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良
【摘 要】目的:探究中藥內服外敷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68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觀察組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維生素B12和阿昔洛韋抗病毒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53%,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接受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VAS評分均有所提高,觀察組的VAS評分改善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47%,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8%。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內服外敷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治療中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藥;內服外敷;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02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指患者帶狀皰疹皮膚損害完全消退后,在皮損損傷區(qū)域遺留的>4周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帶狀皰疹患者多數為老年患者,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后遺神經痛發(fā)病率也較高。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主要癥狀多為自發(fā)性、陣發(fā)性刺激痛,或出現持續(xù)性灼痛、針刺樣疼痛等,且患者在疼痛的同時出現較為嚴重的瘙癢癥狀,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在整體帶狀皰疹患者中占40%左右[1],可見患者在皮損痊愈后,緩解疼痛成為治療的主要內容。西醫(yī)臨床治療主要以止痛、營養(yǎng)神經治療為主,但許多患者無法徹底消除或有效緩解疼痛感,患在者疼痛感的影響下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壓力,甚至出現抑郁癥狀,并且長時間服用西藥副作用較大。我院通過中藥內服外敷法應用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51-85歲,平均年齡(64.1±6.3)歲,疼痛時間1個月-42個月,平均疼痛時間(6.1±3.3)個月。觀察組14例,女20例,年齡53-83歲,平均年齡(64.9±6.6)歲,疼痛時間2個月-40個月,平均疼痛時間(6.7±4.1)個月。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血管系統、肝腎系統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患者;發(fā)生于眼、耳、臟腑等部位的特殊類型帶狀皰疹;合并嚴重腎病、糖尿病、癌癥、惡性腫瘤、艾滋病等疾病且病情危重患者;瘢痕體質及過敏體質患者;長期采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合并嚴重精神類疾病及臨床治療配合度較差者。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肌內注射維生素B12,1次/d,同時口服非茲體抗炎藥,劑量是25mg/次,口服3次/d。1個療程為10d,患者須堅持2個療程。觀察組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法進行治療。內服的藥方如下:甘草3g、三七粉3g、炒香附10g、郁金香10g、川穹10g、當歸10g、白芷10g、白芍10g、延胡索12g、丹參15g、虎杖20g,用水煎服,煎好的藥去掉藥渣,把藥湯平均分成兩份,每天早晚服用2次。外敷的藥方如下:血竭3g、紅花10g、桃仁10g、雞血藤50g、蘇木50g、土鱉蟲10g、沒藥10g、乳香10g。水煎藥物30min,將蘸取藥物的紗布墊在患處熱敷,外敷2次/d,大約30min/次。1個療程為10d,患者須堅持2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2]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VAS評分為0-2分;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VAS評分為2-4分;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較前減輕,VAS評分為4-6分;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加劇的情況,VAS評分>6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53%,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一。接受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VAS評分均有所提高,觀察組的VAS評分改善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47%,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8%。
3 討論
多數帶狀皰疹患者治療3-4周后,皮疹基本消退,神經纖維修復,疼痛消失,達到臨床治愈,但是對于老年患者,因為身體修復愈合能力下降,神經纖維長時間不能修復,導致局部疼痛明顯。中醫(yī)把帶狀皰疹皮損消退后仍存在的皮損部位的疼痛稱為“蛇丹痛”。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曰“久痛必入于絡,絡中氣血,虛實寒熱,稍有留邪,皆能致痛”,血行凝滯,瘀阻脈絡,不通則痛。故本病的發(fā)生與肝脾關系密切[3],其后遺神經痛多因老年人正氣已虛,血虛肝旺,感染毒邪,氣血凝滯于肌膚,不通則痛,日久耗傷陰血,經脈失養(yǎng),不榮則痛。所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應當活血化瘀,兼以行氣解郁為主。
中藥內服方中,全蝎通絡止痛,川穹、元胡、三七活血散瘀、行氣止痛,虎杖清熱解毒,當歸、丹參、郁金、炒香附活血行氣止痛,白芍藥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諸藥。中藥外敷方中乳香、沒藥活血止痛,地鱉蟲、蘇木散瘀消腫,雞血藤、血竭、桃紅、紅花活血化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VAS評分改善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治療中,中藥內服外敷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秋鳳. 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9):98-100.
甘文權. 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臨床研究[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0):172-173.
張鋼花,王玉明,陳姍姍,等. 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J]. 光明中醫(yī),2018,33(17):2481-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