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真
摘要:后主李煜用血淚之詞表達了國破家亡的不幸和哀愁,詞中口語的運用更是增添了詞的真實色彩,在不加雕飾的語言中充滿著作者的真情實感,讀罷讓人不得不為這位出身特殊的詞人而感嘆,同時又感動。
關(guān)鍵詞:李煜詞;語言;口語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1-0127
李煜詞以其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在詞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南唐詞人中,甚至是整個唐五代詞人中,李煜的成就是最高的。而且李煜詞以其真實的感情色彩,引起后人的普遍共鳴。后主詞以其獨特的本色特征和真性情影響深遠,留給后人的真情實感是值得引起我們的共鳴的。李后主能以僅有的三十幾首絕唱而登詞史的巔峰,這與他的詞的本色和真性情是分不開的。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到語言的最高境界是”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籟悉歸天籟”。“真”是李煜詞語言風(fēng)格的最大特色。通過語言的”真”將作者內(nèi)心蘊含的真情實感表露出來,是李煜詞中體現(xiàn)的一大特色。所以,李煜的詞本色而不雕琢。不僅感情是真的,語言也是真實的。
李煜的詞本色而不雕琢,一大特點就是善用口語和白描,恰到好處地表情達意。善用口語化的語言使得他的詞表達更為準(zhǔn)確。如《浣溪沙》“酒惡時拈花蕊嗅”,“酒惡”,普通叫“中酒”。(宋)趙令畦《侯鯖錄》卷八云:“金陵人謂‘中酒曰‘酒惡,則知李后主詩云‘酒惡時拈花蕊嗅,用鄉(xiāng)人語也?!薄班l(xiāng)人語”實則為口語,李煜擅用口語,不僅使詞意淺顯易懂,更顯其活潑生動,自然真切的一面?!比纭皶詩y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一斛珠》),“些兒個”是當(dāng)時口語,即“些子兒”“一點”。將歌女嬌媚惹人的可愛形象展現(xiàn)在眼前,仿佛描繪了一幅真實的畫面,生動形象。后主詞多用一些口語化的語言來表達其實實在在的感情,使人讀之便能與他達成感情上的統(tǒng)一,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在傳達情感上顯得更為真實可信。“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口語化的語言加比喻的修辭格,將本來很抽象的愁苦之情表達得恰到好處,讓人讀了很容易就能體會到后主那種無盡的幽怨。心中的哀愁無法用一般的言語表達出來,但用這樣口語化的言辭很含蓄但又很明白地就將心底的悲苦傾倒出來了?!皠e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烏夜啼》),也是運用了口語化的語言,深情感人,將后主心頭的一番愁苦滋味宣泄出來。
直白本色的語言總能給人直白的感受,李煜用不加修飾的語言將其國破家亡的不幸和離恨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字里行間都能讀出作者的真摯情感。簡短的詞作里濃縮了作者無盡的思想,越是直白的語言越能顯示作者的那份真情實感。葉嘉瑩《大晏詞的欣賞》將詩人分為理性之詩人與純情之詩人二類。以為理性之詩人其感情乃如“一面平湖”,“雖然受風(fēng)時亦復(fù)縐紋千疊,投石下亦復(fù)盤渦百轉(zhuǎn)”,然而卻無論如何總也不能使之失去其“含斂靜止,盈盈脈脈的一份風(fēng)度”。
李煜作為一代君王來說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一代文豪的代表,他的一生又是值得我們嘆息和肯定的。人們記住李煜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世背景,而是因為在他的遭際襯托下的千古絕唱。一位閱覽身前的純情詞人,用最本色的語言向人們訴說的內(nèi)心悲痛,發(fā)泄著心頭的無奈和絕望。后人在讀了后主的詞后,沒有因為一個王朝的覆滅而怨恨他,相反更多的是在痛苦著后主的痛苦,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君子留給后世的感嘆。這一類詩人的感情,不像盈盈脈脈的平糊,卻像滔滔滾滾的江水,只是一味地奔騰傾瀉而下,既沒有平湖的邊岸節(jié)制,也沒有平湖蘊蓄不變的風(fēng)度。這一條傾瀉的江水,其姿態(tài)乃是隨物賦形的,常因四周環(huán)境的不同而時時有著變化。經(jīng)過蜿蜒的澗曲,它自會發(fā)出撩人情意的潺潺,經(jīng)過陡峭的山壁,它也自會發(fā)出震人心魄的長號,以最任縱最純真的感情來反映一切的遭遇,這原是純情詩人所具有的明顯特色。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作為一代不幸的帝王,李煜用一顆純情的心來續(xù)寫著人世的滄桑和無奈,直到有了“天上人間”的絕望。后主用血淚之詞表達了國破家亡的不幸和哀愁,詞中口語的運用更是增添了詞的真實色彩,在不加雕飾的語言中充滿著作者的真情實感,讀罷讓人不得不為這位出身特殊的詞人而感嘆,同時又感動。李煜詞的藝術(shù)成就跟他的經(jīng)歷和遭遇分不開,本色的語言和真情的表達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xué) 2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