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韋秀珍 唐曉燕
【摘 要】目的:觀察改良式?jīng)_管手法對降低新生兒PICC導管堵管率的效果觀察。方法:將52例入住兒科新生兒病室行PICC置管術(shù)后的新生兒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為A組26例和B組26例,觀察組采用改良式?jīng)_管手法沖管,對照組采用脈沖式正壓封管手法沖管,比較兩組應用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PICC置管發(fā)生藥物沉淀率、導管堵塞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改良式?jīng)_管手法沖管可有效減少PICC管道藥物沉淀,降低堵管率,在減輕患兒痛苦的同時也降低了PICC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機率。
【關(guān)鍵詞】沖管手法;PICC置管;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R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經(jīng)外周植人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種新的靜脈輸液技術(shù),它在肘部靜脈穿刺,導管末端放置于上腔靜脈處,經(jīng)其輸入的高滲性或刺激性藥物濃度可迅速降低,保護外周血管不受損害[1],因其具有保留時間長、靜脈刺激小、操作安全等優(yōu)點,近年來在臨床廣泛應用[2-3]。靜脈營養(yǎng)是早產(chǎn)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用的重要治療手段,也是維持生命的重要治療措施。目前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ICC)已在新生兒(特別是早產(chǎn)低體重兒)中廣泛應用,它解決了新生兒外周靜脈置管固定困難,留置時間短的問題,為治療與能量供應提供了一條理想的靜脈通道[4]。由于新生兒PICC管徑小,在非連續(xù)輸液時或脂肪乳劑輸注時常易引起堵塞,此外,PICC堵塞的原因還有藥物沉淀、機械性堵塞[5]。導管堵塞已成為PICC置管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我科2016年10月~2017年2月對52例PICC置管的新生兒分組采用不同的沖管手法沖管維護PICC導管,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入住兒科新生兒病房52例需行PICC置管術(shù)的低出生體重早產(chǎn)兒,根據(jù)患兒置管術(shù)后的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各26例,患兒胎齡29W~32W,體重0.98Kg~1.52Kg,兩組在性別、胎齡、體重和輸入藥物的刺激性方面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5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患兒均24h持續(xù)靜脈營養(yǎng)輸入。對照組PICC管末端接賽福樂無針正壓接頭,使用福徠喜預充式導管沖洗器脈沖式手法沖洗導管,Q4h;觀察組PICC管末端接賽福樂無針正壓接頭,使用福徠喜預充式導管沖洗器改良式?jīng)_管手法沖洗導管,Q4h。脈沖式?jīng)_管手法為沖-停-沖-停,改良式?jīng)_管手法為沖-停-推-沖-停-推。兩組患者均是置管后24h更換敷貼,以后更換敷貼1次/周。正壓接頭更換1次/周,每次沖管時用氯已定消毒液消毒正壓接頭末端。
1.3 觀察指標 (1)導管藥物沉淀判斷標準:0級:PICC導管觀察窗沖管后無色透明;I級:PICC導管觀察窗沖管后可見觀察窗有白色沉淀物,沖管無法沖洗干凈;Ⅱ級:PICC導管觀察窗沖管后可見觀察窗有黃色厚重沉淀物,沖管無法沖洗干凈。(2)導管堵塞判斷標準:0級:沖管時推注液體順利;I級:推注液體有阻力,加大推注力量后能順利沖管;Ⅱ級:推注液體有阻力,加大推注力量后未能順利沖管,經(jīng)尿激酶溶栓后推(下轉(zhuǎn)第頁)
(上接第頁)
注液體仍有阻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及百分率表示,采用X?檢驗。
2 結(jié)果
表1顯示,藥物沉淀發(fā)生率,對照組為61.5%,觀察組為15.4%,經(jīng)X2檢驗,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4.962,P<0.05);導管堵管發(fā)生率,對照組為30.8%,觀察組為11.5%,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X?=20.532,P<0.05)。
3 討論
脈沖式正壓封管手法沖管(沖-停-沖-停),沖洗液間斷沖入,可使沖管液在導管內(nèi)和導管附近血管內(nèi)形成小漩渦,加大對導管內(nèi)壁上殘留藥物的沖洗力度,減少藥物在局部導管壁和血管內(nèi)壁滯留時間。但是殘留的藥物被沖洗下來后會隨著沖管液形成的小漩渦在管道內(nèi)懸浮,不能完全沖入血管,當停止沖洗時,未沖入血管的部分藥物殘留顆粒會再次沉淀在導管內(nèi)壁,造成藥物沉淀,時間一長,甚至堵塞導管。改良式?jīng)_管手法沖管(沖-推-沖-推),殘留的藥物被沖洗下來后,會隨著“推”入的沖管液順利進入血管內(nèi),重復這一沖管手法沖管,可有效將懸浮的藥物顆粒沖洗干凈,避免再次沉淀。從而減少PICC導管藥物沉淀發(fā)生,降低導管堵塞率,在減輕患者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的同時,也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PICC導管維護的難度。
參考文獻
王建新,鄒寶儉.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技術(shù)的護理管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12A):68.
申萍,孔琳,朱劍萍.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成效[J].護理學雜志,2006,21(20):58~60.
周雪貞,李利華.兒科104例PCIC置管并發(fā)癥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50~51
樓曉芳,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極低出生體重兒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2):98~99.
吳雪蘭,疏利珍,楊敬平.PICC導管兩種封管方法的比較[J].臨床護理雜志,2007,6(3):67~68.
許麗芬.PICC維護方法及注意事項[J].醫(yī)學信息,2015,(第9期)
吳雙偉,脈沖式封管發(fā)在靜脈留置針輸注營養(yǎng)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2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