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斌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簡稱“平昌冬奧會”)是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18年2月9日-25日在大韓民國平昌郡舉行,比賽共設(shè)7個大項15個分項102個小項,本屆冬奧會是韓國歷史上首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平昌冬奧會中國隊共派出82名運動員參與5個大項、12個分項、55個小項的比賽,獲得1金6銀2銅的成績,中國代表團的金牌數(shù)是近5屆冬奧會最低,列獎牌榜第16位[1]。毋庸置疑,平昌冬奧會中國隊的表現(xiàn)不能稱為完美,有些許遺憾但也有所突破,雖不理想但也收獲多多。越來越寬的參賽面、男子項目水平的提升、與金牌咫尺之遙的6枚銀牌背后的突破、小將們歷經(jīng)大賽淬煉積累的經(jīng)驗,都給4年后的北京冬奧會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期待。通過平昌冬奧會可以看到,與冰雪運動強國相比,中國隊還有很大差距,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中國冰雪運動的整體實力,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還有很多路要走。
獎牌運動員,顧名思義,指在比賽中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包括金牌、銀牌和銅牌,代表本項目具有頂尖水平的運動員群體。2018年平昌冬奧會共產(chǎn)生307枚獎牌,其中金牌103枚、銀牌102枚、銅牌102枚。“獎牌運動員”的年齡基本可以代表本項目的最佳競技年齡。以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年齡特征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此為突破口,深入總結(jié)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本屆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年齡的一系列特征,以期為我國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一些借鑒。
在國際奧委會平昌冬奧會官方網(wǎng)站(https://www.olympic.org/pyeongchang-2018)和各個冬季項目國際聯(lián)合會(聯(lián)盟)官方網(wǎng)站上查詢各項目比賽結(jié)果,取金、銀、銅牌,并得到運動員的出生日期。為了便于計算,統(tǒng)一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日(2018年2月9日)為時間止點,計算得到運動員的年齡數(shù)據(jù)。說明:“獎牌運動員個體”為獲得獎牌的有效數(shù)據(jù)個體數(shù),即不考慮一名運動員在多個項目中均獲得獎牌的情況,如武大靖在本屆冬奧會中獲得2枚獎牌,則獎牌運動員個體數(shù)為2。最終,“獎牌運動員個體”有效數(shù)據(jù)共計632個,其中男子334個、女子288個,包含2018年平昌冬奧會所有獲得獎牌的運動員。
1.1 研究對象 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年齡特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平昌冬奧會官方網(wǎng)站(https://www.olympic.org/pyeongchang-2018)、各冬季項目國際聯(lián)合會(聯(lián)盟)官方網(wǎng)站獲得本研究的原始數(shù)據(jù)。在中國知網(wǎng),分別以“平昌冬奧會”“冬奧會”“年齡特征”為主題詞檢索并查閱相關(guān)文獻50余篇(截止2018年4月19日),了解到各冬季項目運動員年齡的基本情況,把握與本研究相關(guān)的研究現(xiàn)狀。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得到的原始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6進行整理、匯總與統(tǒng)計,并用spss 17.0進一步深入分析。
1.2.3 比較分析法 將獎牌運動員的年齡進行性別間、項目間、國內(nèi)外等的比較分析。
2.1 獎牌運動員年齡總體特征 本屆冬奧會共有來自92個國家的2 833名運動員參與7個大項15個分項102個小項的獎牌爭奪。15個分項分別是冰壺、跳臺滑雪、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短道速滑、雪橇、速度滑冰、冬季兩項、高山滑雪、北歐兩項、鋼架雪車和雪車。除北歐兩項只設(shè)男子項目外,其余項目男女均有設(shè)項。
對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年齡用spss進行均值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如表1所示。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7.10歲,女子為25.69歲。雙側(cè)檢驗顯著性概率P=0,小于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認為,獎牌運動員的年齡存在性別上的顯著差異,男子運動員明顯大于女子運動員。這可能是因為,在人體的發(fā)育過程中,女性進入青春期后,機體內(nèi)分泌開始旺盛,身體形態(tài)、機能和心理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體質(zhì)和運動能力與男性有了明顯的區(qū)別[2]。女性進入青春期較男性更早,也就是說,男性相比女性更晚熟,在運動員多年訓練過程的各個階段中,女性相對男性更提前,最終導致出成績較早。
表1 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年齡總體特征
2.2 獎牌運動員年齡區(qū)間分布特征 根據(jù)運動員的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國內(nèi)部分文獻研究結(jié)果[3],將研究對象劃分為4個年齡階段來進行分析,分別為第1階段(20歲以下)、第2階段(20~25歲)、第3階段(25~30歲)以及第4階段(30歲及以上),分析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各階段的年齡特征。
從表2可以看出,無論男子還是女子,25~30歲都是獎牌運動員年齡分布的主要區(qū)間,男子占40.1%,女子占37.5%,之后由多到少,男子依次為30歲及以上(30.5%)>20~25歲(26.5%)>20歲以下(2.9%);女子依次為20~25歲(36.1%)>30歲及以上(20.1%)>20歲以下(6.3%),說明25~30歲是目前冬季項目運動員取得最佳運動成績的主要年齡區(qū)間。另外,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對于女子運動員,20~25歲的運動員比例(36.1%)基本與25~30歲(37.5%)持平,因此可以說,本屆冬奧會女子運動員的最佳競技年齡集中范圍較男子更大,為20~30歲。
表2 獎牌運動員年齡區(qū)間分布特征
2.3 獎牌運動員各項目年齡特征 表3是本屆冬奧會15個分項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平均年齡統(tǒng)計,從中可以看出,平均年齡最大的項目男子為冰壺和雪車,都為29.7歲;女子為雪車,也是29.7歲,可見雪車是本屆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最大的項目。雪車是多人比賽項目,團隊的配合訓練必不可少,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的好成績,另外,雪車是高危項目,無形中會增加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zhì)提出較高的要求[4]。推車、上車、轉(zhuǎn)向等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長期的配合去趨于完美,在雪車快速運行中的心理穩(wěn)定性也不是年輕選手所能達到的。平均年齡最小的項目男子為短道速滑(23.1歲),女子為跳臺滑雪(21.7歲)。獎牌運動員最大年齡男子為39歲,女子為44歲;最小年齡男子為16歲,女子為15歲。從表3還可以看出,男子運動員最大年齡前3位分別來自雪車、冰壺和冰球,均為39歲,說明這3個項目運動員的最佳競技年齡可以保持更久,在將近40歲的生涯末年仍然可以擁有出色的競技水平。最小年齡前3位分別來自自由式滑雪(16歲)、速度滑冰(16歲)和單板滑雪(17歲),說明這3個項目的運動員在成年之前就可以達到國際頂尖水平,這也意味著這些項目運動員的起訓年齡應(yīng)該更早。女子運動員最大年齡前2位分別來自冰球(44歲)和越野滑雪(37歲),最小年齡前3位分別來自花樣滑冰(15歲)、單板滑雪(16歲)和短道速滑(16歲)。結(jié)合男女最大和最小年齡可以看出,冬奧會上的“大齡項目”主要有冰壺、冰球和雪車,“少年項目”主要有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單板滑雪。
2.4 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 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依據(jù)比賽場地類型的不同可分為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平昌冬奧會7個大項15個分項中,冰上項目包括冰球、滑冰和冰壺3個大項5個分項,雪上項目包括滑雪、冬季兩項、雪車和雪橇4個大項10個分項,見表4[5]。
表3 2018年平昌冬奧會各項目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
表4 平昌冬奧會項目設(shè)置
以表4為分類依據(jù),分別得到平昌冬奧會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獎牌運動員的年齡特征,如表5所示??梢钥闯?,冰上項目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7.3歲,女子為25.2歲;雪上項目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6.9歲,女子為26.3歲。男子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冰上項目大于雪上項目,女子相反,雪上項目大于冰上項目。對于男子運動員,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年齡的T檢驗結(jié)果P1=0.406,大于0.05,說明男子獎牌運動員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的年齡沒有顯著性差異。對于女子運動員,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T檢驗結(jié)果P2=0.037,小于0.05,說明女子獎牌運動員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的年齡存在顯著性差異,即雪上項目大于冰上項目。
表5 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獎牌運動員年齡均值分析
2.5 中外對比特征 本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獲得55個小項的參賽資格,為史上最多,10個小項首次參賽。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U型場地和花樣滑冰5個項目上獲得獎牌,為歷年來得牌面最寬的一次,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6]。這表明,我國冰雪運動的整體發(fā)展,人才厚度在逐步壯大。
表6是本屆冬奧會中國隊5個項目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與總體獎牌運動員年齡的對比情況。從中可以看出,短道速滑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總體為男子23.1歲,女子23.4歲,其中,中國隊有6人獲得了短道速滑項目的獎牌,6人年齡均在平均年齡以下,而且遠低于總體獎牌運動員的最大年齡。短道速滑是中國隊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為我國冬季體育事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7]。中國隊迄今在冬奧會上奪得的13塊金牌中,短道速滑就占10塊,這些年輕的短道速滑選手完全具備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國爭光的條件。
本屆冬奧會中國隊參賽情況的另一亮點是雪上項目的突破,在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兩個項目中取得了3銀1銅總共4枚獎牌,而且,本次派出的82名運動員中,冰上和雪上各占一半,這對于長期存在“冰強雪弱”格局的中國冬季運動是新的提升[8]。從表6可以看出,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孔凡鈺(24歲)外,雪上項目(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獎牌運動員的年齡基本均大于各項目的平均年齡,對于這些運動員,在訓練中要科學安排訓練負荷,防止傷病,盡可能的延長運動壽命。
表6 獎牌運動員年齡中外對比
平昌冬奧會獎牌榜前10名國家中,7個歐洲國家、2個北美國家和1個亞洲國家,歐洲國家壟斷獎牌榜的格局仍未改變[9]。獎牌榜排名前3位的國家是挪威、德國和加拿大,分別得到39枚、31枚和29枚共計99枚獎牌,占到了獎牌總數(shù)的32%,是當今世界冰雪運動強國的有力代表。
“獎牌面”在本文中指一個國家獲得的獎牌所包含的項目個數(shù)。表7是獎牌榜前3名國家“獎牌面”和獎牌運動員年齡統(tǒng)計。從表中可以看出,當今世界冰雪運動強國在本屆冬奧會中的獲獎項目個數(shù)男子在8個左右,女子在7個左右,而我國男女均為4個,說明我國選手的獲獎面過窄。參賽面過窄必然導致“獎牌面”過窄,為此,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表示,北京冬奧會新增7個小項在內(nèi)的所有109個小項都已在國內(nèi)有序開展,22支國家集訓隊已經(jīng)全部組建在訓,共有運動員2 005人,全力爭取實現(xiàn)北京冬奧會上“全項目參賽”的目標[10]。
表7 挪威、德國和加拿大“獎牌面”及獎牌運動員年齡統(tǒng)計
男子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3個國家分別為26.6歲、28.5歲和29.2歲,女子分別為28.9歲、25.8歲和26.5歲,根據(jù)前面的研究結(jié)果,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7.10歲,女子為25.69歲。對比可知,只有挪威的男子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26.6歲)小于總體男子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27.10歲),其他無論男子還是女子,3個國家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均大于總體平均值。而我國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2.3歲,女子為24.0歲,均遠遠的小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說,當國外的優(yōu)秀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大放異彩時,我國同年齡段的運動員已經(jīng)過了競技巔峰期,甚至早早退役。
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7.10歲,女子為25.69歲;25~30歲是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年齡的主要分布區(qū)間,女子集中范圍較男子更廣,為20~30歲;2018年平昌冬奧會獎牌運動員平均年齡最大的項目男子和女子均為雪車,均為29.7歲,平均年齡最小的項目男子為短道速滑(23.1歲),女子為跳臺滑雪(21.7歲);冰上項目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7.3歲,女子為25.2歲,雪上項目獎牌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男子為26.9歲,女子為26.3歲,女子獎牌運動員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的年齡存在顯著性差異,雪上項目明顯大于冰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