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 呂麗萍
班級是幼兒園里較小的組織,它承擔著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工作。在當今的課程游戲化的指導之下,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引導幼兒更好地參與班級管理,促進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其更好地發(fā)展。
在一個班級之中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和習慣,有著不同的生活理念,管理難度較大。如果在班級管理中推行采用“積分卡”形式,將孩子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方便管理,有利于建設特色班級。
一、問題突出,尋求改變
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有序的班級,是我們每個班主任最理想化的預設,但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1.班級常規(guī)秩序問題日益突出
秩序是重要的社會因素。但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一是年齡因素,對于秩序的概念和意義不理解。二是獨生子女的關系,平時多以自我為中心,秩序?qū)τ谒麄儊碚f只是一個形同虛設的口號。
2.幼兒主人翁意識淡薄
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孩子被保護得密不透風。在集體生活中,當有問題發(fā)生的時候,孩子們通常是避而遠之,將其責任與自己撇清。孩子在集體生活相處中缺少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缺乏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
3.教師資源匱乏
通常情況下幼兒園一個班級配備兩名教師和一名保育員,但是一個班級孩子的數(shù)量在30~36人左右。且由于保育員主要的工作任務是班級及校舍的衛(wèi)生管理工作,所以孩子的一日教學活動多由班級的兩位教師負責。
但在實際情況中,幼兒園教師在職期間的工作內(nèi)容不光是帶教這一項任務。通常幼兒園老師在工作時間要負責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布置,教室中區(qū)域游戲的創(chuàng)設和布置,甚至還有外出的各種學習和比賽,這時班級管理工作就只能由另外一名老師負責。教師資源的匱乏也給班級管理帶來了不小問題。
二、積分制度,借力助力
順應當下的教育理念,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
1.借鑒經(jīng)典案例,初定方案
班級問題在全世界的教師眼中都是一個問題,當然也不乏有一些問題解決的經(jīng)典案例,只要能將其做適當?shù)霓D(zhuǎn)化,就能將其適用于自己的班級管理當中。比如:《第56號教室》中的案例,雷夫老師模擬銀行,孩子們每天通過各種途徑“掙錢”,但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對于金錢還沒有概念,但好多孩子有學習圍棋的經(jīng)歷,有積分概念,那我們就可以將“掙錢”轉(zhuǎn)變?yōu)閿€積分。再者案例中56號教室的學生掙了“錢”可以“買”好的靠前的座位上課,那我們可將其更直接地轉(zhuǎn)化成兌換物品。
2.體察“民情”,順意“民心”,推廣班級積分制
新的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才能在班級進行有效的實施并推廣。在這之前就需讓孩子們了解什么是“積分卡”,它所存在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積分能帶給他們的直接利益。
(1)抓住幼兒心理,激起幼兒的興趣
尋找一個合適的時間段,提出“積分卡”的班級管理模式。抓住幼兒愛模仿的心理,每個人都是自己和同伴的小老師,有權利和義務共同管理整個班級,以得到孩子們的響應和共鳴。
(2)豐富獎品兌換,激起幼兒的積極性
光有精神上的支持,只能維持幼兒短時間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有了物質(zhì)上的刺激,就能將其延長。設定兌換日,孩子們根據(jù)自己喜好或者需要用積分兌換相應物品。
3.師幼共同制定積分制具體條款
在班級管理規(guī)則制定方面也由傳統(tǒng)的教師專制,轉(zhuǎn)變?yōu)槊裰鞯膸熡坠餐贫ǚ绞健S變合嗷ド塘繉Π嗉壍墓芾?,一起為班級的管理出謀劃策。
(1)提出意見,記錄規(guī)劃
每個孩子對于班級的管理都有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意見轉(zhuǎn)化成可以長時間保留的圖畫記錄下來。
(2)商量討論,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則
孩子們在制定自己心中的規(guī)則時往往是散亂不成系統(tǒng)的。 教師引導孩子們對提出的各項規(guī)則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類整理。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劃分為學習、衛(wèi)生、文明等。并分類整理制定“積分評定總表”。孩子們通過評定表,審視自己的行為。
三、具體實施,初見成效
推行“積分卡”管理模式后,孩子們積極進取,班級建設形成和諧新局面。
1.班級管理方面的問題得以改善
孩子們學習更認真了,開始主動學習,愿意回家后繼續(xù)探索幼兒園學習的新知識。家長也能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的本領,從而減少了孩子在幼兒園知識技能方面的疑慮。
同時孩子們不再是冷漠的旁觀者,每個人都能主動自覺地維持班級良好的環(huán)境。當?shù)厣嫌欣?,孩子們會選擇走過去將其撿起并分類放去垃圾桶。
2.孩子在督促別人的同時,更學會了嚴于律己
在“記分卡”制度實施之后,孩子們知道要對別人有所要求,就必須自己先做好。所以為了能給他人做好榜樣,對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大的變化就在塞小椅子的問題上。孩子能自覺地將自己的椅子塞好,當看到別人的椅子沒有塞好時,會幫忙塞進去或者提醒小朋友去塞好小椅子。時間久了,形成了人走塞好小椅子的良好習慣。
3.“積分卡”兌換,提高幼兒積極性
孩子們遵守規(guī)則表現(xiàn)良好,能夠積攢很多的積分,而積分又能夠兌換豐富小禮品。每個月一次的兌換日,每次都能激起孩子們心中的小浪花。
4.教師不再“神經(jīng)質(zhì)”,孩子活動更自主
“積分”管理之后,老師對孩子更放心,孩子們更輕松,活動更自主。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觀察孩子們游戲,指導游戲過程,提高游戲水平,而不是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處理材料亂扔、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這些問題上。
“積分卡”本身就是一個激勵手段,在推行這項管理模式之后,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是事無巨細,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勇于放手,下放權限,形成一種互動的局面,從而更全面、更徹底地推行班級積分制度,促進班級良好、有序的發(fā)展,建設特色班級。
【作者單位: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