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香
(江西省安福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江西安福 343200)
安福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西北部,地處東經(jīng)114°~114°47′、北緯27°04′~27°36′。經(jīng)過3年多的試驗(yàn),發(fā)現(xiàn)安??h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合種植紫玉淮山,采用定向栽培技術(shù)能夠達(dá)到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目標(biāo)。
紫玉淮山的薯仔(葉腋間生長的氣生塊莖)、薯塊、薯莖基(簡稱莖基)均可作種。
1.1 薯仔作種 出苗遲10~15d,收獲時(shí)塊莖相對較小,但肉質(zhì)幼嫩,商品性較好。一般選拇指大薯仔作種,用種量50~60kg/667m2。
1.2 莖基作種 出苗較快,產(chǎn)量較高。可在收獲時(shí)將莖基按20cm一段,每株選留2段集中貯藏,每667m2約需3000段。也可在收獲時(shí),只將薯塊挖去,留下莖基,待來年剪段作種。
1.3 薯塊作種 產(chǎn)量、品質(zhì)與薯仔作種差不多,但用種量大。選擇無病蟲、無霉?fàn)€、色澤好薯塊,切成單個(gè)質(zhì)量為40~50g以上的長條形莖塊作為種子。
2.1 消毒 將切塊后的種子用多菌靈(或百菌清)+井岡霉素(或農(nóng)用鏈霉素)浸種3~5min,再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5~10min,最后用0.2%高錳酸鉀噴霧消毒。
2.2 曬種 將消毒后的種子均勻攤開在干凈的沙面上曬種,曬種程度(曬去30%~40%的水分最好)為傷口向內(nèi)萎縮,并從斷面中間裂開,這樣播種后不爛種,出苗快而齊。
3.1 選地與整地(消毒、放基肥)
3.1.1 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易排易灌、地下水位低、采光條件好的沙壤土為宜。
3.1.2 消毒、放基肥 耕地起壟前,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撒于廂面消毒;667m2施300~500kg綠寶牌精制有機(jī)肥+25kg過磷酸鈣+10kg三元復(fù)合肥,然后翻地起壟,壟面寬1.3~1.4m(包壟溝1.7~1.8m),壟高25~30cm。
3.2 開槽、放定向托 種植間距25~28cm,種植密度控制在1300~1500株/667m2。
3.2.1 開槽 垂直壟面以中對中間距25~28cm開種植槽。起槽斜度為15°左右,頭端挖深7~10cm,低端挖深約25cm。為便于插竹竿搭架,建議相鄰兩壟放槽采用頭對頭放置。
3.2.2 放定向托 兩條槽為一組操作,將第一槽熟土放左(右)邊,放定向槽,放谷殼,將第二槽熟土直接挖到第一槽谷殼上,如此類推。
氣溫穩(wěn)定在10~12℃以上,選擇陰天種植。
4.1 直接種植法 選拇指大小的薯仔或5~6cm大小薯塊或8~12cm長莖基,直播種植。
4.2 催芽種植法 將種苗寄植在沙質(zhì)(按1∶10摻加有機(jī)肥為好)苗床中催芽(20℃以上)。見芽后才種植,根據(jù)芽的長短分級,同級的定植在一起。
4.3 間苗、補(bǔ)苗 一個(gè)種薯留壯芽一兩個(gè),其余及早除掉??闯鲅壳闆r,及時(shí)補(bǔ)苗。
(1)種植結(jié)束后,用2.5~3.0m長竹子,插成人字架,中間橫竹竿相連,用于上蔓。
(2)莖蔓長至30~50cm時(shí),人工引蔓繞竹竿上長,利于通風(fēng)透光,植株健壯。
(3)莖蔓長至35cm以上后,結(jié)合人工除草,培土兩三次。
(4)出苗30d后,將主莖0.6~0.8m以下的側(cè)枝剪去,減少與主莖爭奪養(yǎng)分。
(5)8—9月,葉腋間生出的零余子(氣生塊莖),除留種外全部摘除,減少養(yǎng)分消耗。
(6)莖蔓長到竹頂,摘除頂芽,促中上位側(cè)芽長成分枝,增大光合面積,奠定高產(chǎn)基礎(chǔ)?;瓷侥秃?,但土壤濕潤(含水率60%)利于高產(chǎn);淮山怕澇,浸泡時(shí)間超過3h基本絕收,雨季要做到壟溝無積水。
(7)苗期(6月30日前),苗高30~35cm開始追水肥,如須根多2kg/667m2+作物勁霸1kg/667m(2稀釋800倍),每隔10d追一次,共追三四次。
(8)旺長期(7月1日至8月10日),如須根多3kg/667m2+作物勁霸2kg/667m2+復(fù)合肥3kg/667m2(稀釋600倍),每8~10d追一次水肥,共追四五次。
(9)結(jié)薯期(8月10日至9月30日),如須根多2kg/667m2+作物勁霸3kg/667m2+復(fù)合肥4kg/667m2(稀釋500倍),每8~10d追一次水肥,共追四五次。每隔7d噴一次塊莖膨大素葉面肥。
(10)膨薯期(10月1日至12月15日),如須根多1kg/667m2+作物勁霸4kg/667m2+復(fù)合肥4kg/ 667m2(稀釋500倍),每10~15d施一次水肥,共施五六次。每隔7d噴一次塊莖膨大素葉面肥。
(11)收獲前期(12月15日至翌年1月20日),如須根多1kg/667m2+作物勁霸3kg/667m2+復(fù)合肥1kg/667m2(稀釋800倍),每10~15d施一次水肥,共施兩三次。
6.1 蟲害 紫玉淮山主要蟲害有蠐螬、地老虎、紅蜘蛛、夜蛾類等。防治原則、方法為散見有蟲眼植株,就要打藥防治,間隔5~7d噴藥一次,連噴兩三次。蠐螬、地老虎可用地蟲絕(15%高氯·毒死蜱)或50%辛硫磷800倍液噴霧或灌根,紅蜘蛛類可用封螨(1.8%阿維EC)或三氯殺螨醇噴霧防治,夜蛾類可用零刺(10%吡蟲啉WP)或青黑滅(4%甲維鹽·高氯ME)噴霧防治。
6.2 病害 紫玉淮山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枯萎病和灰霉病。防治方法為散見病斑植株,就要打藥防治,間隔5~7d噴藥1次,連噴兩三次。褐斑病可用易斑凈(28%咪酰胺·三環(huán)唑)+霜疫寶15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炭克(28%咪酰胺·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枯萎病可用復(fù)原(30%惡霉靈乳油)+霜疫寶(62%多菌靈·代錳WP)15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可用40%嘧霉胺+霜疫寶(62%多菌靈·代錳WP)1500倍液噴霧防治。
留種的零余子在10—11月成熟自行脫落前采收,選擇粗壯的留種,妥善保管,于翌年播種。商品塊莖收獲期很長,從12月底開始持續(xù)至翌年春季,在塊莖膨大緩慢時(shí)收獲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