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利平
(安徽省桐城市北街小學)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它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作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寫作文,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問題。曾有句俗語說:“一張白紙朝青天,寫不來文章好可憐。”這句俗語雖然有點夸張,但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學生怕寫作文的無奈心境。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寫作文,寫好作文呢?相信,這是每一個語文老師都亟須解決的問題。學生寫作文,特別是小學生寫作文,常常會覺得無話可說,不知道該怎么寫。這就要求語文老師要做好學生作文的指導工作,讓學生有話可寫,樂于寫作文,愛上寫作文,讓寫作文變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要想達到這樣的作文教學目的,首先,教師要解決學生無話可寫的尷尬,然后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寫出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文章。
怎樣解決無話可寫的難題呢?這就要求學生做好素材的積累。怎樣積累素材呢?
唐代的大詩人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杜甫一生的創(chuàng)作成就也證明了這一點。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快速、高效、大面積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學習到各方面的知識,把書本上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為自己的作文儲備各方面的素材。這里許多家長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孩子寫不好作文,就讓背作文。其實,你背的作文是死板的,而作文的出題方式是千變?nèi)f化的,因此,僅僅背范文是不能寫好作文的,并且,千篇一律的范文也沒有新意,難以得到高分。只有積累各方面的知識,才能使你的作文言之有物,內(nèi)涵豐富。
古語又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边@說明古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生活閱歷的重要性了。書上的知識雖然具有廣泛性,但畢竟是別人總結(jié)出來的,是別人的生活經(jīng)歷,如果直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作文素材,有的可能不夠細致傳神。這就要求學生走進生活,“行萬里路”,在生活中獲取第一手的作文素材。假期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到各地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去旅游。這樣,學生既增長了見聞,擴大了知識面,又積累了作文素材?!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句富有哲理的話道出了親身實踐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每一天,我們都會看到不同的景色,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有的同學卻認為,生活每天都千篇一律,沒有什么可寫的。這就要求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用敏感而細膩的心去感受生活。當我們看到小草冒出地面,你要引導學生想到:小草鉆出了地面,好奇地打量著這個美麗而光明的世界;當我們看到春風吹著小草時,要讓學生聯(lián)想到:小草在向我們招手或小草在風中翩翩起舞;當我們看到路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冒著嚴寒酷暑打掃衛(wèi)生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感受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艱辛,他們?yōu)榱顺鞘械拿利惛冻隽诵燎诘膭趧?,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默默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我們看到公交車上讓座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到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和諧文明,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當我們?yōu)槟切┟媾R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到社會的溫暖,每個人一點小小的愛心會匯成愛的海洋……總之,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以為我們的作文添磚加瓦,為我們的作文添光增彩?!傲粜奶幪幗詫W問。”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體悟生活,具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會靈動而富有內(nèi)涵?!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鄙?,永遠是最好的作文源泉。
所以,素材的積累需要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雙“火眼金睛”,多讀書,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品生活,感悟生活。
解決了作文的素材問題,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將一篇作文寫得活靈活現(xiàn)、形象生動了。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在煉字煉句上下工夫了。那么,學生該從哪些方面煉字煉句,讓文章妙筆生花呢?我認為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作文的煉字煉句:
眾所周知,每一種修辭手法都有各自的作用。在寫作文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適當?shù)剡\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描寫景色的時候,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會使景色描寫變得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如我曾有一位學生在描寫關(guān)于春天的景色中這樣寫道:春天到了,大地萬物都像從沉睡中醒了過來。小草悄悄地鉆出了地面,露出小小的腦袋,打量著這個美麗而光明的世界;湖邊的柳樹抽出了如絲的嫩芽,長長的綠發(fā)在春風中搖曳著,應(yīng)該是柳樹姑娘在翩翩起舞吧;金黃的迎春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似乎在熱情地歡迎春姑娘的到來;還有粉紅的桃花含苞待放,仿佛是位美麗的少女立在那里;化了淡妝的櫻花楚楚動人……五彩繽紛的花兒令人目不暇接,小鳥在繁花綠葉當中賣弄著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這段關(guān)于春天景色的描寫,小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景寫活了,“鉆、露出、打量”寫出了小草的神態(tài)、動作,把“風中搖曳的柳樹”寫成是在“翩翩起舞”,把綻放的迎春花寫成是“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把“粉紅的桃花”比喻為“美麗的少女”,寫櫻花“化了淡妝,楚楚動人”,小鳥“賣弄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在這里春天的萬物都具有了人的靈性,讓人讀來如同和小作者一起走進了春天,走進了這幅美麗的畫卷,景因文字而靈動。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特別是寫景的時候,一定要恰當?shù)剡\用多種修辭手法,讓文字飛揚起來,給人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
人物描寫有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這些是正面描寫。另外,還有為烘托主要人物而進行的側(cè)面描寫。小學生的作文涉及的主要是正面描寫。肖像描寫是對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態(tài)、服飾等的描寫,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神態(tài)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突出人物性格;動作描寫是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語言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獨白或?qū)υ拋肀憩F(xiàn)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nèi)在特征的一種描寫方法。
人物的各種描寫,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生活經(jīng)歷,符合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現(xiàn),千萬不能千篇一律。如肖像描寫,教師指導學生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根據(jù)人物的職業(yè)、年齡等特點來寫,不能寫所有的人都是一個模子。這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觀察一定要細致。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寫一篇自己最熟悉的人的作文。既然是寫自己最熟悉的人,肯定離不開人物的肖像描寫。等作文收上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不少同學對人物的肖像描寫過于空泛,沒有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沒有通過肖像描寫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但其中有一位同學寫的是自己的奶奶,肖像描寫很細致入微:我的奶奶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她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生操勞,任勞任怨。奶奶個子矮矮的、瘦瘦的,雖然看起來瘦弱,但她每天都是精神抖擻的。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奶奶的皮膚黑黑的。奶奶的臉上、額頭上已經(jīng)布滿了皺紋,記錄著生活的艱辛。奶奶喜歡笑,她一笑起來,臉上的皺紋就像花兒一樣綻放……這一段關(guān)于奶奶的肖像描寫,符合奶奶的身份特征,抓住了奶奶的典型特征,特別是對奶奶皺紋的描寫,更是突出了奶奶勞作的辛苦,同時也寫出了奶奶樂觀、堅強的性格。
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經(jīng)常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神態(tài)描寫要抓住人物表情的細微變化,有時甚至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變化,神態(tài)就是人物活動的外化表現(xiàn)。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描寫,只有這樣,人物才能豐滿,才會有血有肉。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篇關(guān)于自己成長中的錯誤的文章時,我讓學生一定要抓住自己犯錯誤時的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來細致描寫。其中有一位同學對自己的心理活動、動作、神態(tài)描寫得非常逼真細膩。文章的前面是寫小作者的媽媽(老師)去上晚自習了,房里的電視機對小作者產(chǎn)生了巨大的誘惑力,小作者是這樣描寫的:我的腦海里不斷出現(xiàn)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形象,不知道聰明的喜羊羊怎樣對付可惡的灰太狼?不知道灰太狼的平底鍋是不是又砸到了灰太狼的頭上了?不知道可愛的美羊羊在干嘛?……這一段豐富的心理活動描寫,形象地寫出了小作者對動畫片的癡迷。在這樣巨大的誘惑力下,小作者“鬼使神差”地打開了電視機。打開電視機之后,小作者是這樣描寫的:雖然我打開了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但同時我還保持著對外面“動靜”的警惕性……“叮鈴鈴”,下課的鈴聲響了起來,我嚇得像彈簧一樣蹦起來,以火箭發(fā)射一般的速度沖到電視機前,“啪”的一聲關(guān)掉電視,按住“砰砰”直跳的小心臟,坐回到桌邊,又裝模作樣地看起了書……我的心跳得越來越快……我不敢抬頭看媽媽,眼神躲閃……心里如同小兔子在亂撞一樣……這里,小作者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逼真地再現(xiàn)了小作者做了錯事時緊張、害怕的心理,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這時一個愛看電視、偷看電視后忐忑不安的小孩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所以,細膩逼真的人物描寫是寫好文章所必不可少的,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指導中要加強訓練。
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作文當中適當、巧妙地引用古詩詞,會讓文章富有文學韻味,意蘊豐富。特別是在寫景的作文中引用符合景色特點的古詩句,會讓文章煥發(fā)出一種朦朧的詩意美。如有一位同學寫到水庫邊游玩的文章時,寫水庫邊的景色,這位同學就引用了劉禹錫的《望洞庭》中的詩句:“潭面無風鏡未磨,白銀盤里一青螺?!边@兩句詩形象地勾勒出了水庫無風時的情態(tài),符合此時此地此景,對水庫的景色做了一個妙筆生花的總結(jié),使水庫之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又如一位同學在描寫春天景色時,引用了朱熹《春日》里的詩句:“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边@兩句詩既對前面熱鬧的春景作了一個言簡意賅的總結(jié),又留給了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讓人如身臨繁花似錦的春天中……總之,古詩句的引用會讓人眼前一亮,言少意豐,韻味無窮,富有文采,會營造一種如詩如畫的氛圍,還會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在作文寫作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靈活而恰當?shù)匾霉旁娋?,讓古詩句為學生的作文增光添彩!
總之,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上下而求索”。但無論何時何地,生活仍然是學生寫作文的“源頭活水”,閱讀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最好途徑。因此,學生的“火眼金睛”是素材積累的關(guān)鍵;學生在作文中一定注意煉字煉句,巧用修辭,善用描寫,妙引古詩。這樣,妙筆才能生花!這樣,作文就不再是學生的難題,它會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