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華草龜幼龜培育技術

      2018-02-14 02:28:46李正榮崔凱項旭東朱小玲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23期
      關鍵詞:幼龜培育技術

      李正榮 崔凱 項旭東 朱小玲

      摘? 要:中華草龜是消費者喜愛的水產養(yǎng)殖品種,市場前景廣闊,適宜池塘、稻田養(yǎng)殖,也可用于觀賞。該文從養(yǎng)殖設施、稚龜放養(yǎng)、養(yǎng)殖管理、飼料投喂、病害防控等方面闡述了中華草龜幼龜培育技術。

      關鍵詞:中華草龜;幼龜;培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966.5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3-0053-02

      中華草龜俗稱烏龜,是我國龜類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家庭養(yǎng)殖觀賞龜的主要品種。中華草龜全身是寶,《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奉為食補和藥補的上品。安徽是中華草龜的主要產地,年產商品中華草龜4000t,位居全國前3位。其主要養(yǎng)殖方式是利用溫室將稚龜培育成50~200g的幼龜,再將幼龜移至池塘養(yǎng)殖,或出售到花鳥蟲魚市場,用于家庭觀賞養(yǎng)殖。本文將中華草龜幼龜培育技術總結如下,供廣大養(yǎng)殖戶參考。

      1 科學設計養(yǎng)殖設施

      1.1 養(yǎng)殖環(huán)境 養(yǎng)殖環(huán)境要求安靜,背風向陽,水質良好,周邊無工業(yè)和農業(yè)污染,水源有保障,交通便利,電力設施配套。

      1.2 溫室建造 單個溫室大棚面積800~1000m2,支架用鍍鋅鋼管搭建,支架呈弧形,頂端高出地面3~3.5m。支架上覆蓋雙層加厚保溫膜,室內建稚龜、幼龜培育池。溫室設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tǒng)及供熱控溫、增氧系統(tǒng),保持溫室水溫30~32℃,供熱控溫設備和材料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

      1.3 龜池建造 龜池采用磚混結構建造,池壁垂直,池角呈弧形。仔龜池面積10~30m2,池深0.6~0.9m。幼龜池面積20~50m2,池深0.7~1.0m。龜池內設聚乙烯網片棲息臺,網片與水面呈25°夾角設置,網片面積占龜池的25%~30%。

      2 稚龜放養(yǎng)

      2.1 龜池消毒 稚龜放養(yǎng)前10d左右,龜池放滿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每m3水體用生石灰40g或漂白粉10g。

      2.2 龜池培水 龜池消毒3~4d后,將池水排干,加水至10cm,用生物肥料、微生態(tài)制劑培育水質,水溫30℃時,經6d左右,池水培育至淡綠色,稚龜即可下池。

      2.3 稚龜選擇 最好用本場自繁的稚龜,也可從有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中華草龜良種場購買。稚龜要求體重大于4g/只,規(guī)格整齊,體色正常,體表光亮,活潑健壯,無傷無病。

      2.4 稚龜放養(yǎng) 剛孵出的稚龜背甲較柔軟,不宜立即下池,放入裝有蛭石的養(yǎng)殖盆中進行暫養(yǎng)。暫養(yǎng)期間不投喂飼料,暫養(yǎng)一周時間,待稚龜臍帶脫落,活力正常后,才能轉入仔龜培育池飼養(yǎng)。稚龜放養(yǎng)密度為150~200只/m2。稚龜入池前先用2%~3%的食鹽水浸洗5min,然后放在清水中觀察5~6h。再用5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5~20min,沖洗干凈后即可放入仔龜池。

      3 養(yǎng)殖管理

      3.1 水位調節(jié) 仔龜剛放入龜池時,水位保持在10cm,每3~4d換水1次,每次換掉50%老水,同時加深水位2cm,直到水位加深至30cm。仔龜體重在25g之前水位不超過30cm,25g后開始分池,并逐漸將池水加深到50~60cm。換水時溫差不能超過2℃。排出的養(yǎng)殖尾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

      3.2 水質調控 中華草龜幼龜培育要求pH值不能低于7.0。當pH值低于7時,1m3水體用生石灰20g化漿潑灑調節(jié)。平時根據實際需要,每5~7d用EM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tài)制劑進行水質調節(jié)。

      3.3 巡池檢查 堅持每天巡池檢查2次,檢查龜的吃食、活動和水質變化等情況及室內養(yǎng)殖設施完好度等。做好養(yǎng)殖日志記錄,養(yǎng)殖日志包括天氣、氣溫、水溫、飼料投喂情況、中華草龜活動情況、病害發(fā)生情況、用藥記錄等內容。

      3.4 分池養(yǎng)殖 稚龜下池后經50~60d培育,應在按照規(guī)格大小對仔龜進行分池,降低養(yǎng)殖密度。仔龜分池時要注意仔龜池和放養(yǎng)池的溫差,以不超過2℃為宜。放養(yǎng)的仔龜停食1d,仔龜及裝運工具用高錳酸鉀20mg/L浸泡15min,或者聚維酮碘15mg/L浸泡20min進行消毒。仔龜放養(yǎng)密度:規(guī)格25~40g,放養(yǎng)密度為80~150只/m2;規(guī)格40~50g,放養(yǎng)密度為60~100只;規(guī)格50~80g,放養(yǎng)密度為40~60只/m2。放養(yǎng)在同一龜池的仔龜規(guī)格大小要保持一致。

      4 飼料投喂

      4.1 飼料選擇 中華草龜幼龜培育飼料選用鮮活餌料和龜類專用配合飼料。鮮活餌料有水蚤、水蚯蚓、熟蛋黃、魚、蝦、螺蚌類、瓜、葉菜類等,鮮活動植物飼料要求不腐爛、無污染、不霉變。仔龜配合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40%左右,幼龜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2%以上。為了規(guī)避營養(yǎng)失調,選用2~3個廠家的配合飼料,10~15d定期輪換使用。

      4.2 仔龜投喂 稚龜入池前14d內,投喂水蚤、水蚯蚓、熟蛋黃等,水蚤、水蚯蚓投喂前用1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10min,清水漂洗干凈后進行投喂,每天喂6~10次,每次喂的量以吃飽、吃凈、下次投喂前不剩余為準。14d后投喂絞碎小魚、小蝦、螺蚌類等新鮮動物性飼料,并在切碎的動物飼料中適當摻加少量稚龜專用配合飼料,日投餌率控制在稚龜體重的7%~10%。再經過15d后,投餌次數逐漸由5~7次減為每天3次,即上午8時、下午2 時、晚上8時各喂1次。

      4.3 幼龜投喂 幼龜培育以配合飼料為主(占80%~90%),以鮮活飼料和青料為輔(占10%~20%)。配合飼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餌率控制在幼龜體重的3%~5%,上午8—9時和下午4—5時投喂,上午投喂占日總投喂量的40%,下午投喂占60%,每次的投喂量以無剩餌為準。鮮活餌料每7d投喂1~2次。

      5 病害防治

      5.1 病害預防 中華草龜病害較少,但仍應注重病害預防。放養(yǎng)前對龜池和工具進行嚴格消毒,稚龜、仔龜入池前進行嚴格消毒。定期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改善水質,保持水質清新。飼料新鮮、適口、充足、無霉變。每15d用消毒劑潑灑消毒1次,生石灰、強氯精和聚維酮碘溶液交替使用。及時撈出病龜、死龜,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5.2 漁藥選擇 使用農業(yè)部發(fā)布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以外的藥品,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藥物,嚴禁使用對水域環(huán)境有嚴重破壞的藥物。

      5.3 病害防治 中華草龜幼龜培育階段主要疾病有水霉病和腸胃病。水霉病春冬季節(jié)發(fā)生,主要癥狀是體表長灰白色絮狀菌絲體,柔軟而厚長,容易引起病龜騷動,用4%的食鹽和小蘇打3∶1混合制劑全池潑灑3d進行治療。腸胃病夏秋季容易發(fā)生,主要原因是飼料變質、水質惡化、溫度不穩(wěn)定造成的消化不良,病龜不吃食物。每15d在飼料中添加防治腸胃病的藥物進行防治,上下午各1次,連用3d。

      參考文獻

      [1]劉堂水.中華草龜種苗選購實用要點[J].漁業(yè)致富指南,2018(06):51-52.

      [2]趙春光,趙南星.中華草龜腸胃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科學養(yǎng)魚,2018(01):65-66.

      [3]鄧鑫,李正榮.池塘小龍蝦與草魚魚種輪養(yǎng)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3):107-108.

      [4]羅紹華,朱文聯(lián),錢韻靈,等.中華草龜溫室養(yǎng)殖和育苗技術探究[J].科學養(yǎng)魚,2017(07):84-86.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幼龜培育技術
      《自然之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尊重自然規(guī)律
      核桃優(yōu)質育苗技術初探
      樟子松種植培育技術探討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與培育技術
      關于林業(yè)容器苗培育技術的研究
      芻議楊樹扦插繁殖育苗技術
      造林樹種苗木定向培育策略分析
      犧牲者的理由
      龜群被襲擊后的報道
      嘉禾县| 德惠市| 电白县| 双牌县| 宁波市| 永城市| 深州市| 柞水县| 望谟县| 霸州市| 竹溪县| 天峻县| 安阳县| 同仁县| 航空| 依兰县| 凯里市| 洮南市| 南江县| 泾川县| 芦山县| 水富县| 花莲市| 乐至县| 肇东市| 金山区| 绍兴县| 静安区| 来安县| 济源市| 利津县| 池州市| 秭归县| 宜丰县| 怀远县| 勃利县| 开原市| 商都县| 霍州市| 乌兰县|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