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省西安市 710018)
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了交通路網的繁雜,地鐵在眾多交通方式中脫穎而出。目前,地鐵建設在城市交通中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地鐵隧道建設以其高難度、高質量要求著施工技術的推進和更新,以保證高效性及合理性??茖W技術的平穩(wěn)發(fā)展帶動了施工技術的強化和完善。淺埋暗挖法作為重要部分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淺埋暗挖法沿用新奧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先柔后剛復合式襯砌新型支護結構體系,初期支護承擔全部基本荷載設計,二次模筑襯砌作為安全儲備;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共同承擔特殊荷載。應用淺埋暗挖法設計、施工時,同時采用多種輔助工法,超前支護,改善加固圍巖,調動部分圍巖的自承能力;并采用不同的開挖方法及時支護、封閉成環(huán),使其與圍巖共同作用形成聯(lián)合支護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監(jiān)控量測、信息反饋和優(yōu)化設計,實現(xiàn)不塌方、少沉降、安全施工等,并形成多種綜合配套技術。
為追逐經濟和社會效益,城市建設速度持續(xù)加快,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也日益顯現(xiàn)。傳統(tǒng)的地下隧道修建方式,如蓋挖法和明挖法在施工中的弊端逐漸暴露:占地面積大、管線拆遷多、交通干擾強以及環(huán)境污染嚴重。而淺埋暗挖法具有突出的優(yōu)化效果,在避免上述問題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為交通暢行提供了保障。淺埋暗挖法尤其適用于地面建筑密集、交通運輸繁忙、地下管線密布,且對地面沉陷要求嚴格的都市城區(qū),如修建地下鐵道、地下停車場、熱力與電力管線,這項技術方法更為適用。這種工法主要應用在比較軟弱的地層中,由于圍巖自身的承載能力有限,為減少對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破壞,需嚴格控制地面沉降量。要求初期支護剛度大,支護及時,以減小圍巖變形形成的承載力。其要點可概括為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速反饋,即常說的十八字方針。施工初期支護從上向下進行,二次襯砌必須通過變位量測,當結構基本穩(wěn)定時,才能施工,而且必須從下向上進行施工,絕不允許先拱后墻施工。
淺埋暗挖法在實際施工中有著突出的應用效果,其主要應用特點有如下幾點:
(1)對影響環(huán)境的程度小。淺埋暗挖法是在地下開展,因此對地上的交通不會帶來干擾,建成后還能為地上交通減小壓力。同時,由于此法中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率不高,進而不會對周邊地質或水文環(huán)境帶來程度深的破壞,也不會對周圍居民生活帶來噪音干擾和安全隱患。此外,淺埋暗挖法大多是人為施工,避免了大型機械設備對管線的損壞,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管路的完整。
(2)對斷面結構的適應強。淺埋暗挖法能夠針對各類斷面結構進行符合其特點的處理,能夠達到理想效果的工程建設實際。該法能夠對規(guī)則斷面結構形狀在合理控制的基礎上加以優(yōu)化,使其發(fā)揮自身作用,同時還能對斷面結構的形狀加以調整,以保證施工的可靠性和靈活度。
(3)對實時動態(tài)的掌握快。在施工過程中能通過有效的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信息采集,進而掌握實際地質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或技術手段,以達到施工操作真正意義上的落實,提高效率和質量。
為達到淺埋暗挖法在地鐵建設中能夠得以合理運用的目的,需對施工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加以關注和掌控。
豎井是隧道上方開挖的與隧道相連的豎向坑道,是隧道出渣和進料運輸線路、也是人員進出通道。豎井的設置應注意其位置、斷面形狀與尺寸以及施工要求。應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施工,以此為滿足施工要求提供保障,并且注意管線保護。
加強對超前預支護的重視程度,確保其在真正意義上發(fā)揮保護作用,避免后續(xù)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如出現(xiàn)變形等。超前預支護內容繁雜、要求嚴格,在管棚、超前小導管注漿、超前小導管以及超前錨桿等方面都要確保其效果的可靠性,能夠切實對后續(xù)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避免。同時要注意對超前預支護進行圍巖條件的分析和探究。
此步驟的實施應以帶孔小導管為中心來注漿,保證其在具體支護結構內發(fā)揮穩(wěn)固性作用,以真正達到注漿加固的目的。在注漿加固過程中,應根據(jù)地層條件選擇漿液,同時兼顧漿液數(shù)量和質量,保證應用效果最好,避免因填充不合理導致的支護結構不穩(wěn)定。
一般采用人工或輔助機械的方式進行開挖,應用于超前預支護過程中完成的結構部分。通過人工來進行工作,能夠對地鐵工程起到良好的支撐和保護,同時發(fā)揮在地表沉降等問題上的有效控制,應注意的是,開挖順序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當掌子面開挖符合要求,就要進行鋼拱架的安裝。鋼拱架是在噴、錨、網支護中作為加強承載能力的構件,其必須在開挖完成后及時架設,并在最短時間內噴射混凝土覆蓋,使噴射混凝土和鋼拱架共同受力,盡快提高其承載能力,使承載力的增長速度大于土體壓力的增長速度,做到安全施工,鋼拱架一般與超前支護配合應用。
此項工作為淺埋暗挖法在施工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能夠最大程度起到保證結構穩(wěn)定性的作用。處理順序為先墻后拱,并進行由下到上的分層噴射,一次完成,噴射厚度可根據(jù)噴射部位和設計厚度來確定。施工中應采取措施減少回彈料、粉塵及噴射面的平整密實,為后續(xù)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噴射混凝土應在開挖完成后4h內完成,以減少圍巖變形。
淺埋暗挖法主要應用于第四紀軟弱地層,以正臺階法、單側壁導洞法、中隔墻法(CD法或CRD法)、雙側壁導洞法等為主。在地鐵建設中需結合多項要素進行施工方式的科學選擇。
地鐵施工過程中難免遇到不良底層,而輔助施工法正是解決此現(xiàn)象的有效方法。在對輔助工法進行選取時,應結合自身實際工程現(xiàn)狀。在加固地層時,要綜合考慮一種或多種輔助施工法,以此作為建設優(yōu)質地鐵工程的方法依據(jù)。地層加固主要有方法如下:①長管棚超前支護地層施工;②輔助降水;③超前小導管周邊注漿;④地面注漿加固;⑤設置臨時仰拱;⑥凍結法等。
淺埋暗挖法在得到了普遍推廣和應用,并以其輔助施工法解決了因地質條件或施工環(huán)境帶來的諸多難題。北京、深圳和廣州的皆采用了此法,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將城市地鐵建設水平進行了極致展現(xiàn)。切實加快了城市發(fā)展進程,為提高其經濟和社會效益作出了貢獻。
在城市的地下建設中,淺埋暗挖法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因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低、交通影響小管線保護好等,得到了廣泛應用。淺埋暗挖法雖其優(yōu)點突出,但也存在著弊端,如勞動強度大、施工進展慢等,同時一些技術上的難題仍未破解,如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達標以及高水位地層結構防水難等。因此,在未來應用過程中,應進行詳細研究,對輔助工法不斷摸索,并注重提升機械化程度,來不斷充實和完善法,以實踐讓其發(fā)揮實效,更好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