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蒙古草原“內地商民”間的性問題與蒙疆治理研究

      2018-02-12 03:51:36柳岳武
      社會科學 2018年12期

      柳岳武

      摘 要: 康熙以降,隨著清廷對蒙古草原統(tǒng)治的增強,山陜直魯?shù)忍幍纳堂袢藵u入草原,從事“雁行式”貿易或“移民式”耕種。而此際草原惡劣的“自然生態(tài)”,弱肉強食的“社會生態(tài)”,尤其是清廷禁止內地民人攜眷前往并禁止與蒙古女性通婚的“政治生態(tài)”,進一步導致了草原上女性資源的嚴重稀缺,催生了商民人間雞奸行為的高發(fā)和兇案的發(fā)生。針對此等問題清廷除對“有罪者”問罪外,不曾積極采取何等措施消除前兩種生態(tài)導致的不良影響,相反繼續(xù)從“蒙漢相安”、“保護蒙旗”的立場出發(fā),繼續(xù)對內地女性的進入以及蒙漢通婚進行限制,客觀上扼殺了確保邊疆安全的重要機體細胞“定居式家庭”的生長,直接導致了晚清尤其是清末外蒙等邊疆危機的全面爆發(fā)與清廷應對的措手不及。

      關鍵詞: 清代蒙古草原;“內地商民人”;雞奸案;《刑科題本》

      中圖分類號:K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18)12-0153-14

      清初以來,清廷對蒙古各部統(tǒng)治權力的逐漸確立,為內地商民人進入蒙古草原提供了重要前提。尤其是康熙后清廷對各部統(tǒng)治的增強,更進一步促使山陜直魯?shù)忍幍纳堂袢嗽絹碓蕉嗟厍巴晒挪菰?。民人們前往,主要從事“種地”活動;商人們前往,主要從事內地與蒙古草原間、蒙古草原各旗間的“出旗貿易”等活動。此等“雁行”與“移民”,因蒙古草原殘酷的“自然生態(tài)”,移民社會“兇暴險惡”的“社會生態(tài)”,尤其是清廷禁止內地人攜眷前往蒙古并嚴禁他們與蒙古女性通婚的的“政治生態(tài)”,導致蒙古草原移民社會中女性資源的嚴重不足,迫使這些男性只能以那些初來乍到的年輕男性為性對象,釋放壓抑已久的性壓力,并因此發(fā)生多人雞奸一人或一人雞奸多人,長期雞奸、頻頻雞奸的非正?,F(xiàn)象,由此導致蒙古草原上兇殺案的不斷發(fā)生以及雞奸現(xiàn)象的惡性循環(huán)。

      關于清代蒙古草原內地商民人之間的雞奸問題,既往成果闕如 。過去更多關注的是大盛魁、天義德為代表的內地商幫尤其是晉商在蒙古草原上的經商情況,渲染的多是以晉商為代表的清代商幫與茶馬古道的輝煌,而對內地商民人實際生活狀況尤其是性生活情況缺乏關注,對清廷治理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政策層面的嚴重缺陷也關注不足。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的雞奸問題是蒙古草原移民社會非正常性生活中最突出、最惡劣的一種(嘉道后奸非、賣淫現(xiàn)象也逐漸增多),深刻反映了清廷對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單純控制而非全局治理所帶來的嚴重問題。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雞奸問題之研究,不僅可以豐富清代邊疆史中的族群關系史(如內地商民人之間關系)、群際關系史(如蒙漢關系)等重要的研究領域,而且可以通過族群關系史、群際關系史的視角去檢視清代邊疆治理上的經驗與不足,為當下和今后中國的邊疆治理乃至某些特殊地區(qū)的特殊群體問題的解決提供現(xiàn)實借鑒。本文主要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的《刑科題本》中有關乾隆至光緒年間蒙古草原上的雞奸案(《宮中朱批奏折》、《軍機處錄副奏折》中也有少量此類案件)為主要對象,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文中所指“雞奸”,不僅包括此際蒙古草原上男男之間的性暴力行為,也包括為求生存的弱勢者與嚴重缺乏女性資源的強勢者之間的“和奸”行為。

      一、《刑科題本》載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的雞奸案

      順治、康熙以來,隨著清廷對整個蒙古草原影響與統(tǒng)治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內地商民人前往蒙古草原。如東蒙古等所謂的口外地區(qū),至康熙四十六年時,前往“或行商或力田”的山東商民人就達“數(shù)十萬人之多”。至康熙五十一年,單赴墾種的山東民人就“多至十萬余”? ?。又如光緒三十三年的歸綏道屬下,總人口達1512043人 。與內蒙古草原相比,清代前往外蒙古草原的內地商民人的人數(shù)規(guī)模雖不能相提并論,但前赴者仍不乏其人,其人數(shù)與發(fā)展規(guī)模也體現(xiàn)出逐步增長的趨勢。如作為外蒙古草原重要的政治、宗教中心的庫倫及周邊地區(qū),早在康熙年間就有山西、直隸的四十余戶民人,開始在“庫倫合洛河、衣本(伊琫)、布爾噶臺”等一帶地方“建房”居住 。其后雍正五年至乾隆二年間伊琫地方廟宇之修建,“續(xù)有內地民人至” ,直接導致“圖盟右翼左親王等旗沿色楞格河、鄂爾坤河、哈拉河以及各支河流域,皆有漢蒙人,農田不下數(shù)千頃”。至乾隆四十年,僅土謝圖汗所屬王齊巴克雅林木丕勒扎薩克臺吉等旗伊琫等處,種地的民人就達三百名。到了嘉慶六年,各處民人總數(shù)達六百余人。除種地民人外,各種商人也紛紛前往 。如乾隆三十五年間《領票貿易人往庫倫、恰克圖花名冊》中共有115人 。至19世紀60年代,據(jù)稱活躍于漠北喀爾喀蒙古地區(qū)的旅蒙商民人已達到20余萬人,大商號約有500余家 。

      正是在以上這些商民人間,發(fā)生著大面積高頻度的雞奸行為。而那些最終演化為惡性殺人案的雞奸案被《刑科題本》記載下來,它對人們研究清代蒙古草原內地商民人間的雞奸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與資料。

      (一)雞奸案的主要類別

      《刑科題本》所載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的雞奸案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鋪主、住戶與無住處的傭工者之間的雞奸案

      鋪主、住戶是指那些較早就來到蒙古草原從事某種營生或從事傭工耕種而有居住的那一批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他們在草原上有了固定住處,并能夠維持日常生計。他們雖定居下來了,相對于各蒙旗而言仍屬“客籍”,但相對于初赴蒙古草原尋求生計又無住處的傭工者而言,卻是“老人”了。這些“老人”明顯比初赴草原尋求工作的年輕傭工者們具有優(yōu)勢。他們不僅可以收留后者,而且可以向這些缺衣缺食缺錢用的年輕男性放貸。也正是這種“優(yōu)勢”,導致這些人趁機雞奸剛來不久的年輕傭工者。另外,此類雞奸案中,這些人雖已定居,有住處、有衣食,但他們絕大多數(shù)仍是“單身漢”,沒有娶妻或未帶妻室。也正如此,為滿足生理上的需求,他們常常選擇初赴草原的年輕傭工者下手,趁機雞奸后者。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屬的郭家柱殺死高現(xiàn)有一案就體現(xiàn)了此點。高現(xiàn)有是山西太原人,案發(fā)前在歸化城屬某處開鋪號生理,屬有資力且條件較好者。郭家柱是山西徐溝縣人,案發(fā)時才20歲,此前在歸化城屬筆斜氣村一帶傭工度日。乾隆二十七年八月間,郭家柱因“缺乏食用”,向高現(xiàn)有借了兩千文錢。高現(xiàn)有乘機引誘郭家柱,進行雞奸。郭家柱“一時沒主意”,“給他奸了一次”,“后來遇便行奸,也記不得次數(shù)?!焙髞砉抑蚬孰x開,但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點燈的時候,郭家柱在街上買煙時,又被高現(xiàn)有撞見,立逼還錢。郭家柱沒錢,要求遲緩,高現(xiàn)有又要求郭家柱到他鋪子里去說話,買了一壺燒酒,一同吃酒。吃到二更天時,高現(xiàn)有又要與郭家柱行奸,遭到郭家柱的抵制。

      同樣同屬內蒙古草原的豐鎮(zhèn)、和林格爾、薩拉齊、托克托、熱河、四子旗廳以及多倫諾爾等處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另外,即便是遠距內地的外蒙古,此類案件也照樣存在 。

      2.師徒、掌柜與伙計、店伙之間的雞奸案

      師父與學徒之間,鋪號掌柜與伙計之間以及店鋪內伙計與伙計之間也經常發(fā)生雞奸行為。此類雞奸案各自又有不同之處,如師父與學徒之間,難免有師父依仗自身地位“強勢”雞奸學徒的特點,而鋪號掌柜與伙計之間也體現(xiàn)出這一特征。店鋪內伙計與伙計之間的雞奸案則又兼顧以上兩類的共同性,即大家都是漂泊在草原上的異鄉(xiāng)人,都沒帶妻子在身邊,都面臨長年累月壓抑而不能解決的性饑渴。

      如乾隆五十四年正月間發(fā)生于多倫諾爾屬下的馮廷玉毆死胡六兒一案,就是一起發(fā)生在師父與學徒之間的雞奸殺人案。案中的馮廷玉本是山東棗強縣人,案發(fā)前在多倫諾爾廳開鞋鋪生理。乾隆五十三年馮廷玉先收戴十子為徒,后又收萬全縣人胡三保的兒子胡六兒為徒,言定三年學滿。夜間師父馮廷玉與徒兒戴十子、胡六兒等一炕睡宿。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夜,“馮廷玉頓起淫念,向戴十子求奸不允,馮廷玉用言嚇逼,戴十子畏懼,當被雞奸。迨后行奸已非一次。至十二月初四日夜,馮廷玉乘戴十子睡熟,又向胡六兒求奸,胡六兒不允,馮廷玉用強將胡六兒雞奸后,因胡六兒不允續(xù)奸,時加辱罵” 。又如乾隆三十七年發(fā)生于內蒙古薩拉齊廳屬下毛岱村的王海山拒雞奸殺死張岐順案,也是發(fā)生在店鋪內的掌柜與學徒之間的雞奸案 。再如咸豐六年發(fā)生于張家口廳龍池窯地方的楊牛仔扎死劉庭瑞案、道光十六年發(fā)生于歸化城屬下的范緒砍死劉大沅案,分別體現(xiàn)的是唱戲班子的領班班主與學戲者間、開設茶鋪的掌柜與伙計之間的雞奸行為。

      除了師父與徒弟、掌柜與鋪伙之間的雞奸案外,此時期同在一處工作的伙計之間也經常發(fā)生雞奸活動。代表者如嘉慶五年八月間發(fā)生于張家口廳屬某村的王照扎傷姜世立及趙光顯案,就是典當行鋪伙之間的雞奸案 。

      3.店主住客之間、住客之間以及住客與伙計之間的雞奸案

      店主、房主雞奸住客是此階段蒙古草原上較為常見的一類雞奸現(xiàn)象。這類案件多發(fā)生在夜半三更時分,此類案件的經常發(fā)生與蒙古草原上“歇店”條件的簡陋與炕鋪的相對有限有關。當住客不能單獨享有一間房間或一個炕鋪時,只能與店主、房主、客店伙計或與其他住客同睡一炕,為那些半夜三更時淫念頓起者提供了條件。如道光四年二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屬下的哈拉合碩村劉成義殺死趙來保子案,就是一例開歇店的店主欲雞奸住客的案件。時年24歲的內地客民趙來保子,向在歸化城屬哈拉合碩村開歇店生理。而時年19歲的殺人者劉成義,是山西陽曲縣人,單身一人在該處做工度日。道光四年十二月初六日,劉成義往哈拉合碩山上砍柴,住歇在趙來保子的客店內。初十日晚上,趙來保子的叔祖“趙三和住客王有名在外間炕上睡歇,”劉成義“合趙來保子在里間炕上喝酒,喝了一會”,劉成義先睡了。二更時,趙來保子挨“劉成義的身邊躺下,”用手在劉成義的“臀上揣摸”,劉成義喝問,“趙來保子說要把劉成義雞奸” 。類似的還有乾隆五十七年四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屬下的孫繼順砍傷羅應宣案,它是一例住戶欲雞奸借宿者的典型案件。又如,道光四年九月初發(fā)生在歸化城屬的鄭三良子扎死閆鎖子一案,則是歇店內伙計欲雞奸住客的典型案件 。

      除了店主、鋪主雞奸住宿者外,住宿者也可能面臨房主家的工人、歇店里的伙計等的雞奸。這些男性長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無妻無室,又無女性可與同居,長期的性壓抑導致他們在某些特殊場合下會把比他們年輕的男性住客視為性釋放對象,導致此類雞奸案的多發(fā)。如嘉慶十七年十二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屬下的韓添仁子殺死溫光利案,就是住戶家的雇工欲雞奸借宿者案? 。

      4.傭工者之間的雞奸案

      清代內外蒙古草原上的傭工者是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群體,這些傭工者中不僅有給人種地的長工、短工或臨雇工,還有為他人畜放牲口、開采煤礦、種植菜園等類人群。另外像一些鋪號臨時聘請的幫工、趕車的車夫等也都屬于此類。他們人數(shù)眾多,籍貫復雜。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單身漢”,許多人因家貧難度,在家鄉(xiāng)就沒娶妻子。到草原來只為糊口,更不可能帶有女性,共同生活。清代內外蒙古草原上活動的傭工者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此類單身男性,為此,雞奸案在此類人群中頻繁發(fā)生,亦屬正常。如乾隆四十年七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屬新營子村的張國璽扎死高尚一案,則是放駝雇工間的雞奸案 。道光十七年二月間發(fā)生于歸化城口氣北什軸村的何玉生仔揢死姚考考仔一案,則是同一雇主家兩個種地雇工之間的雞奸案 。除此之外,乾隆元年楊琮扎死劉萬才案、乾隆四十二年沈六兒拒雞奸捏傷劉五身死案、 嘉慶十七年的牛年和子勒死王維財案、李富扎死李明亮案,都是傭工者之間的雞奸案。他們要么給某個店主家傭工,要么給某位地主家種地。正是在這些傭工者之間頻繁發(fā)生雞奸案。

      5.旅行者之間的雞奸案

      無論是普通的傭工人,還是從事貿易的商販店伙,甚至趕車人,他們從內地前赴蒙古草原,或者穿梭于蒙古草原內的各處,以及從蒙古草原返回內地,其旅程本身就是一個漫長寂寞而又艱苦的過程。風餐露宿,枯燥無味。為保安全,不少人結伙而行(尤其是前赴外蒙古等處)。由于此等旅行只有男人而無女性跟隨,往往也導致旅途中雞奸案的發(fā)生 。

      如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間發(fā)生于郭璧王旗地方的王禮復扎死張得萬案,就是典型的蒙古草原上旅伴之間的雞奸案。案中的王禮復案發(fā)時19歲,他于乾隆五十七年四月間從家山西出發(fā)跟隨同莊的張得萬(時年40余歲)一道,前赴外蒙古庫倫地方。不想途中張得萬起了壞心,幾次向王禮復調戲,欲行雞奸,王禮復始終不從。隨后行至郭璧王旗地方,張得萬又要雞奸王禮復。王禮復生氣,“獨自一個人躲著行走”,終被張得萬找到。在疊騎駱駝趕路的途中,張得萬又將王禮復拉下駝來,實施雞奸,遭到王禮復的反抗,將對方扎傷身死 。

      (二)《刑科題本》載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雞奸案數(shù)量與比例

      筆者檢閱乾隆至光緒年間《刑科題本》中內外蒙古上的雞奸案與總刑案情況(因限于篇幅,青海蒙古不納入其內),各處雞奸案與總刑案比例如表1:

      其中張家口廳屬雞奸案件占該處總刑案的3.1%;歸化城屬占3.3%;多倫諾爾屬占5.3%;綏遠城屬占11.1%;豐鎮(zhèn)廳屬占3.2%;寧遠廳屬占10%;清水河廳屬占9%;和林格爾廳屬占1.3%;托克托廳屬占2.3%;薩拉齊廳屬占0.9%;獨石口廳屬占1.2%;四旗廳屬占1.8%;塔子溝廳屬占2.9%;熱河屬占1.4%。外蒙古庫倫辦事大臣管轄地面共發(fā)生刑案6起,其中雞奸案2起,占33.3%。總計,乾隆至光緒年間《刑科題本》所記內外蒙古各處共發(fā)生雞奸殺人案84起,而同時期內外蒙古各處共檢索到刑案3175條,每一百條中至少有2.6條是雞奸案。這一比例比同時期內地各省比例要高得多。具體情況如表2:

      表2中福建百分比最高,為2.2%;吉林為2.0%,甘肅為1.9%,河南為1.3%,奉天為1.5%,廣東為1.5%,山東為1.2%,四川為1.1%,安徽為1.0%,江蘇為0.9%,江西為0.7%,浙江為0.7%,貴州為0.4%,廣西為0.2%,新疆為0%。其百分比最高者福建(2.2%)也要比此時期蒙古草原上的平均百分比2.6%要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1、2對此時期蒙古草原與內地各省份發(fā)生的雞奸案數(shù)量的比較,只是一個表面上的數(shù)據(jù)比較,而非真實情況。實際情況應是蒙古草原上發(fā)生的雞奸數(shù)量不僅要比上表1統(tǒng)計的84起要多得多,也要比上表2即同期發(fā)生在內地各省份的雞奸案與總刑案的比例要高得多。因為上表1所統(tǒng)計的84件案件并不等于同時期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實際發(fā)生的雞奸行為的總數(shù)。一方面,一些未發(fā)生命案的雞奸案并未被《刑科題本》“收錄”,更為重要的是此時期蒙古草原上廣泛存在著一大批“弱勢群體”,他們更容易同施奸者之間發(fā)生“和奸”,或遭雞奸后,選擇私了。如文中統(tǒng)計的84起雞奸案中,被奸人當場拒奸殺傷施奸者的才44起。其余的40起都是先“和奸”,后因發(fā)生某些情況出現(xiàn)了人命官司,才被暴露出來。又如私了,因被雞奸的這一群體多屬已成年的年輕人。當此類情況發(fā)生后,這些被雞奸者因顧及顏面,多選擇“私了”。如韓添仁子與溫光利一案,溫光利就叮囑他的弟弟以及韓添仁子等不要告發(fā),愿意私了 。再如王玉金與張正祿一案、王正庫與王順奇一案、張大湰與楊志賢案,也都體現(xiàn)了先欲“私了”的特點。與之對應,同時期內地省份與蒙古草原卻不同。內地不存在蒙古草原上所存在的女性資源嚴重缺陷問題,也不會大面積地存在類似于蒙古草原上那種諸多的無家可歸、傭工流浪的年輕男性在生存因素的威脅下愿意長時期與另一男性或多位男性發(fā)生雞奸的情況。相反,此際內地省份的雞奸行為多發(fā)生在某些特殊群體之間,如成年男性與幼童之間、寺院僧侶與徒弟之間、乞丐與乞丐之間。此類案件大多一經發(fā)生即被發(fā)現(xiàn)或告發(fā)。為此,內地省份雞奸案件之統(tǒng)計雖也不等同于實際發(fā)生的雞奸數(shù)量,但比蒙古草原要接近實際。

      總之,上文列舉《刑科題本》所載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之間的84起雞奸案,只是此時期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之間雞奸生活的一個縮影,它占實際發(fā)生過的雞奸行為之比例,也許僅只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三)《刑科題本》載蒙古草原上雞奸現(xiàn)象之嚴重

      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的雞奸現(xiàn)象非常嚴重,且與同時期發(fā)生在內地省份的雞奸案具有不同特點。

      1.一人多次雞奸、長期雞奸某人的現(xiàn)象很常見

      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一人多次雞奸、長期雞奸某人的現(xiàn)象很常見。如乾隆二十七年發(fā)生于張家口廳頭道營子的王全雞奸劉六黑子案,就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乾隆二十五年八月里,王全在地里看守莊稼時就被劉六黑子哄誘雞奸一次,后來長期“隨便雞奸”,延續(xù)時間長達二年。又如乾隆三十七年發(fā)生于薩拉齊廳屬下賈旺明因雞奸不從扎死胡四子身死案,此案中兩者之間的雞奸生活也達四五年之久,可謂長期雞奸? 。

      同樣,上述現(xiàn)象在高現(xiàn)有雞奸郭家柱案、李添福雞奸寵宏元案等其他十幾個案件中也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由上可知,清代《刑科題本》記載下的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之間的雞奸現(xiàn)象遠比同時期內地省份嚴重得多。內地省份雖也有不少雞奸案,但絕大多數(shù)都只是一次行為,被告發(fā)或因反抗后就終止了。而同時期蒙古草原上的雞奸行為卻是長時期、多頻次的行為。

      2.一人被多人雞奸或一人雞奸多人的現(xiàn)象經常發(fā)生

      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雞奸行為的嚴重,還體現(xiàn)在重疊交叉的雞奸活動中。不僅出現(xiàn)一人雞奸多人的現(xiàn)象,還出現(xiàn)一人被多人雞奸的現(xiàn)象。如馮廷玉殺死胡六兒一案,作為鞋鋪掌柜的馮廷玉不僅憑師父的身份多次雞奸其中的一個徒弟戴十子,后又雞奸了另一徒弟胡六兒。除這兩個徒弟被雞奸外,長期在外開鞋鋪生理的他,有沒有雞奸過其他的徒弟,不是本案件關注的問題 。同樣祁三子殺死杜世雄一案中,祁三子不僅雞奸過馮三子,后又雞奸了李大。另如李忠殺死李幅金子、李三子一案,李幅金子不僅多次雞奸了李三子,當被李忠發(fā)現(xiàn)后,為掩其口舌,又與李三子聯(lián)合,欲雞奸李忠 。

      以上案例均為一人長期雞奸兩人或兩人以上的案子。此時期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之間還出現(xiàn)過一人被多人雞奸的現(xiàn)象。如祁三子殺死杜世雄一案中,李大不僅“長期被杜世雄雞奸”,其后又被祁三子雞奸。又如馬得水扎死馬添思一案,丁旺不僅被馬添思長期雞奸,后又被馬得水多次雞奸 。以上兩例可稱為一人被多人雞奸的一種情況。

      此等一人雞奸多人或一人被多人雞奸的現(xiàn)象在清代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之間較為常見。以上所舉的僅是因發(fā)生了殺人命案才被牽扯出來的與案情密切相關的那些人,僅此而已,此類案例就占據(jù)了全部雞奸案件的9/84件。

      3.雞奸現(xiàn)象隨時隨處發(fā)生,人人自危

      清代蒙古草原上的惡劣社會生態(tài),不僅導致雞奸行為時常發(fā)生,而且也使許多年輕人經常面臨被雞奸的風險。此種風險可謂無處不在。如乾隆十年間發(fā)生于內蒙古草原塔子溝廳屬赤里赤地方的白賢卿拒雞奸扎死王三案,就體現(xiàn)了“強者”恃強隨時都有可能雞奸“弱者”的現(xiàn)象。案中白賢卿向在口外開雜貨布鋪,王三在口外種地。有一天王三到白賢卿鋪里賒布,因天黑,白賢卿留其住宿,夜間同炕睡宿,夜半時分,王三乘白賢卿睡熟,起意雞奸,被白賢卿發(fā)覺,爭吵而散。后來拜年時,他們又在同在該處開布鋪的蔡士才家里碰到一起,王三仍想雞奸年輕力少的白賢卿,并問他那天為何不賒布給他。白賢卿答以不賒給“混賬人”。王三遂乘酒起興,稱白賢卿為“混賬兔子,要裝腔”,遲早“少不得要弄到手”,叫他“說不嘴響”。后來在蔡士才的勸說下,白賢卿先行離開,而王三卻乘間溜出,半道截住白賢卿,“拉至河套無人處所,復欲雞奸”。適王三脫落身佩小刀,白賢卿拾起向扎,致其受傷身死。

      又如乾隆四十三年五月間發(fā)生于內蒙古草原寧遠廳屬崞陽莊的王正庫拒雞奸殺死王順奇一案,也體現(xiàn)出強者“恃力”隨時雞奸弱者的現(xiàn)象。王正庫案發(fā)時18歲,在寧遠廳崞陽莊上作“賣扁食生理”,夜半歸家途中經過王順奇(案發(fā)時38歲)所開餅鋪店,“進去吃煙”時,被對方起意雞奸。王順奇先讓王正庫“坐下說話”,然后“掩上門”,挨王正庫身邊坐下,摟住對方稱愿給二百錢,讓“玩一回”。王正庫不依,起身要走。王順奇卻拉住對方胳膊,“用武強奸”。他從案上香筒里拿出小刀,稱若不從,就扎對方兩刀。王正庫懼怕,哄誘對方放下刀子后準備伺機逃跑,但卻未逃成,直到他的哥哥發(fā)現(xiàn)他沒回家出來尋找時碰巧遇上,才免遭雞奸 。

      4.雞奸現(xiàn)象的惡性循環(huán)

      清代內外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之間的雞奸案,多是年長男子雞奸年輕的男子,或者是已經定居下來、具有一定收留能力的“老人”雞奸剛來不久、一無所恃的“新人”。但這種格局一直都在變化:那些年長的成年男子最終必將“老去”,而年輕的人最后也都成長為“年長”者。即“老人”與“新人”之間也在變化,剛來草原的“新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財產”的積累,他們最終也將成為“老人”。成為“老人”后,他們不僅不愿再淪為前一批“老人”的性對象,而且開始與前一批“老人”爭奪有限的各類資源,“性資源”方面也不例外。如乾隆四十二年間發(fā)生在張家口廳屬下的張富河殺死張九兒案則體現(xiàn)出“新人”開始與“老人”爭奪性資源問題。案中張富河不僅雞奸了張九兒,而且又與另一女性楊氏通奸。后被張九兒得知,張九兒乘張富河不在時,又多次與楊氏通奸,后被張富河偵知,殺死了張九兒? 。同樣乾隆五十二年間發(fā)生于多倫諾爾廳屬下的馬得水殺死馬添思一案,也體現(xiàn)出“新人”與“老人”爭奪男性“性資源”而殺人的事實,該案馬添思系一較早就來到蒙古草原上的“老人”,不僅有房有產、長期包養(yǎng)丁旺進行雞奸,而且后又容留了馬得水。馬得水剛來時對馬添思雞奸丁旺還抱“漠視”態(tài)度,但時間久了、性壓抑急了后,他也開始乘馬添思不在家時威脅丁旺,與其通奸。這件事最終被馬添思發(fā)現(xiàn),并找馬得水“算賬”。與上案不同,該案中年富力強的馬得水在這場決斗中獲勝,打死了“老人”馬添思。

      二、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雞奸行為頻發(fā)的主要原因

      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雞奸行為頻繁發(fā)生主要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一)三種惡劣生態(tài)導致蒙古草原上女性資源嚴重不足

      清代蒙古草原上女性資源的嚴重不足主要與下面的三個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蒙古草原上惡劣的自然“生態(tài)”。這一“生態(tài)”給內地省份的絕大多數(shù)人的感覺不僅是一個干旱少雨、赤地千里的殘酷環(huán)境,更是一個冰雪載途、天寒地凍的塞外世界。也正如此,清代內地商民人中的很多人是在經商圖財或生存壓力下,才背井離鄉(xiāng)前往蒙古草原的。他們可以忍受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但內地的女性卻難以接受。對于前往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而言,他們寧可選擇自己獨自前往草原,也不愿意讓妻子女眷等輕易前往。也正如此,清代的絕大部分時間內,前往蒙古草原的多是內地男性商民人。

      其次是蒙古草原惡劣的“社會生態(tài)”。內地商民人進入蒙古草原后,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諸多不安定因素。他們的到來,無論是傭工還是負販行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典型的“雁行者”或“新移民”,不僅不時由內地移往蒙古草原,也不時地從草原上返回內地。在草原上,無論是傭工,還是負販,他們也在不停地移動?!坝污櫜欢ǎ粫r遷徙”是這部分人的共同特征。后來有些人漸漸取得“定居”能力后,又形成了蒙古草原上的客民社會。遠離故土的熟人社會,重新生根于新的陌生環(huán)境,一下子失去了故土家鄉(xiāng)那井然有序的管束。而草原上殘酷的競爭規(guī)則,以生存為第一要旨的惡劣生態(tài),造成了這一大多數(shù)為男性的移民社會,信奉強者的生存規(guī)律?!安恢Y義,好勇斗猛”,甚至不顧倫紀的行為經常發(fā)生。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生物界淘汰規(guī)則在此際蒙古草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此等境遇下,無論是傭工者、地商還是前往的商人,他們寧可把自己的女眷放在老家這一有序的熟人社會,而不愿帶往那一游蹤不定、憑強噬弱的蒙古草原。

      再者是清廷禁止內地商民人攜眷前往并禁止與蒙古女性通婚的“政治生態(tài)”。出于蒙漢分治、防止?jié)h人同化蒙古、便于自身統(tǒng)治之目的,清廷在不同時期做出過多次規(guī)定,禁止內地商民人攜眷前往各蒙古。如乾隆十五年元月甲戌條實錄記載了禁止內地商民人攜帶女眷前赴多倫諾爾等處蒙古草原的規(guī)定。如果清廷僅是禁止內地商民人攜帶女眷前往蒙古草原而不限制蒙漢之間的結合,這些生活于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的性問題還可以通過尋找蒙古族女性得到解決。但幾乎是整清一代清廷都嚴禁蒙漢通婚。如乾隆朝《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載:“康熙二十二年又定,凡內地民人出口于蒙古地方貿易耕種,不得娶蒙古婦女為妻。儻私相嫁娶,察出,將所嫁之婦離異,給還母家;私娶之民,照地方例治罪。”清廷不僅在法律法規(guī)方面做出了如此規(guī)定,具體統(tǒng)治過程中,禁止蒙漢通婚的規(guī)定也被嚴厲地加以施行。如雍正十一年三月丙戊條實錄載:“理藩院議覆巡查歸化城郎中舒魯克條奏……民人出口在各扎薩克地方貿易種地,娶蒙古婦人,生有子嗣者,交歸化城都統(tǒng)同知等細查伊等原籍姓名戶口數(shù)目,造冊具報。內有愿歸原籍者,由該同知給與印結,準其帶領妻子入口。嗣后仍照舊例,嚴禁蒙古婦女不許與民人為婚。如有違禁私娶私嫁者,將所娶婦人離異。媒保說合人,一并治罪。均應如所請,從之?!?/p>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發(fā)生內地商民人違背朝廷禁令與蒙古女性結為婚媾的現(xiàn)象。如民國《朝陽縣志》載:自康熙初年以來,朝陽“地方又有所謂八大匠者,由內地隨媵而來。娶蒙婦入蒙籍者又若干家……問其先人,多山東人”。除上述情況外,清代的相關檔案也零星呈現(xiàn)了極少數(shù)內地商民人赴蒙古草原聘娶蒙婦的現(xiàn)象。如發(fā)生于乾隆間的梁依棟與哲理木盟郭爾羅斯臺吉濟本巴案,梁依棟聘娶過臺吉之女 。此類情況在近邊的熱河、歸化城、張家口等各廳屬下,因內地商民人前往較多,偶有發(fā)生,亦屬難免。但在遠離內地的各蒙古,尤其是清代的外蒙古草原,其數(shù)甚微。筆者詳查清代《刑科題本》、《軍機處錄副奏折》、《宮中朱批奏折》等相關外蒙古草原檔案,只發(fā)現(xiàn)兩例涉及內地商民人在外蒙古草原“娶蒙婦”“事件”。其一是發(fā)生于嘉慶初年的庫倫客民楊德明殺死蒙古婦人都拉木一案,另一是發(fā)生于光緒年間的庫倫民人張書田被殺案 。但無論是蔡順案還是張書田案,官方均視為“非法”。其間乾隆五十二年乾隆帝在批諭刑部關于山西、直隸兩省涉及蒙漢“殺奸案”援引不同法律做出不同判決時,雖做出過今后應刪除“民人不可婚娶嫁蒙古婦女之條”的指令。且此等禁令一直沿襲到清末,直到清末清廷統(tǒng)治即將徹底崩潰前,在朝廷已經正式下旨贊同滿漢通婚的前提下,理藩部才于宣統(tǒng)二年八月份向清廷上呈《奏為預備立憲謹先援照成案酌將舊例則要變通以利推行事》一折,贊同蒙漢通婚? 。由此可見,整清一代清廷對蒙漢之間通婚的“嚴禁”程度,要比禁止內地商民人攜女眷赴蒙古草原還要厲害。

      正是這一“政治生態(tài)”導致了比前兩種生態(tài)更為惡劣的后果。即清廷一以貫之的“禁內地民人攜眷前往”并“禁與蒙古女性通婚”的政策,明顯成為阻絕內地女性前往蒙古草原的重要障礙。而此等禁令,將使草原上的這些內地商民人遭受到更為嚴重的異性危機。此等危機不僅可以從同時期《刑科題本》所載蒙古草原的相關案件的男女比例之統(tǒng)計中得到證明,也可從其后的各地方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得到證明。如合計乾隆至光緒年間的《刑科題本》載張家口、歸化城地方57起婚姻家庭類案件,涉案人員309人(包括殺人者、被殺者,親屬鄰證等凡有供詞者,下同)。屬內地女性者34人,女性僅占總涉案人數(shù)的11%。又如外蒙古草原,合計乾隆至光緒年間的《刑科題本》載庫倫刑案共6起,涉案人員共27人,屬內地女眷者0人,攜眷率占總涉案人數(shù)的0%。更糟糕的是這一狀況一直延續(xù)到晚清。直到晚清后,隨著清廷禁民人攜眷出口之禁令的逐漸廢弛,前往內蒙古草原上的女性才逐漸增多。即便如此,各處的男女比例失調狀況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如光緒初年張家口廳屬男女比例約為2:1 。光緒三十三年綏遠興和廳男女人口比例約為2.23:1。據(jù)1912年統(tǒng)計,當時綏遠地區(qū)漢族的男女比例為女100比男145.1,赤峰地區(qū)的男女比例是女100比男122.7,仍有近1/4的男子不能結婚成家 。

      總之,整個清代蒙古草原上雖有諸多內地商民人活動的身影,但因以上三種生態(tài)尤其是政治生態(tài)之影響,導致了內地女性沒有成比例地及時前往。至乾隆后,雖近邊的內蒙古草原逐漸有少數(shù)女性前往,但直到光緒后,也只占到較小的比例。而整清一代外蒙古草原均鮮少內地女性活動的身影,由此更加導致了整個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中女性資源的嚴重不足。在多男少女甚至“無女人”的特殊環(huán)境下,雞奸行為的常發(fā),自屬正常。

      (二)弱肉強食的生存環(huán)境,迫使部分男性不得不接受此類特殊服務

      清代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中的一些人被雞奸,并非全部出于對方的“強迫”、“暴力”所致。相反,相當數(shù)量的被雞奸者是自愿的。雖然后來呈堂供詞時多稱自己“年幼”、“不更事”、被對方引誘,其實有不少人正是基于對方能提供自己吃穿住等生活保障,或經常付給錢財衣物等而長期滿足對方“性要求”的。這一行為當然違背了男性只以女性作為性取向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初到蒙古草原上去的貧窮生活處境,卻迫使部分男性愿意提供此等特殊服務。如不接受,那么很多人就可能淪為乞丐。

      在此等境遇下,不少剛來不久的年輕男性傾向于“給人雞奸”。即以歸化城屬下蒙古草原為例,郭家柱與高現(xiàn)有一案中,時年15歲的郭家柱在屬下筆斜氣村傭工度日時,因“缺乏”食用,借過高現(xiàn)有兩千文錢,后就被他引誘雞奸,不記次數(shù) 。崔玉河與張五子一案,張五子長期被崔玉河收容奸宿,也是因為崔玉河為他提供了所有的生計 。牛年和子與王維財一案,牛年和子就因貪圖“每日跟他吃用”而被王維財長期雞奸。正是由于貧苦的生活處境迫使前往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尤其是那些貧窮的民人,愿意提供此等特殊服務,以圖活命或應付生活壓力。

      (三)特殊群體、特殊環(huán)境導致特殊區(qū)域雞奸行為的高發(fā)

      “性本質主義”認為性沖動是一種天生的、自發(fā)的、異性戀的行為。但20世紀60年代后社會構建主義批判了以上觀點,不再強調性欲是人的自然本能,更是社會和歷史力量的產物 。清代蒙古草原上雞奸行為的高發(fā),就是特殊群體在特殊時空背景下遭受性壓抑的必然結果。當這些背井離鄉(xiāng)的單身男性在蒙古草原上長期停留卻沒有女性陪伴下,男性的性沖動受到壓抑和無法釋放。這必然導致他們采取某種特殊方式進行發(fā)泄。如果此際蒙古草原廣泛存在類似于內地省份的青樓妓院或女性賣淫的設施或行為,或許他們可以得到滿足。但乾隆至光緒年間,蒙古草原上存在的事實卻是男多女少,以及清廷嚴禁漢蒙之間的通婚。嘉道后內外蒙古草原上雖也會發(fā)生少數(shù)女性的賣淫行為,但此類現(xiàn)象仍屬有限。此等環(huán)境必然導致遠處蒙古草原上的那些單身商民人“違反自然規(guī)律”地選擇另一種性行為,即頻繁雞奸其他男性。

      三、蒙古草原雞奸行為的惡劣影響及清廷對雞奸案的處理

      (一)蒙古草原上雞奸行為的惡劣影響

      盡管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之間的雞奸行為常被隱匿,但這并不等同于說此等雞奸行為不會帶來惡劣后果。真實的情況是,此等非正常的性行為確實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那就是兇殺案的不斷發(fā)生。

      毫不例外,清代蒙古草原上發(fā)生的每一例兇殺案都被《刑科題本》記錄下來,在這些兇殺案中,財產糾紛(如索欠等)類居于首列,其次就是奸非案了。而在奸非案中,蒙古草原上某些廳屬的男女之間的奸非案數(shù)量反倒不及雞奸案的數(shù)量。如此時期庫倫屬下的男女之間的奸非案為1起,而雞奸案數(shù)2起;多倫諾爾屬下的男女之間的奸非案為1起,雞奸案4起。除此之外,其他廳屬下的雞奸案雖不及男女之間的奸非案之多,但卻占據(jù)了奸非案很大的比例。在這些被《刑科題本》歸為婚姻家庭的案子中,雞奸案所導致的兇殺案占據(jù)了婚姻家庭案件總數(shù)的不小比例,即此表明清代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之間的雞奸行為也較容易導致兇殺案的發(fā)生。如本文統(tǒng)計的43起當場拒奸而殺傷雞奸者的案子,所有的施奸者要么被對方當場殺死,要么被對方殺傷后不治身亡。而其他41起案件,均屬其后被殺,被殺原因雖各不相同,但大都與雞奸案本身密切相關。

      (二)清廷對雞奸行為的處理

      針對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間頻繁發(fā)生的雞奸案件,清廷并沒有因為其嚴重性和惡劣影響做出特殊應對。與處理內地省份雞奸案一樣,清廷在審理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間的雞奸案時,也只是援引相同的律例條文,分案情輕重,做出處罰。

      1.因雞奸而殺人者的處罰

      前文列舉《刑科題本》中蒙古草原上的雞奸案,絕大部分是因雞奸或拒奸殺人案。對于因雞奸而殺人者,官方采取“輕罪不議”、“從重處罰”的原則,即最終處罰時,只對犯人處以殺人罪。此等因雞奸而殺人案的具體判決,又因案情的不同,處罪時有所不同。首先,對于因強行雞奸而殺死被奸者,此前“雞奸”等輕罪不議,將以“殺人罪”處以“斬監(jiān)候”。 如乾隆五十四年間發(fā)生在多倫諾爾廳屬下的馮廷玉因拒奸殺死胡六兒一案,清廷三法司同意了直隸的判決:“馮廷玉合依故殺人者斬監(jiān)候律,擬斬監(jiān)候,秋后處決?!?。

      對于“被奸者”因拒奸而殺死“施奸者”,是否因出于正當防衛(wèi),清廷對其判決有所緩輕?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清廷對當場拒雞奸殺人者加以減等處罰的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刑律規(guī)定的“被奸者”比“施奸者”年少十歲以上。如嘉慶三年間發(fā)生于多倫諾爾廳屬的范成喜拒奸砍死張寶山一案,直隸總督最終判決為:“范成喜應請仍照原擬,合依男子拒奸殺人之案,如死者年長兇手十歲以外而又當場見證確鑿者,無論謀故斗毆,俱照斗殺律減一等擬仗一百流三千里奏請定奪例,擬仗一百流三千里?!?/p>

      除此之外,清代刑律與具體的司法運作對蒙古草原上的當場拒絕雞奸而殺人者,也沒有給予更多的“原諒”,幾乎不分“有意”“無意”、“正當防衛(wèi)”還是“過失殺人”、“防衛(wèi)過當”還是“故急殺人”,凡是出現(xiàn)了命案,殺人者均要執(zhí)行“殺人償命”的原則 。

      2.雞奸而未殺人者的處罰

      對于蒙古草原上內地商民人間僅涉雞奸而未殺人的案件,官方的處罰原則與同時期內地省份此類案件的處罰原則大致相同,也沒有對該區(qū)域此類似于“瘋癲的自由獸性”行為采取嚴厲措施,加以制止,相反仍采取了“懲戒的溫和方式”,即對涉及雞奸者只處以“犯奸”罰。其處罰的依據(jù)是刑律等條文中“軍民相奸枷號一個月杖一百例”的有關規(guī)定,如此處罰要比同時期受宗教影響下的西歐社會要輕得多 。如乾隆五十二年直隸總督奏報多倫諾爾廳馬得水妒奸殺死馬添思案中,被雞奸者丁旺因長期與馬添思、馬得水相奸,被該廳、道及該督作出如下處罰:“丁旺合依和同雞奸者,照軍民相奸枷號一個月杖一百例,應枷號一個月,滿日折責四十大板?!比绱伺袥Q與同期內地省份“和同雞奸者”的判決完全一樣。

      總之,清代中前期無論是對鄰近山西、直隸的“近邊”內蒙古,還是對“遙遠”的外蒙古草原的管理,官方均系遵照《理藩院則例》、《大清會典事例》、《蒙古律例》、《大清律例》等規(guī)定的諸多條例進行管理,其總宗旨仍不出對蒙漢的隔離,對內地商民人前往蒙古草原的限制、稽查等方面。而對前往蒙古草原上的內地商民人間頻頻發(fā)生的雞奸現(xiàn)象不僅未曾有過專門應對,而且也未出臺過何等新政策,做出有效應對。直到道光后,朝廷中才有人正式建議出臺某些對策,去試圖改變草原上移民社會“不知禮義”、“好勇斗狠”、“訟獄繁多”,甚至不顧倫紀的現(xiàn)象。如道光七年閏五月,直隸總督那彥成就向清廷上呈“口外風俗粗獷,請設學校以資化導”一折,他稱:“直隸口外多倫諾爾,幅員遼闊,本系蒙古地方,自康熙年間準內地民人前往墾種,迄今百數(shù)十年,生齒日繁,漸臻富庶。惟鮮讀書之人,民間不知禮義,好勇斗狠,訟獄繁多,甚至不顧倫紀。雖經隨案懲創(chuàng),而風氣聚難挽回”。但這僅是一種提議,并未能在內外蒙古草原各處加以貫徹施行。直到清末新政之前,此等應對仍屬寥寥。

      結 語

      縱觀清代蒙古草原,雞奸行為是內地商民人在整個蒙古草原上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此等現(xiàn)象在乾嘉時期尤為高發(fā),如總計《刑科題本》84件案件中,發(fā)生于乾隆年間49件,發(fā)生于嘉慶年間20件,發(fā)生于道光年間8件,發(fā)生于咸豐年間3件,發(fā)生于同治年間1件,發(fā)生于光緒年間3件,整個過程呈現(xiàn)遞減的趨勢。這一遞減趨勢表明,嘉慶以后,隨著內地女眷逐漸移入蒙古草原,尤其是內蒙古草原已經設置廳州縣后,雞奸案的高發(fā)轉變?yōu)槟信g奸非案的高發(fā)。但對于外蒙古草原而言,無論是乾嘉道時期還是其后,并無實質性變化。

      清代蒙古草原上頻頻發(fā)生的內地商民人之間的雞奸案,是三大惡劣“生態(tài)”共同導致的結果。尤其是清廷治理蒙古草原這一邊陲的特殊“政治生態(tài)”更進一步惡化了這一后果,并成為致使雞奸行為高發(fā)的重要因素。有清一代清廷統(tǒng)治蒙古草原之重心一直放在邊陲穩(wěn)定與安全上,企圖以此維持整個蒙古草原的“長治久安”。也正如此,清廷對整個蒙古草原的治理,主要仍放在軍事與政治上,對蒙疆移民社會內部民眾的管理遠遠不夠,體現(xiàn)出的仍是軍府之治下的粗獷式特征。清廷治理蒙古草原等邊疆地區(qū)的如此“政治生態(tài)”不僅未能積極主動地解決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之間的沖突問題;相反,一味“株守”的治理政策卻成為一道攔擋內地女性前往蒙古草原的巨大屏障,最終導致蒙古草原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男多女少現(xiàn)象,導致了商民人之間雞奸等奸非行為的高發(fā)。

      不僅如此,這一“政治生態(tài)”還極大地影響到蒙古草原的長治久安和邊疆安全,并給清中期以后的蒙古草原帶來了消極影響。清廷阻止內地女性前往蒙古草原并禁止內地男性與蒙古女性之間的婚媾行為,無疑阻礙了作為國家、社會的必要細胞——定居式家庭,在蒙古草原的生成。而定居式家庭是保證邊疆安全與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為只有在穩(wěn)固的家庭基礎上才能在邊疆地區(qū)形成固定的村落、鄉(xiāng)村與城鎮(zhèn),才能普遍構建起廳州縣等各級行政機構,并一改過去的“羈縻”之地為最終的“行省”。清廷以上政策恰恰抑制了蒙古草原上“定居式家庭”的生長。至晚清,內蒙古草原雖逐漸結廬成市、漸成行省,但應主要歸功于這一地區(qū)與內地省份較接近且內地省份商民人自發(fā)式移往,而非清廷政策方面的積極引導。而遠離內地省份的邊陲地區(qū)如外蒙古草原,直到晚清也沒有太大變化。相反,俄方卻充分利用乾隆以來的關鍵時期,在鄰近外蒙古的各邊積極擴張,“結廬成市” 。最終的結果是晚清以來俄方大肆侵吞蒙古邊陲和清末民初部分外蒙古王公在俄方唆使、支配下“獨立”。

      Research on Abnormal Sexual Life of Mainland Merchants

      and Peasants in Mongolia in Qing Dynasty

      Liu Yuewu

      Abstract:? Since Kangxi, as the Qing Dynasty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on inside and outside Mongolia grassland, the merchants and peasants came from Shanxi,Shaanxi, Hebei and Shandong, gradually got into the Mongolia grassland, with echelon trading or immigrant farming. While, the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ecology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especially the Qing Courts prohibition of getting into the Mongolia with family and marrying with Mongolia women, led to serious shortage of women in Mongolia and contorted sexual life among the merchants and peasants. Especially the constant sodomy, not only led to the phenomenon of shameless occurring constantly, also led to the outbreak of the murder and vicious spiral of such behavior among these merchants and peasants. That fully reflected the dilemma of grassland community under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in the Qing Dynasty, exposing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the Courts management on the merchants and peasants in Mongolia.

      Keywords:? Mongolia in Qing Dynasty;Mainland Merchants and Peasants; Sodomy; Punishment Copies

      都安| 桦南县| 麻城市| 铜鼓县| 紫金县| 琼中| 长海县| 土默特左旗| 江达县| 固原市| 巴彦县| 安陆市| 富民县| 景泰县| 平陆县| 汾阳市| 通州市| 苍山县| 滁州市| 平远县| 南安市| 常山县| 宁化县| 东阳市| 汾阳市| 商水县| 蚌埠市| 柳河县| 大同市| 印江| 遵义县| 津市市| 云和县| 沿河| 安徽省| 梧州市| 延寿县| 光山县| 永善县| 庄河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