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浙江省義烏市官塘小學)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生活體驗,在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此可見,情感是一股無形的動力,是品德教學的靈魂,品德與社會知識的落實更離不開情感牽線搭橋。小學生是一個富有情感的群體,因此,教師在品德課堂中應當讓文本、生活、社會資源恰到好處地組合,盡可能地讓孩子貼近現(xiàn)實生活。下面筆者就以《誠信真可貴》一課為例,談談品德課堂中的情感教學。
誠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究竟該怎樣讓孩子明白這些現(xiàn)狀,從而又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到自律呢?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課程,它好比一鍋三鮮湯,品德課堂就應該讓文本、生活、社會資源等恰到好處地組合,巧用起調(diào)控作用的情感,熬出一鍋濃濃的湯。因此在上本課之前,我就對五年級各個班的孩子進行了“實話實說——話誠信”的誠信問卷調(diào)查,并對各班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了解他們對“誠信”的認識。課始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心話大冒險”的情境,希望孩子們都能敞開心扉,就當大家坐在一起閑話家常,最大限度地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
因此通過經(jīng)典故事、新聞時事等沖擊誘發(fā)孩子對誠信更深的認識,故創(chuàng)設了中五百萬大獎的情境,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在深切的情感體驗中明辨是非,增強情感并改變態(tài)度,從心理認同、順從到內(nèi)化約束。
情感是內(nèi)心最真實、最感性的心理感受,是行為意志的動力源,是習慣培養(yǎng)的催化劑,也是行為形成的潤滑劑。通過大家暢所欲言地談話,孩子們認識到了誠信的可貴,筆者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心理游戲——閉眼涂心,音樂響起,閉上眼睛,用紅筆將圖中的心涂滿;音樂停止,把筆放下;畫得又快又好的同學可以給自己的小組加分,旨在通過游戲、調(diào)查反饋等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內(nèi)化體驗,引導其剖析自身不講誠信的原因。
其實,對于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來說,真正能做到誠信的有幾人?為什么做不到呢?這才是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體會的重點所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更多的關注點在游戲規(guī)則:只要能涂得又好又快就能為自己的方陣加分,并能獲得自己心儀的獎品。當游戲結(jié)束,孩子們知道這是一個測驗人們誠信的心理游戲時,大部分孩子的臉色發(fā)生了變化,筆者并沒有馬上拆穿,而是讓沒有按游戲規(guī)則完成的孩子再次閉上了自己的眼睛。這樣不僅避免了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己不誠信的尷尬,也讓孩子們明白了我讓他們做這個游戲的目的——當人們面對各種誘惑、責罰,甚至是各種嘲笑的時候,做到守信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讓孩子們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品德教學要放眼生活,也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既要充實課程內(nèi)容,增強課程的現(xiàn)實性,又要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觀。因此,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筆者動了不少的心思,從不講誠信與講誠信兩方面入手,選取了“因小失大”“地溝油”這兩個反面事例,引申到“毒膠囊”“毒大米”“毒蔬菜”等,進而讓孩子們認識到失去誠信的世界是多么可怕。在孩子們心靈受到震撼的同時,筆者又馬上出示了“誠信劉一凡”和“油條哥李剛”的事例,讓孩子們感受誠信人的那一份心安理得。
兩者鮮明的對比,使文本與孩子的心靈在情感上發(fā)生了極大的共鳴,從而形成更進一步的認識,原來講誠信比不講誠信更讓我問心無愧,更讓人心安理得,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埋下了誠信的種子。將靜態(tài)的教學內(nèi)容和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產(chǎn)生體驗,使文本與學生心靈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情感是內(nèi)心最真實、最感性的心理感受,是行為意志的動力源,是習慣培養(yǎng)的催化劑,也是行為形成的潤滑劑。只有動之以情,才能導之以行。但實際上只具備積極自我強化意識的人,才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達到“自律”。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僅僅強調(diào)讓學生懂得誠信,那是絕對不夠的,我們還要教會孩子誠信“做人”,努力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實現(xiàn)“自律”。因此,筆者再一次出現(xiàn)課前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讓孩子們再次感受自己的失信行為主要有哪些,并有針對性地選取某一條想出“金點子”,真正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事中做到講誠信,讓孩子的認知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的提升。
真正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事中做到講誠信,整個導行過程生活化、社會化,讓學生獨立融入社會中去。通過這一堂課,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一定會播灑下一顆誠信的種子,多了一份嘗試的勇氣,逐漸讓種子生根、發(fā)芽!
蘇志銘.情動而悟德:小學品德教學中“情感體驗”的再思考[J].教育界,2012(25).