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該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計1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糖尿病的相關診斷要求,根據(jù)患者的就診時間將患者分為全程組和常規(guī)組,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全程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實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以及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 結果 全程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之常規(guī)組要更高,全程組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較之常規(guī)組都要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蛔o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a)-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whole-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in diabetes care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enrolled. All patients met the WHO requirements for diabete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whole group and the regular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visit time. The routine group of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The whole group of patients underwent a full-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gular group,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whol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whol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full-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 nursing methods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It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Full-cours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Diabetes; Nursing management
糖尿病是目前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內分泌代謝出現(xiàn)紊亂所導致的,長期處于糖尿病狀態(tài)中會對患者的神經、泌尿系統(tǒng)以及體內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并且隨著目前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臨床中該癥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的增加趨勢,逐漸成為了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而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在臨床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臨床療效,該次研究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筆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計1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糖尿病的相關診斷要求,根據(jù)患者的就診時間將患者分為全程組和常規(guī)組。常規(guī)組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54.25±3.66)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56±3.15)年;全程組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5.27±4.12)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11±2.96)年。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常規(guī)組患者給予正常的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包括進行口頭宣教以及視頻教育,在有條件的醫(yī)院可以向患者發(fā)放學習手冊、音頻以及光盤等,便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在患者出院后,相關護理人員要進行院外的跟蹤隨訪護理服務,記錄患者的相關情況。
1.2.2 全程組 全程組患者在入院后基本的護理方式與常規(guī)組患者相同,但是全程組患者要增加進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患者的治療期間為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詳細內容如下。
①入院前期評估: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醫(yī)院基本介紹,讓患者了解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并向患者介紹護理負責人和主治醫(yī)生,削弱患者對醫(yī)院的陌生感,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另一方面,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目前的感受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用藥史,對相關信息進行記錄,作為之后進行治療和護理的依據(jù),同時安排患者進行相關基本生命指標的檢查,以便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工作。
②進行飲食教育和指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情況會受到患者日常飲食的影響,導致患者的病情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變化,因此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時,必須將改善患者的飲食方式作為全程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以此來改善患者的飲食習慣,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實現(xiàn)穩(wěn)定患者水平的目的;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取,告知患者應當盡量多食用纖維蛋白較高的食物,如水果、粗糧和蛋類等,告知患者多食用素材等能夠有效促進其食物吸收,減少積食等情況的發(fā)生,對于降低其餐后的血糖高峰、穩(wěn)定其血糖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則要告知患者進行體重控制的重要性,使用患者能夠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告知患者糖尿病與體重的關系,叮囑患者做好自身體重的管理,并且在營養(yǎng)師的協(xié)助下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
③進行運動健康教育:適量的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內容,進行適量的運動一方面能夠促進患者的血糖穩(wěn)定,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則能夠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實現(xiàn)調節(jié)患者心情的效果,并且能夠起到控制患者體重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一定要告知患者進行運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飯后30 min開始進行運動,要盡量避免進行空腹運動,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而患者的運動時間則應當控制在20~30 min之內,避免由于過度運動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運動效果,同時告知患者每周可進行3次左右的活動,活動內容需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調整,例如跑步、跳舞等,叮囑患者在進行運動時最好穿著較為寬松的服裝并且隨身攜帶糖果或者餅干等零食,以便在低血糖時食用,緩解癥狀。
④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在臨床中往往是終身性存在的,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進行長期乃至終身用藥,因此許多患者在漫長的用藥控制過程中就會對治療失去信心,出現(xiàn)憂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和治療的依從性。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處于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中不僅會給家人帶來擔憂,還會導致其自身的血糖出現(xiàn)波動,影響病情控制;鼓勵患者多與他人進行交流,多出門進行活動,進行看書、靜坐等有益身心的活動。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
療效判定:①顯效:患者空腹血糖<6.9 mmol/L;②有效: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有較為明顯地下降,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空腹血糖值<8.6 mmol/L;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沒有任何較為明顯的改善,空腹血糖>8.6 mmol/L??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自我管理能力評價和知識掌握情況評價:使用自制評分表對患者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掌握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相關參數(sh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全程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全程組患者62例,治療顯效30例,占比48.39%,治療有效24例,占比38.71%,治療無效8例,占比12.90%,全程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7.1%;常規(guī)組患者62例,治療顯效20例,占比32.26%,治療有效25例,占比40.32%,治療無效17例,占比27.42%,常規(guī)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2.58%,全程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之常規(guī)組要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49,P=0.010,P<0.05)。
2.2 全程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全程組患者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為(96.34±2.36)分,常規(guī)組評分為(88.12±3.14)分,全程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為(97.52±1.23)分,常規(guī)組為(82.36±6.35)分,全程組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較之常規(guī)組都要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478、18.455,P=0.000、0.000 P<0.05)。
3 討論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壓力增大和生活方式變化,臨床中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出現(xiàn)的明顯的上升,逐漸成為了危害我國居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而糖尿病本身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終身性慢性疾病,其治療過程是十分漫長的,不僅需要患者的長期服用藥物,同時也需要患者嚴格規(guī)劃和控制自己的日常飲食和活動,但是由于患者缺乏糖尿病相關的知識,往往其自身并不能夠做到很好的日常自我管理,導致患者的病情難以穩(wěn)定,往往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3]。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正是一種強調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宣教,在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全面有效地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更加了解疾病,明白在日常生活中的相關活動的注意事項[4]。在護理過程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正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為患者進行疾病相關內容的講解和指導,并幫助患者制定專門的自我管理方案[5]。使患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自身應當進行的管理內容,實現(xiàn)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等目的,從而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穩(wěn)定患者的血糖水平、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6]。在該次研究中,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全程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且全程組患者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好于常規(guī)組[7-8]。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增強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穩(wěn)定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宏. 糖尿病應用全程健康教育護理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28):219-220.
[2] 丁煒光, 裴錦云, 張玉蘭,等. 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臨床效果meta分析[J]. 醫(yī)學信息, 2017, 30(3):67-70.
[3] 姜麗麗.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探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22):223-224.
[4] 閻晉. 糖尿病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2):6-7.
[5] 吳慶林.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的意義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4):135-136.
[6] 梁曉霞, 謝月霞, 凌小容,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821-2824.
[7] 丘婷燕, 丘廷芳.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12):23-25.
[8] 楊麗美.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4):152-153.
(收稿日期: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