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白茆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安徽蕪湖 241000)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幼兒有說謊的現(xiàn)象。那么,幼兒說謊這個問題是否和我們成年人所理解的說謊是同一個概念呢?幼兒說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對于幼兒說謊這個問題成人又該怎么處理呢?[1]
“說謊”無關(guān)乎我們成年人心目中的道德理念,而是孩子心理發(fā)展必經(jīng)之路。一方面,他們的經(jīng)驗和記憶有限,會錯誤的詮釋某個事件,也會為了博取成年人的關(guān)注而“捏造事實”;另外一方面,他們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顧及事實真相,以為成年人不知道就沒什么大不了,比如當他打碎了碗,會告訴媽媽是小狗狗打碎的,以此來保護自己。[2]
根據(jù)社會心理學,幼兒說謊的原因分為兩大類型:幼兒自身的原因和家長的原因。
(1)天真幼稚的無意說謊
由于幼兒年齡小,言語表達容易出錯,有時候說話詞不達意,無法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比如,媽媽在找筆寫字,問寶寶有沒有看到她的筆,寶寶看到筆在桌上,卻告訴媽媽筆在桌子的下面。因為幼兒分不清“上”和“下”之間的關(guān)系,形成了“說謊”。
(2)愿望與幻想導致的無意說謊
由于幼兒年齡小,分不清自己的想象和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比如,兩個小朋友在玩娃娃家的游戲,扮演媽媽的小朋友臉帶微笑,正在用手拍拍哄小寶寶睡覺,可當扮演爸爸的小朋友也想拍拍哄小寶寶睡覺時,扮演媽媽的小朋友笑容立刻沒有了,眼睛也紅了。對著他說:“你不要打?qū)殞殻伎蘖恕?。扮演爸爸的小朋友覺得非常委屈,自己真的沒有拍小寶寶。可是扮演媽媽的小朋友非??隙ǖ恼f是他打了小寶寶。
(3)為逃避懲罰而說謊
比如,某個小朋友在小樓的時候蹦蹦跳跳,不小心絆了一下,摔跤了。老師就問她是怎么回事,她就告訴老師是小朋友推她的。
(4)因恐懼焦慮而說謊
比如,今天媽媽不在家,小朋友就拿媽媽的手機玩,一不小心摔壞了媽媽的手機,她很害怕,不知道怎么辦,就把摔壞的手機藏起來了,媽媽回來后問她有沒有看到她的手機,小朋友就說自己一直在玩玩具,沒有看到媽媽的手機。
(5)面對誘惑,為得到利益而說謊
比如,一次孩子們在吃午飯,老師為了鼓勵吃飯較慢的小朋友,提高吃飯的速度,就對孩子們說:“吃的慢的小朋友快點吃,要不一會飯涼了,吃完了老師有獎勵哦?!边@時,一位吃飯慢的小朋友看到其它小朋友都吃完了,得到了老師獎勵的小紅花,為了自己也能得到小紅花,就趁老師不注意,偷偷的把飯菜倒掉了,然后跑來和老師說自己吃完了,老師問是真的吃完了嗎,他還肯定的說真的吃完了。
前兩種說謊是幼兒期的無意說謊,幼兒沒有故意說謊騙人的主觀動機,還意識不到自己在說謊,也不會伴隨說謊出現(xiàn)緊張、內(nèi)疚、恐懼等情緒體驗,沒有善惡是非之分。不能斥之為品德不良,只要家長及時教育、認真對待,幼兒改正這類說謊行為是比較容易的。后三種說謊往往是不誠實的最初表現(xiàn),家長若不及時教育、認真對待,兒童就有可能形成說謊的習慣,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造成耳濡目染榜樣力量,從最根本處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家長主要有兩點對孩子說謊造成最大影響。
(1)家長自身的行為不正確
家長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從孩子能看出家長的文化修養(yǎng)和素質(zhì)。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知識就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家長就像是一面鏡子,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2)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
對于孩子的過失,有的家長總是以粗暴的方式對待,不管什么原因,一概嚴厲訓斥甚至是大罵,是孩子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進而為了逃避責罵而說謊。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會影響孩子,本身家長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或者以成人的判斷力是正確的,但是方式不對很可能誤導孩子。
成年人眼中的“實話”和“誠實”,幼兒不一定能夠理解。面對幼兒天真無邪的話語,我們不要一味地認為是“謊言”。所以,當幼兒的敘述和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不相吻合時,我們不能急于結(jié)論幼兒是在“說謊”,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一下,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說?是不是想得到表揚和關(guān)注?
應該營造一種溫馨的環(huán)境,讓孩子感覺到,即便“闖了禍”也要說出真話,說真話并不會帶來懲罰。當幼兒確信說實話沒有懲罰時,他們會本能地更加樂意做一個誠實的人。相反,如果他們認為說實話得到的是懲罰,那么他們就會用謊話來掩蓋事實的真相。另外,我們要向幼兒詢問事實真相的時候,首先要采取理解的方式,要注意問話的口氣和態(tài)度、聲調(diào),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回答。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確經(jīng)常“說謊”,那么你是否反思過:是不是自己對孩子過于嚴格?是不是讓孩子感覺到說謊的必要性?是不是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不妥之處?當孩子承認事實時,不論他所承認的“錯誤”有多么嚴重,都不要再懲罰他,更不要逼迫孩子去承認錯誤,你可能在無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鼓勵孩子擁有誠實的品格,比懲罰他打碎了珍貴的花瓶更加重要。
如果遇到孩子說謊,要以正面教育為主,不能刻意批評??梢栽趯嶋H生活中采取一些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改掉說謊的行為。
(1)比如當發(fā)現(xiàn)幼兒有誠實的表現(xiàn)時,可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強化誠實的行為。
(2)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針對性的給幼兒講一些故事,讓幼兒自己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幫助有幼兒認識到說謊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
(3)對于說謊改正的孩子,老師要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凸膭睢?/p>
(4)教師可以開展“要做誠實的好孩子”之類的活動。
一個人每次說謊的動機都不盡相同,父母和教師在處理說謊事件時必須正視每一次說謊的事件,并且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作為幼兒教師,更應該以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1]摘自浙江學前教育網(wǎng)——說謊的類型
[2]摘自中國幼兒教師網(wǎng)——說謊的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