yǎng)需求所實施的個體體驗式飲食干預模式。專職營養(yǎng)醫(yī)師會對患者病情、飲食習慣、營養(yǎng)情況、血糖波動等做出全面評估,制定出個體化飲食方案[5]。以標準用餐作為載體,讓患者更為直觀地理解健康飲食,促使其能夠主動配合飲食控制,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期間,囑咐患者禁食含單糖或雙糖的食物,確保膳食纖維及維生素攝入,盡量多食用低糖水果及新鮮蔬菜,主食方面做到粗細搭配,定時、定量、定質,不得隨意增減食物。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由營養(yǎng)醫(yī)師負責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個體化督導及相關資訊輔導,定期向患者發(fā)送相關教育資料如視聽資料、閱讀資料等。同時,由營養(yǎng)醫(yī)師教授患者引起異常糖代謝相關因素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血糖指數等營養(yǎng)學相關知識,協(xié)助患者解決治療期間飲食方面所存在的困難、疑惑,讓患者能夠掌握飲食控制基本技能及方法,學會每日主食量、副食量、標準體重、總熱量攝入計算方法[6],使其能夠合理分配餐次,掌握食物交換方法,增強其飲食、營養(yǎng)攝入認知,從而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
結合該研究結果來看,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兩組患者血清鐵、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P<0.05),與相關文獻結果相似[7-8]。由此可見,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習慣,不僅能夠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也能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有利于穩(wěn)定病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嚴玲玲. 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的療效評價[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3):82-83.
[2] 張水嬌.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的療效評價[J].醫(yī)學信息,2011,24(2上旬刊):595-596.
[3] 劉秀芳,袁順平. 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的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22):64.
[4] 鄭欣,宋海曲.個體化體驗式營養(yǎng)治療對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作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6):192-194.
[5] 吳超鋒.個體化營養(yǎng)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2):128-130.
[6] 王靜,曾凱宏,林赟,等.個體化營養(yǎng)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2,33(12):2037-2038.
[7] 袁媛,陳立勇.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飲食治療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1):3-5.
[8] 姜素英,馮曉慧,葛聲,等.上海市某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個體化及量化營養(yǎng)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10):736-7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