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雨
剛畢業(yè),我被招進國內一家比較正規(guī)的鍋爐測試公司,因為待遇很好,一個崗位,同時招進來了八個人,其中七個人會在一周的培訓期內被刷掉。記得第一天培訓完,老板給每人發(fā)了一份公司文件,要求我們兩天內背完,其他人都說,瀏覽一遍得了,反正也不考試抽查。我卻“傻傻”地非得把公司對內檢查、對外宣傳、精神風貌、規(guī)章制度等,滿滿十頁,背了下來。
在最后一天復試中,老板最后的問題是:誰知道公司未來的藍圖?毫無例外,只有我準確無誤地回答了出來,因為答案就在老板之前發(fā)的那份文件里。老板對我說:“不怕事兒的人,一定能做好鍋爐檢測工作?!本瓦@樣,我得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進入公司的第一個月,我下車間熟悉各個部門的機器構成,老板交代的任務是讓我認識機器、知道機器功能即可,我卻非要了解機器內部構造,利用下班時間,跑去零件廠觀察設備構造。兩個月下來,我對每個部件都掌握到了極致,甚至八個風口,每個風口的出風率是多少,我都一清二楚。一次偶然的機會,老板帶我去記錄設備運行,他邊檢查我邊記錄。檢測完數(shù)據(jù),我利用午休時間,在每個數(shù)據(jù)旁邊都標記了一遍是哪些零件影響了數(shù)據(jù)變化,然后匯報給老板。老板問我:“你都分析出來了嗎?”我說:“是的?!焙髞砻看螜z查設備,他都讓我一個人去,數(shù)據(jù)反饋回來,他再找相關部門交談。
剛進廠的時候,我總是黏著廠里的一個老師傅,他在技術方面也是頂尖人才,我沒事總喜歡跑去偷學幾招,吃工作餐時經常和他一桌,混得熟了,他總叫我“事事兒”,因為我不嫌麻煩,總是主動找事兒做。偶爾有一天,老板叫老師傅吃飯,他卻執(zhí)意帶上了我。說實話,沒有了工作的束縛,氛圍真是輕松了不少,我發(fā)現(xiàn)老板會和員工聊很多日常生活的話題,談論一些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問題。我也沒有閑著,端茶倒水,為自己找事兒,樂此不疲。老板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
所謂的機會,也就不期而至。
技術部算是工廠工作環(huán)境最好的地方,最近一位老職工要退休,公司要選出一位人才進行培養(yǎng),因為每臺鍋爐價值十幾億,所以對于能勝任的員工來說,必須培訓一年才可以上崗。即便這樣,屬于操作部的老員工都希望自己能得到這個機會進入技術部。我才來廠半年,沒經驗、沒地位,覺得自己絕對不可能得到這個機會,所以聽到老板宣布我的名字時,我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就這樣,我只用了短短半年,就從操作部轉到了技術部,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升職。
突然有一天,老板告訴我們一個消息,他要升遷到省級單位做廠長。臨走前,老板問我:“大家都叫你‘事事兒,我覺得挺好的,你愿意跟著我去嗎?”因為那邊還缺一個助理的位置,老板詢問我的意見,我堅定地點點頭。就這樣,不到一年,我迎來了第二次升職。
初入職場的新人,成長不光是靠積累人脈,也不是靠討好老板,第一要務恰恰是做一名“事事兒”的職場菜鳥。“事事兒”的職場菜鳥都是好苗子。所謂的貴人和好運氣都是自己找來的,你的活力和激情體現(xiàn)在日常點滴中,例如你是否愿意背那些文件、制度,是否有勇氣、有信心為自己找點麻煩事,職場的菜鳥也能因此讓機會多向自己傾斜一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