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晗佶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318000)
傳統手工藝是指手工勞動進行制作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工藝美術,它是一個民族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體現,也是對工匠精神的追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約》中從肯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角度,闡述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必要性,而傳統手工藝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一類,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傳統手工藝的重要性。手工藝的傳承和保護,其實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收集和整理。當我們都在談論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傳播時,那么,如何具體有效地落實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呢?傳統手工藝工具的改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手工藝的區(qū)別在哪里呢?現代手工藝是一種相對傳統手工藝而言的形態(tài)和概念,“現代”是種時間的概念,“傳統”對古人來說就是他們的“現代”?!艾F代”是在現代特定的經濟、文化、生活方式等條件下,在現代化進程中變化的概念,因此,現代手工藝也可以理解為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形態(tài)。傳統手工藝區(qū)別于工業(yè)機械化生產的工藝美術品,手工藝是指純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產品,它可以使用機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藝師直接的手工操作占了主導地位。
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布以來,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成為學術界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問題歸納如下:
傳統手工的核心在于“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制作精良,精益求精。傳統手工藝的工序復雜,一個熟練的工藝師的培養(yǎng)至少需要五年,有的甚至十年,這相對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是一種考驗。
傳統手工藝最早是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進行傳承,大部分技藝都是靠口口相授來完成,并沒有形成一定的研究資料藍本,導致在傳授過程中因為理解和掌握的不同,導致技藝流失,整個研究理論體系也沒有得到及時的整理和總結。
傳統手工藝和其他技藝一樣,它也需要與時俱進?,F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水平高,精致的生活工藝美術品是他們向往的,但是如何在制作的效率上和精致上尋求平衡,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工具改良是提高傳統手工藝制作效率的直接有效的手段,通過對傳統手工藝現有的工具和加工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把傳統手工藝現有的工具通過調研、訪談、影像的形式進行整理和推廣,針對加工存在的問題進行工具的改良。
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傳統手工藝加工過程中有著不同的作用,通過調查和研究把這些資料整理和歸類,讓一些有類似功能的工具能經過改良以后被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國在傳統手工藝的工具收集上相對資料比較少,其內容值得整理研究。
傳統手工藝的存在的社會背景已經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傳統手工的改良也要求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價值觀。對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方式進行調研,得出對應的調研結論,根據結論來進行改良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運用產品用戶體驗的概念,對用戶需求調研形成方案,然后用戶試用后再進行修改,改良以后的工具可以通過個實體的體驗店和人們形成互動體驗,達到傳播的目的。
“百工從事者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guī),直以繩,衡以水,正以懸,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王者為法?!狈ǘ仁且?guī)范的意思,而規(guī)范正是用工具區(qū)規(guī)范,也再次強調了工具的規(guī)范性。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D].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2010-10-29.
[2]徐藝乙.手工藝的傳統——對傳統手工藝相關的知識體系再認識[J].裝飾,2011.08∶57.
[3]鄭巨欣.民俗藝術研究[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155
[4]鐘敬文.鐘敬文文集 1.民俗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