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明 ,岳文喜 ,朱克永 ,李俊儒
(1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2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都江堰 611800)
職業(yè)技術類學校指以職業(yè)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yè)水平為主的學校,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職業(yè)技能。在如今信息化的社會,大數據的時代,職業(yè)技術學校將信息化媒體手段融入實訓室建設中,綜合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在食品專業(yè)校內實訓室主要有:食品微生物實驗室、食品衛(wèi)生檢測實訓室、食品加工實訓室、食品理化分析實訓室、食品機械實訓室等。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主要對食品中各種微生物進行研究學習,學生配制培養(yǎng)基,培育微生物,觀察微生物等,主要讓學生了解食品微生物的基本知識。
在食品衛(wèi)生與檢測實驗室中,學生可以檢測食品中的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也可以對食品中的致病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并完成對菌種的菌落鑒定以及擴大培養(yǎng)等工作。
在食品工藝實驗室中,學生可以完成多種食品的加工與生產,了解食品加工流程、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食品分析實驗室可以完成對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礦質元素等物質的分離、提取及檢測,同時也可以分析檢測有毒元素、有毒物質以及添加劑。
學生可在食品機實訓室中掌握食品加工的實際操作條件,同時了解食品包裝、滅菌原理、設備等。
在目前食品實訓室的教學中,存在實訓室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等問題,從而達不到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的,實訓室的建設形同虛設。
為了解決目前實訓室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向建設信息化媒體實訓室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信息化媒體實訓室的建設主要以信息化設備為基礎,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將實訓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
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向的信息化媒體實訓室的建設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方式中,依托多媒體技術,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因材施教。主要依據“理論-模擬-反思”的建設思路,首先加強理論學習,在學生實際操作前,進行相應的理論學習,利用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其次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實際操作;最后在實際操作中和操作后,進行總結反思,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升華并應用理論知識。通過“理論-模擬-反思”建設實訓室,不僅可提高課堂氛圍,更可以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根據實訓室的建設思路,并結合食品專業(yè)實訓室的現狀發(fā)展,以軟件理論、仿真模擬、實時跟蹤實訓建設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向的信息化媒體實訓室。
(1)加強理論學習
在實訓室中,利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比如軟件、視頻、動畫等進行理論學習,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學生可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了解食品專業(yè)的基本常識、食品中微生物種類、檢測方法和原理、加工方法等,為實際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食品微生物實訓室中,對實訓室的環(huán)境進行升級改造,通過軟件、模型的運用,將實訓室改成互動式、團隊式的教學環(huán)境,軟件中包含各種微生物種類,有微生物的圖像、動畫、視頻等,學生可通過利用軟件模擬食品變質過程,在變質過程中,不同階段有哪些微生物出現。
(2)仿真模擬實訓
仿真模擬實訓主要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實際操作,如何動手完成項目,例如在板栗食品加工實訓室建設中,通過仿真模擬訓練,學生可通過VR技術自己進行加工操作,獨立完成板栗原果收集——分選、漂洗——剝殼去衣——切丁——漂燙——護色(包括食品添加劑的驗收)——漂洗、瀝水、裝盤——速凍——包裝(包裝材料驗收、殺菌)——金屬探測——檢驗、冷藏——銷售。學生通過仿真模擬,了解板栗的加工流程和方法。
在實訓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可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獨立完成實訓,或者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分工完成,每一名學生負責一步流程,教師輔助指導,在實訓過程中,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從而提高實訓效果。
(3)跟蹤反思
在實訓室中,可通過WIFI或者網絡平臺,實時了解學生的實訓情況,對實訓情況進行跟蹤評判,教師可及時對學生進行過程考核,學生可實時掌握自己的實訓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例如在食品檢測實訓室中,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學生在進行化學、生物檢測時,通過電腦的實時反饋,及時發(fā)現檢測方法、檢測儀器、檢測步驟的問題,及時調整方案;教師通過電腦的跟蹤,實時掌握學生的需求以及幫助學生。同時在實訓結束后,通過網絡平臺或者電腦,對整個實訓過程進行記錄,可隨時查看尋找問題,進行總結反思,以便更好地優(yōu)化實訓方案,提高實訓效果。
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依據“理論-模擬-反思”的建設思路,建設以軟件實訓、仿真模擬實訓、實時跟蹤實訓為主的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向的信息化媒體實訓室,不僅可提高實訓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更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1]張波,卜天然.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實訓室信息化建設探析[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9).
[2]余紅.桌面云技術在高校計算機實訓室建設與管理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7):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