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自龍
(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隨現代競技體操的迅速發(fā)展,許多項目技術動作的發(fā)展和各種不同的創(chuàng)新難度的出現,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保證運動員完成不同時間段的訓練任務,提高技術水平和突破高難度動作。因此,進行合理有針對性的身體素質訓練是為了提高體操運動員技能必經之路。尤其是隨著規(guī)則的難度變大和細化,對運動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高我國的競技體操水平,在少年兒童時期就在身體素質方面下大功夫。
我們通常把一般身體素質分類為:速度、力量、靈敏、柔韌和和耐力等。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不同技術水平不同年齡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素質訓練則一般應在8歲以后多安排,因為隨著運動員肌肉骨胎的生長發(fā)育,力量增長是很快的。耐久力的訓練則應循序漸進。從運動員多年訓練總的布局來看,在不同的訓練階段和周期,也應根據當時的中心訓練任務,安排適合的素質訓練內容。如:速度和柔韌訓練要長年貫徹,冬訓要多抓一些力量和耐力的訓練,為了在夏季發(fā)展難度動作時建立良好基礎,又要適當地控制好負荷量,注意素質練習的姿態(tài),幅度,角度,質量等要求。近些年來由于技術與難度動作發(fā)展的越來越快,動力性和擺動類型動作趟來趟多。所以要在從小就開始針對一些擺動類的速度練習。為往后學習擺動類的難度動作建立基礎。同時要求教練員在安排素質訓練計劃的時候要特別細心。在練素質的時候,則要強調“發(fā)力快”和整個動作的速率。
在每次素質訓練后應注意肌肉的放松與拉伸。機體沒得到放松,以免第二天訓練處于疲憊狀態(tài)無法有質量的完成訓練任務,教練員應在每次大運動量后給予時間放松。競技體操素質訓練中注意負荷的大小,教練員應根據不同運動員給予安排負荷強度的大小和訓練內容,素質訓練是為發(fā)展技術動作奠定基礎,身體素質必須有系統進行,沒有系統的身體素質訓練,無法得到顯著的效果,因此,系統的素質訓練的目的是逐步提高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身體素質,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最終獲得最佳成績。而這一切都有賴于通過系統的素質訓練。系統的素質訓練是經過長期,有層次,科學合理的教學訓練。在素質訓練過程中由于運動員的年齡較小,自覺性較差,身體素質無法得到保證。教練員在每次素質訓練的時候進行嚴格監(jiān)督下完成,身體姿態(tài),密度,間歇時間,身體素質訓練的時間都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尤其是在少年兒童階段有些力量素質訓練須進行保護。如:分腿支撐提到立,這個動作是少年兒童體操素質訓練中的重要力量素質,必須通過教練長期保護和嚴格要求下完成。
運動員的年齡,肌肉形態(tài),素質水平都存在差異因此,在素質訓練的時候進行區(qū)別對待,必須根據運動員的不同情況定制素質訓練任務。對少年兒童時期的女子體操運動員而言由于年齡較小,容易發(fā)胖,身體素質相對較差對動作的完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該從早期根據運動員的年齡,掌握運動負荷把素質訓練著重對待。對于下肢素質較差的運動員應該以鍛煉下肢力量素質為主要,可以采用在單腿跳,深蹲跳等方式鍛煉。對于上肢素質較弱的運動員,就要多訓練上肢;可以采用俯臥撐,引體向上等方式進行鍛煉;只有在訓練時有所側重,有利于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高。
女子體操運動員腿部訓練過程中,堅持以“下肢爆發(fā)力”為核心,軀干素質為輔的訓練理念,促進運動員下肢爆發(fā)力全面發(fā)展,隨著技術動作的發(fā)展難度動作的不斷創(chuàng)新,身體素質是提高競技水平和運動成績的前提,因此,在少年兒童階段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為往后學習動作,發(fā)展難度提供保證。女子體操四個項目中衡木,跳馬,自由體操都與下肢力量素質有重大的關聯。少年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下肢爆發(fā)力的訓練是個長期,系統,科學的年度訓練幾乎每天都必須涉及到。因此,在訓練實踐中,教練員在定制計劃中,緊緊圍繞下肢爆發(fā)力,軀干素質和全身各環(huán)節(jié)肌肉素質進行系統科學合理安排,以下肢力量素質訓練帶動軀干和上肢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以動力性素質訓練為主,動靜結合,以專項素質和一般素質相結合,離心與向心交替等。腿部力量素質水平是女子體操運動員奪得金牌的基礎和保證和最后是否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教練必須定制一套針對不同年齡科學系統的下肢素質訓練方案,使運動員早期進行系統的下肢力量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培養(yǎng)運動員良好作風意志品質的起碼條件。它可促進身體的健康發(fā)育,能培養(yǎng)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大負荷訓練中,不僅可以鍛煉人的堅強;可以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忍受能力.只有經過一次又一次戰(zhàn)勝困難,意志品質才能得到良好的鍛煉。在少年兒童期間加強身素質的訓練,有助于保護和預防訓練中的損傷。運動員經過全面科學的素質訓練后,應變能力反應能力與體質得到增強:例如: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突然發(fā)生危險事故,運動員會下意識的采用自我保護。
研究對象為少年兒童女子體操身體素質訓練。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大量查找資料和在知網以及各個期刊網游覽,查閱2002到2018年間與本論文內容相關的文章;閱讀與本文相關的諸如女子身體素質訓練相關文獻并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加工和概括等,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充足理論和實證支撐依據。
2.2.2 訪談法
同武漢體育學院4名體操副教授和5名體操專項老師交談。向他們請教少年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的訓練方法與手段及所存在的問題。
2.2.3 邏輯分析法
在資料分析以及論文寫作過程中,結合文獻資料,運用統計學的知識與方法對數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和訪談所得信息進行比較,歸納,分析。
柔韌素質的提高可以擴大各個肌肉和關節(jié)的伸展,柔韌素質好壞,極大的影響運動員學習某項目關于柔韌一些動作和以后的發(fā)展。因此,在該階段應在早操或者訓練快結束留于時間進行柔韌訓練,也有利于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受傷。同時可以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柔韌訓的及格部位有,肩,腿和腰,應由輕到重,避免肌肉拉傷。
力量是競技體操運動員必不可少一種,對體操運動員起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競技體操事業(yè)。尤其是在少年兒童時期,無論是在完成不同年齡階段的訓練任務還是規(guī)定成套都必須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質為基礎。在每次力量訓練課都需要求在高質量,高要求的情況下完成數量,在幾個素質訓練中也是最主要的素質之一,所以體操運動員要具備良好的,耐力,柔韌,素質與速度等素質能力。根據訓練計劃與周期安排,實施不同的訓練強度和方法,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素質訓練。在少年兒童時期的訓練計劃中幾個主要的力量素質訓練方法(1)提倒立:在雙杠倒立架上,運動員做直角支撐與杠面平行,含胸圓背,提屁股,要求直臂與并腿。當屁股提到極點后開胯成倒立,要求展跨時配合肩部伸直。成手倒立后,腿有挖割地放下全直角支撐,反復做。(2)俯臥撐:身與地面要保持平行,注意要求學生收腹,推下時保持腹肌收緊。(3)推倒立:在低雙高上倒立,在教練員的保護下進行。(4)肋木收腹舉腿:強調收腹速度,有控制的放下。注意腳尖膝蓋的質量,并每次收腹腳背,該練習有利于運動員在往后學習空翻類高難度動作的發(fā)展。(5)引體向上:要求拉起時含胸,振浪有節(jié)奏,肩角完全打開。(6)蛙跳和單腳跳在少年兒童時期是腿部素質的幾個主要練習手段,要求深蹲后往遠跳,連貫有節(jié)奏。(7)水平組合:主要練習上肢軀干素質,水平練習即可以練習肩帶,背闊肌同時也可以練習到運動員的耐力與動作控制能力,是在少年兒童時期常用也是最主要的力量素質練習。要求倒立下至水平面與起倒立時身體要有控制,身體保持伸直收腹。
高強度耐力訓練可以保證機體在平時訓練中的平穩(wěn)狀態(tài),成套單個動作質量或者在比賽中能完成各項成套動作的能力。因此,一套動作的難度動作和數量不斷加大,運動員的體力和和能量所消耗的越大,對于優(yōu)秀的運動員要求有更充沛的耐力。列如:基本動作多次重復,減少間歇時間,逐漸增強訓練難度等。
教練員在安排速度訓練計劃就要嚴格要求。體操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建立在一定的素質之上,所以在速度訓練要帶一定的素質訓練。體操運動員的速度訓練有以下幾點:(1)快速爬倒立:快速爬倒立不僅能有效地鍛煉平衡控制能力,也能訓練到肩部的速度素質,培養(yǎng)快速推手的能力和在快速移動中掌提素質重心的本領。爬倒立是控倒立的基礎,應該在訓練中經常練習,每次訓練課淮備活動之后,都應要求運動員爬20一30米,躍活動了手腕和肩帶,也培養(yǎng)了在移動中用手臂掌提重心的技能。(2)側手翻串:這在自由體操中是一個基本功,也是訓練全身協調性和速度的一個好方法。往往在兒童時期就多加練習側手翻來提高運動員的擺腿速度以及協調素質。要求是正,開,快。(3)原地后空翻:教練員要求運動員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練習后空翻,要求正確的技術以及高質量完成素質練習。列如:10個后空翻在12秒之內完成。這不僅是一個體力練習,也是專項素質練習。主要練習腰,腹的收腹速度的能力,一般是10 到15個一組。(4)短距離沖刺:體操項目中的跳馬和自由操中都需要通過短跑來完成動作。尤其是跳馬的助跑的速度決定運動員跳馬這一項的發(fā)展。培養(yǎng)運動員正確的助跑技術,有利于跳馬的難度發(fā)展以及技巧的踺子小翻學習。
充分利用早操時間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早操時間運動員精力充沛,如果能很好利用,可以訓練很多內容。列如:(1)起床之后,早操的跑步可跑800一1000米,也做一些三步起跳的練,后蹬跑,單腳跳和高抬腿。(2)倒立功練習??繅?0分鐘。不僅可以鍛煉運動員的肩部素質力量,又結合實戰(zhàn)地練了過硬的倒立技術。倒立功訓練之后,即可進人身體各部位的柔韌功練習,在這之間可以穿插一些規(guī)定動作的平衡、倒立訓練。(3)短距離沖刺和速度訓練。在壓完柔韌后可以進行短距離的沖刺或者腿部力量練習。當運動員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在有一定的坡度上練習沖刺。中間可以穿插倒立快爬,快速側手翻等。(4)其它的輔助練習。如:雙杠的擺動、鞍馬并腿全旋、低單杠輔助活動等。在接近比賽期間,也可利用早操突擊一些難點動作。早操練力量開始時可能會影響一些下午訓練,但堅持下去,就會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這種好習慣一經形成,既使是早操進行大量的力量練習,也不會影響下午訓練 稍加控制早操的運動量,就可以獲得很好的體力。
保證要留有身體素質訓練的時間。每次訓練課結束前,應根據運動員訓練水平和個人身體素質缺欠 安排20一40分鐘以上的素質訓練內容。少年運動員還可多一些。在這段時間里可安排:(1)力量訓練如:腰腹力量、吊環(huán)用力動阼、雙杠前,后擺上、彈跳力訓練等??傊瞧赜凇傲α磕土Α钡膬热?。(2)耐力訓練??山Y合專項如:鞍馬的雙腿全旋數量、連續(xù)前后空翻等。最后可以用慢跑800一1200 米結束訓練,這樣既練了耐久力,也可以使運動員在新鮮空氣中儆深呼吸,有利于消除長時間在室內訓練后的疲勞。
在少兒時期身體素質訓練時沒有嚴格時間控制和高質量姿態(tài)要求,訓練效果會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每次訓練課可能由于教練員的在訓練任務時間上的安排,素質練習無法得到保證。沒有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會導致運動員無法完成訓練任務和延誤訓練計劃。速度、力量、靈敏柔韌和耐力等身體素質練習沒有得到合理分布,會影響運動員的長期發(fā)展。教練員應根據每個運動員的年齡心理狀態(tài)和運動量的承受能力安排身體素質訓練計劃和負荷強度。充分利用早操時間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早操時間運動員精力充沛,如果能很好利用,可以訓練很多內容。保證要留有身體素質訓練的時間。每次訓練課結束前,應根據運動員訓練水平和個人身體素質缺欠安排素質訓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