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怡
時間如同照相機的快門,已是第二年的夏季。
我坐在石椅上,兩手撐著腦袋,直勾勾地盯著棗樹。祖母走過來,問我:“你在看什么呢?”
“奶奶,奶奶,你快看,我這些小棗棗變顏色了!”我指著樹上的棗兒歡快地說。
陽光下,棗兒上的露珠閃爍著。有些棗兒已經(jīng)變紅、變黃,便閃爍著五彩的光。遠遠望去,大部分的棗兒表面仿佛鑲上了一層金邊。
祖母拿來了一只竹籃,我們便忙開了。我爬上竹梯,把棗兒一個一個地摘下來,投到竹籃里。有時,沒投準,滾到了一邊,便也不管。
每每看到一顆紅透的棗兒,我會急忙摘下來,用手一抹,放入嘴中,一咬,哇,真甜哪!我又給祖母嘗了嘗,她也覺得甜,露出了甜蜜的笑容。祖母有意無意地說:“夏天來臨時,要把多余的棗兒摘下,這樣樹上另外的棗兒,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棗兒才會變甜呢!”就這樣,我坐在枝丫上,祖母站在樹下,我們一邊吃著棗兒,一邊甜甜地笑了。
夜,漸漸地來了,我和祖母挎著一大籃子的棗兒,走在布滿青草的泥路上。初秋的風是歡快的,有意吹動了路旁的高粱,它們時而彎腰,時而擺動身子……
分析:本文結(jié)尾運用了“情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渲染”相互結(jié)合的方式,這也告訴我們:作文結(jié)尾的形式并非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組合、擴展、提取,寫出屬于自己的風格才是最值得表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